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汶川大地震中,教师范美忠丢下学生最先跑出教室,并在博文《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写到自己当时的行为只是出于逃生本能,完全与教师责任或个人道德无关;还称“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此文一出立即掀起千层浪,网友们认为范美忠此般言行令师德蒙羞,“范跑跑事件”也由此升级。  相似文献   

2.
"范跑跑事件"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跑跑事件"是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引起全民关注的一个话题.在这一事件的传播过程中,运用传统的"沉默螺旋"理论很难加以解释,反而显示出了反"沉默螺旋"现象.本文从"范跑跑事件"出发,旨在从网络特性、社会环境、中坚分子三方面出发找出反"沉默螺旋"现象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曹燕宁 《新闻界》2008,(4):109-110
范跑跑事件作为传媒设置的伪道德议题,折射出某些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错位,即打道德批判之幌子,行娱乐之实际,不但起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还会助长社会的非理性情绪,应该从传媒素养和教育方式上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被网民称作“范跑跑”的四川灾区某中学教师范美忠。表_璎很前卫。地震来了,他自己先跑到了安全地带。事后还在网上理直气壮地说,他追求自由和公正,不是一个愿意献身的人。不仅如此,他还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与评论家郭松民辩论。坚持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从"最毒后妈事件"看网络舆论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最毒后妈事件”这一网络事件中分析了网络舆论的作用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传播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技术优势与传播平台。信息传播突破了传统传播方式的速度局限与地域限制,在传播模式方面呈现出崭新的特点。在网络及移动传媒空前活跃的大背景下,公共事件传播也获得了强劲的推动力,使得传播渠道更加广阔、传播速度更加迅速、传播方式更加便捷。由于信息传播模式的新特点,公共事件传播呈现出明  相似文献   

7.
阴雅婷 《青年记者》2007,(22):109-110
洛阳"小丽"搅动网络风云8月23日,《南方周末》的一篇题为《市委书记为何"冲入"网络江湖》的报道让河南省时政论坛的网络红人——"丽京上空的云"(昵称"小丽")  相似文献   

8.
从"水危机"看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蓉 《新闻知识》2006,(8):46-48
2005年11月22日、23日,哈尔滨市政府连续发布第26、27号公告,因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政府为保证市民用水安全,哈尔滨全市大停水,百万居民瞬间面对生活困境,导致史无前例的哈尔滨“水危机”事件。联系近几年的美国9.11事件、中国非典疫情,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日益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清华大学传播学者史安斌认为,危机传播即在危机前后及…  相似文献   

9.
今年1月4日凌晨,新疆阜康市因为出现意外事故,导致全城停暖近40个小时,城区共计95万平方米范围内,有近万户居民住宅及单位受到影响。停暖事件发生后,中共阜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行动,使突发事件得以及时解  相似文献   

10.
苏惠文 《新闻知识》2007,(11):82-83
今年5月,提醒厦门市民关注PX化工项目,并号召市民进行群体性表达的手机短信,在手机用户和网络间流传开来。一条直指PX项目的短信,新华网曾披露其部分内容:"翔鹭集团合资已在海沧区动工投资(苯)项目,这种巨毒化工品一旦生产,意味着厦门全岛放了一颗原子弹,厦门人民以后的生活将在白血病、畸形儿中度过。我们要生活、我们要健康!国际组织规定这类项目要在距离城市一百公里以外开发,  相似文献   

11.
尽管网络媒体具有交互性、自由性,缺少传统媒体的“把关人”,但是在涉及到国家利益的重大向题上,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并无本质的不同。中美撞机事件后,西方网络媒体的一系列表现证明:网络媒体正成为一些国家推行舆论霸权的重要工具。 撞机事件后的网络反应 撞机事件一发生,美国网络媒体的反应就非常强烈。在CNN、MSNBC等美国主流媒体网站上,新闻源主要来自美国军方和政府,其报道给美国读者的印象是“这是一个意外”,并且连篇累牍介绍美国飞行员的安全、生活情况,而对中国政府的态度、中国失踪飞行  相似文献   

12.
13.
从"孕妇之死"事件看网络舆论的理性化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舆论是公众意见和网络媒体相结合的产物,由于网络媒体"把关人"作用的减弱和信息来源的复杂性,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偏激和非理性的现象,不仅污染舆论环境,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应对其进行引导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从"两会"博客现象看博客的社会传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6年"两会"中,由于对博客这种新传播方式的广泛应用与报道,形成了独特的"博客现象".新传播媒介的出现,不但成为"两会"的新闻点,也改变了已有的传播形态.本文试图从"两会"的"博客现象"切入,分析博客这种新的传播渠道所具有的特质,及其对传播理论研究的承继与开拓,从而发现其社会传播价值,以期引起实务界的重视,以更好地利用并发挥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许天颖 《新闻通讯》2011,(10):42-43
被认为在历史上分别经历过威权主义和极权主义宣传时期的中国,其传统的舆论环境接近于多伊彻所谓“瀑布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信息水簇以瀑布的方式,从较高的传播系统向较低的传播系统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水簇会经过一个个的水潭:最上面的水潭由经济和社会精英组成,接下来是政治和统治精英的水潭、大众传播媒介的水潭、舆论领袖的水潭,最后是人民大众的水潭。  相似文献   

16.
"范跑跑"事件的阶段性分析 都江堰市教师范美忠因为在四川大地震时跑得快而被称为"范跑跑",一时间,"范跑跑"事件升级为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百度一下"范跑跑"就可发现相关网页高达342万之多.  相似文献   

17.
一起公众事件的发生总伴随着舆论的旋风,而舆论对于某一事件的反映也能出公众认知和心理的变化过程。黄海波事件中舆论的分布和强度以及对于舆论的有效控制反映了这一问题,本文主要就是以黄海波事件为例,分析这一代表性事件中的舆论走向及其反映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18.
王飞 《传媒观察》2003,(8):33-34
对重大灾难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公众历来十分关注,政府封锁消息和情况的做法,往往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特别是在当今通讯手段发达的情况下,不当的延迟或封锁还容易引起群众猜测、怀疑和恐慌,引发谣言的流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影响政府的形象。相反,政府越透明,表态越及  相似文献   

19.
从"林嘉祥事件"看网络传播伦理与法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圳高官林嘉祥涉嫌猥亵11岁女童"事件前不久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对于事件的性质、恶劣程度以及其中所反映的林个人思想道德和党性素养方面的问题,已经长时间成为各方争论和评判的议题,因此笔者无意赘述.本文搁置和越过上述视角,从大众传播伦理和法律出发,深入探讨在"林嘉祥事件"中存在哪些媒介伦理和传播法制上的缺失,同时还有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如何在媒体权力和媒体权限中寻找制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5月22日,时任都江堰光亚中学语文老师的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发表文章<那一刻地动山摇>,暴露了自己在地震中舍弃学生,自顾逃生的行为.他写道:"我曾经为自己没有出生在美国这样的自由民主尊重人权的国家而痛不欲生!""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