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韩愈的故里,学界说法不一,主要有"昌黎说"、"南阳说"、"孟州说"和"修武说"等。2008年5月,我们赴修武认真研究了《韩文公门谱》,并实地考察了韩昶墓、韩愈衣冠冢、韩氏祖茔以及关于韩愈故里的碑刻,对修武的韩愈文化及韩氏的宗族沿革、繁衍发展、历史变迁有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认识,也期望为学术界提供一些研究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由于史书记载不一,关于韩愈故里学界一直存有争议。流行的看法主要有四种:"昌黎说"、"邓州南阳说"、"孟县说"和"修武说"。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支持"孟县说"和"修武说"者较多。故里之争背后是经济利益的博弈,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本无可厚非,自有其合理性和积极作用;只是,文化搭台的前提要尊重历史,不能局限于地域之争。历史研究要跨越地域观念,以求实求真为原则。  相似文献   

3.
“常山赵子龙”是历代史书中对赵云故乡的不贰注解。古“常山”即今之河北正定县,但2005年河北临城县“赵云故里碑”的出土,以及当地的历史遗迹、民间传说给人们提供了合理质疑的空间。临城是否为赵云真正的故乡,需要考古工作者进一步考证,但是正定作为赵云故乡的传统观念正在遭遇一定程度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2004年,德安报道发现“陶渊明故里”。我们结合文献对这里的靖节祠、明代碑刻进行了探索,认为德安灵龟石作为“陶渊明的柴桑故里”其实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说法。  相似文献   

5.
结合孟州<韩文公家谱>(1991年编修本)和修武<韩文公门谱>(1956年续修本)以及其他材料对韩愈先世进行重新辨析.认为修武<韩文公门谱>所记载的韩愈先世的世系是合乎情理、基本可信的.在没有其他文献资料提供新的世系的前提下,韩愈先世世系应以修武<韩文公门谱>所记载的世系为准.  相似文献   

6.
故里与故居是相联系而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赵云籍贯,"常山真定"很明确,具体到乡里目前则无文献与文物资料证明。由于古今行政区划变迁,人们对于赵云故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看法。东垣、真定、东古城的变迁,真定、正定的由来变化以及房子临城沿革、民间传说、坟墓等,无不说明了赵云故里应依据《三国志·赵云传》"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的记载,在东汉真定县(治今河北石家庄市长安区东古城)辖区内寻找,正定县城不会有赵云的故居,临城县不会是赵云的故里,故里碑不能作为确定赵云故里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故里与故居是相联系而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赵云籍贯,"常山真定"很明确,具体到乡里目前则无文献与文物资料证明。由于古今行政区划变迁,人们对于赵云故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看法。东垣、真定、东古城的变迁,真定、正定的由来变化以及房子临城沿革、民间传说、坟墓等,无不说明了赵云故里应依据《三国志·赵云传》"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的记载,在东汉真定县(治今河北石家庄市长安区东古城)辖区内寻找,正定县城不会有赵云的故居,临城县不会是赵云的故里,故里碑不能作为确定赵云故里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关于韩愈故里和韩愈墓所在地的问题,历来都有分歧。通过对明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明成化二十二年《河南总志》、明嘉靖三十七年《河南通志》、清康熙九年《河南通志》、清康熙三十四年《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河南通志》以及清乾隆四十九年《大清一统志》的梳理和分析,我们认为,韩愈是修武人,韩愈故里在修武是毋庸置疑的。至于明成化二十二年《河南总志》、清乾隆四十九年《大清一统志》关于韩愈"河阳人"的含糊其辞的记载,缘于明侍郎耿裕成化二十一年《题韩家庄诗碑》的影响以及雍正至乾隆初年翰林五经博士继承权的纷争。但对于韩愈墓在孟县的记载,我们予以尊重,在此存疑。同时,对于历史上修武也有韩愈墓、韩氏祖茔而明清一统志、河南通志未予记载的状况,我们也持存疑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荀子故里应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并在很大程度上应是赵国的都城邯郸。荀子的祖上可能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卿族荀氏,但荀氏封地于战国时期并不属赵,因而指今山西南部的临猗、新绛或安泽几个地方为荀子生地都是没有根据的。不能因为《史记》仅仅记载荀子为"赵人"而未给出其生地在某个具体的县邑,便对荀子故里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猜测。  相似文献   

