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风光片,顾名思义,是用电视媒体展现自然景观的电视节目。电视风光片的首要任务是将美丽风光的自然形态记录下来,用生动的文字,情真意切的朗读、优美的音乐音响、具体直观的电视画面和艳丽夺目的色彩,来充分表现自然之美。电视风光片是以声画并茂的形象性和视听结合的观赏性为特点的综合性艺术片。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运用电视手段,音画并茂地展示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最好的宣传手段之一,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杭州西湖》等风光片是运用自然主义创作方法,史客观的记录了自然风光,真实地再现了地理环境,而电视风光艺术片,则主要是一种以独特的屏幕精美的画面语言,艺术地展现自然风光或壮丽或锦绣 的景观,在自然景观的展现中,注入创作者浓重的主观意识,使画面一身具有较强的抒情色彩,下面仅就我们创作的意识,使画面本身具有较强的抒情色彩,下面仅就我们创作的电视风光艺术片《北方明珠-鹤城》,谈谈电视风光艺术片中创作者的主观意识。  相似文献   

3.
说南京总得说到钟山。作为国家级的风景胜地,巍巍钟山所以吸引人,固然由于它那如龙的气势,然而我们拍摄《钟山龙蟠》决不仅仅着意于再现它的外在象征,更在于揭示它所包容着的人文内涵。电视作品理应能提供比惬意和便捷更多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一、良好的屏幕效果四集风光系列片《泰山》于1983年播映后获得了良好的屏幕效果,得到了社会上的一致称赞。首先让我们看看观众的反映。山东观众谭海滨来信说:“一些游览过泰山的人看了电视片,顿生‘有眼不识泰山’之感。一些没有游览泰山的人,看了《泰山》更加感到我们祖国伟大,江山多娇。我曾多次游览泰山。看了电视片就象是第一次看到泰山一  相似文献   

5.
追忆"幽灵"--电视文献纪录片《共产党宣言》创作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东 《现代传播》2001,(3):84-87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这是《共产党宣言》一书的开篇语。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和恩格斯缔造的这个“幽灵”激荡了欧洲大陆,叩响了亚洲门扉,令整个世界为之改变,让千百万人为之震撼. 1997年5月5日上午,中共中央编译局二楼会议室里,一个创作座谈会正在热烈的讨论中,话题核心是要拍一部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的电视片。 “歌中之歌”:为何拍 在千年交替之际,英国广播公司(BBC)通过网上调查,评出了十大千年思想家,马克思的得票率远远超过位居第二的爱因斯坦,被评为上个千年最伟大的…  相似文献   

6.
张辛 《青年记者》2003,(3):18-19
我国报界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政经类报纸应当引导社会舆论的前沿,有些同志在谈起舆论导向工作时,也往往有意无意地将这一任务交给党报,但是,随着报业市场的迅猛发展,各地的晚报、生活报、都市报、晨报、早报等等各种大众生活类报纸,己纷纷“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国报业市场的主体。这就必然导致报业舆论引导格局的嬗变。  相似文献   

7.
《小鸭子的故事》是日本电视同行制作的一部记录片,它从问世以来便好评如潮。作为一部经典之作,它备受电视界的瞩目,从它的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上,都引发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小鸭子的形象甚至被日本的家电视台作为形象广告而推出,可见此片影响之深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以挖掘本土题材反映现实生活的栏目剧走俏电视荧屏,深受当地百姓欢迎。2011年3月,福州电视台推出的方言栏目剧《攀讲故事会》,起源于《攀讲》节目中的重要板块《依璋碎讲》。该板块在开办之初就融入了福州人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评话。评话老师以诙谐幽默的讲述,将社会上  相似文献   

9.
卢英  杜谦  王峰 《新闻传播》2004,(10):56-56
最近刚刚看了长纪录片《英与白》,它在第六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评选中荣获了“人文与社会类”最佳长纪录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创新奖和最佳音效奖。有人说《英与白》比较另类,也有人对此片颇有微词,但它在评选中获得如此殊荣绝非偶然,笔者觉得它代表了现  相似文献   

10.
张健 《现代传播》2001,(6):104-105
《幸运地球村》是湖北电视台卫星频道的一个大型综艺型环保栏目。作为湖北电视台突出公益特色的一个重点节目,《幸运地球村》自2000年4月开播以来,一直在努力探索电视环保节目可能的新形态,以期能在日新月异的屏幕上张扬个性、独树一帜。 一、探索积极向上的公益定位 由于人类活动能力和范围的日异加强和扩大,自然界面临着日异严峻的环保形势。从水资源的短缺、污染到生物多样性的日趋消失,从臭氧层空洞到土壤荒漠化……,自然界遭受的破坏前所未有,令人类忧心忡忡。正因为环保形势严峻,所以在电视荧屏上反映出来的绝大多数都是…  相似文献   

