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科知识》2009,(2):58-58
姓氏,作为血脉延续,最早出现在中国。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22000个,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姓,代表氏族的血统,起源于5000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氏,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男子称氏,氏随父亲而来。从夏朝中期开始,氏成为姓的支系,是私有制社会的特殊产物,表示功勋和地位。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  相似文献   

2.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2,(12):53-54
正汉代以前姓与氏不同今天我们所说的姓氏是一种东西,然而姓与氏的合而为一,是从汉代才开始的。那么汉代以前姓与氏有什么区别?简单地说,姓大氏小,氏是从姓分化而来的。在古代,一个有着共同血缘关系的宗族,有一个总名;随着人口的繁衍,这个宗族不断分裂出一些分  相似文献   

3.
景爱 《百科知识》2009,(4):55-57
在说契丹人的姓氏以前,先讲一下姓与氏的由来、姓与氏的区别,或许有助于对契丹姓氏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正>人名的产生和发展与各国的社会情况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多数国家的人有名有姓,还有一些则有名无姓;有的名在前姓在后,有的姓在前名在后;有的一家人一个姓,有的一家人一人一个姓……1.缅甸人名字不断变化缅甸人只有名而没有姓,而且从童年到成年乃至一生当中,其名字都在不断变化。比如,一个叫丹东的  相似文献   

5.
景爱 《百科知识》2009,(5):41-43
萧氏的由来 萧氏本是汉族姓氏。在宋朝人编纂的《百家姓》中,有“和穆萧尹”之句。郑樵《通志》称,宋国微子启之后人大心,在平息南宫长万的叛乱中有功,被封于萧,建立萧国,故其子孙遂以萧为姓。清代学者张澍认为:“箫姓即萧也.古人往往萧为箫,系借用字。后世不学者遂以箫为姓,犹苻、符互易也,或为指箫为姓。”  相似文献   

6.
郑娟 《金秋科苑》2010,(2):138-138
千奇百怪的日本姓氏有着它独特的一面。江户时代的户籍本,几乎找不出姓和名都有的名字,都是有名无姓的。直到江户时代的末期,在日本可以正式加姓的仅仅是武士或者享有特许的商人以及村子里有权有势的人。明治天皇时,政府感觉到没有姓,编造户籍,课税征役,非常不方便,这才号召大家都取姓,就这样,日本人成为世界上姓最多的民族,目前日本的姓约有11万还多。学习日本文化,姓氏文化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复杂的日本姓氏有复杂的读音,这一点连日本人自己都觉得棘手。但不可否认中日文化间的渗透性,日本的姓氏文化对中国文化也有某种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郑娟 《今日科苑》2010,(2):138-138
千奇百怪的日本姓氏有着它独特的一面。江户时代的户籍本,几乎找不出姓和名都有的名字,都是有名无姓的。直到江户时代的末期,在日本可以正式加姓的仅仅是武士或者享有特许的商人以及村子里有权有势的人。明治天皇时,政府感觉到没有姓,编造户籍,课税征役,非常不方便,这才号召大家都取姓,就这样,日本人成为世界上姓最多的民族,目前日本的姓约有11万还多。学习日本文化,姓氏文化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复杂的日本姓氏有复杂的读音,这一点连日本人自己都觉得棘手。但不可否认中日文化间的渗透性,日本的姓氏文化对中国文化也有某种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家伟 《百科知识》2012,(15):42-44
我们所说的姓氏,包含了"姓"和"氏"两个概念。姓,代表了氏族血统,最早来源于氏族的图腾。氏族在交往中通过展示氏族图腾的徽记来表明其身份,区别不同的氏族和方位,氏族徽记就是姓的最早雏形。  相似文献   

9.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2,(14):55-56
正"百姓"曾用来指贵族"老百姓"是中国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自称,意思是自己是平民普通人。其实在战国以前的时代,"百姓"这个词指代的却是贵族。因为我国奴隶社会中只有贵族有姓,有土地有官爵者才有姓,而庶民无姓,遂以"百姓"作贵族的通称。具体来说,这个词在商指奴隶主阶  相似文献   