10.
清初林云铭评注《韩文起》一书,其评注结合韩愈散文写作的时间、地点、背景,依据史实,一一考证。在韩集编排上,重视道统思想,体现出林氏特有的风格。较之林氏以前的韩愈文集,可说是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2003年发现于黑龙江省阿城大岭乡吉兴屯的完颜斡鲁墓碑的碑额文字进行了考释,以期对该碑获得更完整、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吴超 《衡水学院学报》2013,15(2):50-51,112
邢振纪为清末枣强县一知名士绅,邢振纪墓碑较为详细地反映了邢振纪的一生。该碑对研究枣强县邢氏家族文化、枣强县地域文化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碑文的内容亦能在一定程度上修正《枣强县志》等文献所载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
汉魏六朝碑刻语料时代确定,真实性强,数量丰富,内容广泛,有较高的语言研究价值。根据碑刻献的语言风格、特点,其主要研究价值在字、词汇方面,音韵的研究也有一定价值,语法研究方面则意义不大。由此提出了碑刻语言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汉魏六朝碑刻时代确定、真实性强、数量丰富、内容广泛,多用婉词及成语典故,具有极高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对其中的词语进行考释,可以弥补辞书收词及释义的遗漏、订正前人注释之失,对于汉语词汇史研究,意义重大。文章辑录最近出土的汉魏六朝碑刻词语数条进行考释,希望能为词汇史研究及辞书编纂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5.
西汉时期,位于长安京畿地区的三辅郡虽有明确的疆界,但并非从来就辖有其边界以内的全部县邑.与三辅平行,一度还存在过一个隐形郡--"太常郡",管辖位于三辅之中的诸陵县.太常作为一郡至少存在了大半个世纪,对西汉尤其是关中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两汉京兆霸陵县(邑)承袭秦芷阳而来,自“文帝九年(前171)以芷阳乡为霸陵”至曹魏正始五年(244)改为霸城县,前后共计沿用415年。西汉景帝时将部分辖地划出分置南陵县(邑),东汉时期南陵县(邑)并入杜陵县,使霸陵县(邑)南界稍有变迁。以文献记载为基础,结合地形地貌及考古材料,初步考定两汉京兆霸陵县(邑)四界,东、北、西、南县界分别为铜人原东边缘、渭水、白鹿原荆峪沟(鲸鱼沟)、魏家寨及长乐坡一线,大体符合“山川形便”的划界原则。  相似文献   

17.
《莆田学院学报》2021,(1):33-36
福建省莆田市三清殿文物保护管理所藏有明代万历十五年《庶祖妣王氏圹志》碑,为莆田洪氏族人洪斐志石。钩沉相关史料、方志、谱牒及碑铭,可证得碑文所言"先王父京兆公"即嘉靖二十年(1541)六月升任"应天府府尹"的洪珠,洪斐庶祖母二位女婿皆为当时名宦。  相似文献   

18.
秦汉河东郡处于京畿边缘地区,交通便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与交通大发展相反的是,河东郡的文化在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儒学不兴的状态。本文主要从地域沿革、交通地理和文化地理三个方面对秦汉河东郡的历史地理进行一个整体的梳理和介绍。  相似文献   

19.
将名人故里作为旅游地形象,有助于提升旅游地的辨识度,降低营销成本,增强竞争力。研究争议名人故里旅游地的形象认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四川江油"李白故里"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体验价值、形象认同、满意度、忠诚度的因果假设。通过获取实际到访过江油"李白故里"景区游客的感知数据,利用路径模型检验假设,结果表明:江油"李白故里"景区的体验价值对游客"李白故里"的旅游地形象认同、满意度和忠诚度有正向影响;游客对江油"李白故里"旅游地形象的认同,对旅游地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有正向影响;游客对旅游地的满意度对其忠诚度有正向影响。据此,提出了提升江油"李白故里"体验价值和形象认同的建议,包括完善景区吸引体系、重视主题规划、关注游后体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