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土著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既丰富多彩又特色鲜明的婚俗文化.而<哭嫁歌>作为其原生态民族民间婚俗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魅力无穷.它具有民风淳朴、亲情炽热,地方特色浓郁,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等特性.同时,它还在实现伦理道德教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布依族古歌是布依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和较高的艺术价值。按照造物古歌、风俗古歌和爱情叙事古歌等三个类别,来探索布依族古歌的文化内涵,对于深入挖掘和研究布依族古歌自然美、社会美和教育美等美学意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增加民族文化元素、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来深化设计的内涵,是平面设计创新的重要渠道。文章对仡佬族民族文化艺术中的图形、符号、色彩、民间工艺等文化元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仡佬族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可以成为平面设计创新的重要设计元素和表现手法,同时仡佬族文化艺术可以通过平面设计的创新发展得以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4.
张新 《考试周刊》2014,(79):31-32
仡佬族是贵州历史上最悠久的土著民族,从古到今,仡佬族的婚姻都比较自由、淳朴,至今保留许多原始的习俗。仡佬族的婚姻制度文化是其民俗、心理、礼仪、道德的具体体现,寓含仡佬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寄托仡佬人美好的期盼,是仡佬族传统文化的历史遗留和重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布依族古歌是布依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和较高的艺术价值。按照造物古歌、风俗古歌和爱情叙事古歌三个类别来探索布依族古歌的文化内涵。对于深入挖掘和研究布依族古歌审美文化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教育美等美学意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仡佬族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的祭祀文化.反映了仡佬族人民对待天地自然和人情世故的一些心理态度和行为特征。关注和研究这些态度和特征,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民族.为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相似文献   

7.
我国仡佬族传统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其实可看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力量对仡佬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仡佬族传统文化实现了“国家化”;仡佬族传统文化得到一种新的表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仡佬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力量介入传统文化,其实是一种文化国家化的介入,也是一种文化国家化的发展,这在我国具有普遍性意义,因为这样的历史进程在多个民族文化发展中都有呈现,且自古就如是,这是基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官方与民间的“二元结构”性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9.
务川仡佬族是贵州遵义最古老的本土民族,是一个“原生形态民族”.近年来,每逢清明节务川仡佬族举办的祭天朝祖公祭活动,作为仡佬族信仰的主要形式及其传统文化的物质承担者,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意蕴,对务川旅游、经济的发展,以及对构建平安、和谐务川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学者认为,水族先民源于殷商时期,后从中原往南迁徙,逐步融入百越族群的骆越支系,与壮、侗、仫佬、毛南等民族有十分密切的历史渊源。这种民族的个性与共性差异,成就了水族古歌的不可替代和无与伦比的审美魅力。从审美角度探究水族古歌的美学价值,以期对地方民族旅游人文资源开发、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地缘环境与黔北仡佬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北仡佬族所居住的环境,是处于边缘中的边缘,这种边缘的时空中形成了仡佬族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在于对神的景仰与对生活的关注紧密相连;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往中,特征的丢失与身份的强化并进。  相似文献   

12.
郭金世于2020年出版了广西仡佬族第一部诗集《青?树》,该书以纪念父亲为主题,也融入了对仡佬族的民族情怀。诗歌中构建了苞米、青?树、石头城、太阳河等意象群,以离散者与归乡者的双重身份展现了走出山乡的新一代仡佬人对于民族文化、民族未来的思考,使诗集成为对当代民族意识、身份认同变迁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3.
民族性缺失,长期制约着我国民族地区学校课程建设。贵州仡佬族地区多元一体文化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生态存在状况;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开发是课程编制的重点;关照地区或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以及人的发展需求是课程目标确定的关键;关注不同的文化生态系统,是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石;联系整个文化生态系统,才能准确把握地区多元一体文化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弹性。  相似文献   

14.
构建学校多元一体文化课程体系,既体现了我国不同民族群体或个体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文化诉求,也是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适切性需求。贵州仡佬族地区多元一体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须立足其多元和单元交互存在的文化生态系统,强调地区文化或民族文化传统在教育领域中的话语权力。在课程开发与管理上,加强民族地区统整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在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上,进一步强化具有地区和民族文化特性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5.
仡佬族世世代代被人呼作"蛮王仡佬",曾经辉煌灿烂也曾历经苦难,他们的民族文化风情万种,他们的衣食住行独具特色:青衫黑袍直桶裙,爱酒爱茶爱辣酸",干栏""吊脚"古民居,七十二拐山路险。他们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6.
仡佬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仡佬族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仡佬族文化为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但现代社会在不断发展,仡佬族亦必然地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如何科学地传承和弘扬仡佬族文化是仡佬族发展和变迁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仡佬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主要应采取革故鼎新、文化整合和统筹协调三个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仡佬族神话传说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仡佬族神话传说中蕴涵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重生意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这反映了仡佬人对自然的崇敬,对个体生命的珍视,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相似文献   

18.
仡佬族神话思想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开天辟地、人类的起源、战胜自然、仡佬族与其他民族的斗争和发明创造神话。  相似文献   

19.
族称的衍变与仡佬族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尊严和文化个性,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族交流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构成新的文化规范的动态过程。从仡佬族先人濮人到濮僚、夷僚到仡佬的民族称谓变迁中可以看出其文化变迁是在贵州形成一个新的文化合成体的过程。因此,探讨仡佬族民族文化的发展变迁,对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长期无文字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通过媒介来实现,如通过服饰图案、建筑样式、口头文学故事、歌曲演唱等。其中,音乐特别是歌曲这种媒介是其实现本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之一。大花苗古歌的音乐以"自然律"为律制基础,以四声羽调式为族群核心音调。其唱腔高亢苍凉、旋律起伏曲折,歌词以诗歌形式为主,内容包络万象,集中体现了大花苗人的审美情趣、生活习俗、民族信仰和价值取向等,是其族群千年恒守的精神家园。大花苗古歌具有"族群音乐记忆"属性,也正是通过这一属性,使得这个长期无文字民族的传统民族文化得以较为系统地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