10.
自称姓马的亚美尼亚人 2005年年底,我来到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许多亚美尼亚朋友得知我来自中国,特别是听说我姓马后,都对我说,亚美尼亚有一个姓氏很特别,叫马米科尼扬,他们的祖先是从中国来的,也姓马。这事过去在国内也听说过,但一直没当回事,不想此时却真有机会接近他们。其中一位热情的朋友还表示,他认识许多姓马米科尼扬的人,如果我愿意的话,他可以介绍几个给我认识。  相似文献   

11.
邢运芳 《科教文汇》2009,(5):259-259,262
姓名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姓名都是社会交际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姓氏与姓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阶段,由最初的“姓”与“氏”发展而来的。关于这个过程,由于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本试图通过中日两国姓氏与姓名的对比,来探讨两者之间的文化异同。  相似文献   

12.
独窖仓粟     
司马迁在其著作《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秦末战乱时期,有钱有势的人都趁机大发国难财,忙着搜寻和储存金银财宝、绫罗绸缎,而宜曲有一位姓任的督道仓吏则不然。他认为这是囤粮的好时机,断然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措施,“独窖仓粟”。  相似文献   

13.
饭后一支烟     
笑话谜 《知识窗》2006,(10):34-34,58
小郑和小徐都爱好写诗与猜谜,一个周末,两人闲来有兴,约定去城郊“仙乐酒家”小酌。这酒家老板姓牛,是小郑、小徐高中时的同学。  相似文献   

14.
张港 《知识窗》2001,(7):47
日本人现在使用的姓据说有11万多个,其中,常用的有400多个.日本是全世界姓氏最多的国家之一,有趣的是,日本又是使用姓最晚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了庆祝夏天的到来,丹尼和珍妮特决定在湖边的别墅举行烧烤活动。令人高兴的是,两人一些住在远处的亲戚(丹尼的哥哥和叔叔,珍妮特的姐姐和表姐)应邀出席了活动。请你根据下列信息,确定每位亲戚的全名,他们与夫妻俩的关系,以及他们居住的城市。(注:外国人名在前,姓在后)1.娜塔莉不姓韦斯特,也不住在波士顿。2.珍妮特的表姐姓曼尼,但是她不住在纽约。3.乔治并不住在普罗维登斯;萨拉不姓格林。  相似文献   

16.
王佳伟 《知识窗》2010,(3):52-52
孟姜女按照先秦的女子称呼,孟姜女其名在前,即“孟”;其姓在后,即“姜”。“盂”在此处是排行的称谓,在古代的排行中,老大称“孟”或“伯”,老二称“仲”,老三称“叔”,最小的称“季”,孟姜女就是“姜家的大姑娘”,《辞海》我:“孟姜,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妻。姜姓,字孟。……后人将杞梁说成秦朝人,称‘范杞梁’,并演变为盂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人名如何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中国人接触到的外国人也日益多起来。虽然在某些场合我们可以把他们统称为“老外”,但在更多情况下,便不得不称名道姓,这样姓名翻译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面孔与我们相似的日本人、朝鲜人、越南人好办,他们历史上用过汉字,现在也还经常用汉字写自己的名字。尽管许多字他们读不同的音,我们听起来觉得陌生,写出来却基本上是一样的,翻译时求其同(字)而存其异(音),照写就是了。他们之外的其他“老外”,就不那么  相似文献   

18.
一、一个字做单姓时是一个读音,做复姓时又是另一个读音. 尉:做单姓时读wèi(位),做复姓"尉迟"时读yù(愈),如唐初名将尉迟敬德. 二、一个字做姓时可以有两个读音,读哪个音都对.  相似文献   

19.
<正>进退维谷2006年5月6日,一位姓周的小姐给我打来电话,称其是美国浩海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下称浩海所)的翻译。周小姐说,浩海所目前有件商业秘密案件,他们通过网络了解到我是国内知识产权专业律师,且尤以商业秘密案件见长,因此主管律师希望能在方便的时候约我面谈。  相似文献   

20.
流云 《知识窗》2005,(12):9
在古代中国,是"左"尊还是"右"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和时代,存在着不同的规定. 周、秦、汉时,我国以"右"为尊.故皇亲贵族称为"右戚",世家大族称"右族"或"右姓".右尊左卑表现在建筑住宅上,豪门世家必居市区之右,平民百姓则居市区之左.<史记·陈涉世家>说:"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