11.
四十年前,当我初学写诗的时候,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一位编辑在给我的退稿信中写道:“一首诗首先要有一个完整新颖的构思,再有一两句警句,它就是一首好诗了。”她的话永远地记在了我的心里,成了我写诗所遵循的原则。 构思二字的起源已经无从查考了,但千百年来古今中外写诗的人无不在构思二字上下功夫。一首诗的成败主要在于它的构思巧拙和选取角度所决定的,然后才是语言的新鲜和形象的选择等一系列工程。我自己也曾把诗的构思比喻为建筑师的建筑设计,一首诗和一座楼应该看成同是一项工程,一座楼首先要确定它是高层还是低层,是…  相似文献   

12.
大家知道,徐州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家乡,也是我国汉文化资源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特别是1984年,在徐州东郊狮子山附近,发现了我国的第三处兵马俑群以后,更增添徐州汉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1986年,徐州博物馆开始了寻找调查这处兵马俑群主人墓的考古工作。从这时起,我们就紧紧把目光盯在了徐州的狮子山一带,盯在了这个充满神秘色彩、有待解开的巨大迷团上。和世界第八奇观秦始皇兵马俑及他那一目了然的墓葬高丘比起来,考古工作者找徐州的汉兵马俑群主人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旗帜》是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一部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为线索,以《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党和国家文献为依据,系统介绍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基本过程,全面阐述邓小平理论基本观点的18集理论电视专题片。这部专题片从最初的策划选题、修改脚本到播出,历时三年多。片子一经播出,就赢得了全国各地广大观众的赞赏和好评,获得了比较高的收视率。可以说,《伟大的旗帜》的整个创作过程,不仅是主创人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过程,更是主创人员在专题片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理论和…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举手投足都令世界瞩目;邓小平,无论是生前身后,都将是中国历史中不可动摇的丰碑,对历史和现实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专家评委认为,《村官曹朝》这部作品的主人公充满个性,并富于开拓创新精神。4月10日至16日,在漳州召开的福建省2005年度电视好新闻作品政府奖评选活动中,由尤溪县广播电视台选送的电视作品——新闻专题片《村官曹朝》获全省电视作品一等奖,这也是本次参评作品中唯一获得评委满票通过的电视作品。该作品介绍了尤溪县溪尾乡本洋村挂职村党支部书记曹朝,在平凡而艰苦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一心一意为民”的动人乐章,被群众誉为“活着的焦裕禄”。专家评委认为,《村官曹朝》这部作品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16.
大型理论电视专题片《沧桑正道——科学发展观纵横谈》是江西电视台在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广电局领导策划组织下拍摄的一部重点理论片。该片播出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被誉为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电视力作。专家们认为,《沧桑正道》这部专题片以高度的政治洞察力和政治敏锐性把握了时代脉搏,适时、准确、生动、形象地宣传了科学发展观.为普及宣传科学发展观作了贡献。作为本片的总编导.我想在这里谈谈《沧桑正道》的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17.
60集大型系列片《电视艺术欣赏》是山东电视台献给中国电视诞生 40周年的礼物。对于这样一部大型作品,认真地回顾一下制作的前前后后,是不无裨益的。 一、选题的基本考虑   电视是我们生活中的亲密伴侣。电视艺术是广大观众最普遍、最大量、也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和文化消费方式。但是,人们在屏幕上尽情领略和享受电视艺术的奇妙和多彩、富丽和繁华的时候,却没有来得及深入到它的背后,也不可能仔细地咀嚼它的过去。同时,总结中国电视艺术的 40年,对我们走过的路有一个全面的比较清楚的认识,对电视工作者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这是我…  相似文献   

18.
在文艺广播中,音乐是主体,它不仅仅具有消遣、娱乐、欣赏的功能,更具有审美意义和表达深层思想感情以及舆论导向的重要作用。因此,一组好的音乐精品节目,并不是几首好听的歌曲和乐曲的简单拼凑,也不是华丽词藻的简单串联,而是思想性与艺术性较完美的结合。 主题要鲜明 立意要深刻 1、主题突出 主题是一组节目的核心,主题是否鲜明突出、立意是否深刻,决定了整体节目的品位和程度。好的主题就是节目成功的一半,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对“改革开放”的颂扬已成为创作的一大主题。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广电集团联合摄制的大型音乐交响合唱电视艺术片《希望》荣获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和广东省广播电视文艺奖。作为该片的总导演,回望此次拍摄电视艺术片《希望》的成功,首要考虑是能否在创意上有一种超越的思考,这也是我们定好位的关键。下面对大型音乐交响合唱电视艺术片《希望》的完成进行一下阐述,以供创作同仁立靶共研。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中国电视界栏目剧兴起。四处开花的栏目剧和它节节攀高的收视率,给电视人带来了创作的亢奋,市面上对栏目剧的各种解读也纷纷出笼。热潮下确实需要冷静的思考。中国电视有太多从一鸣惊人到泛滥成灾的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