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太空小说"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最重要的文学创作之一,此系列第二部小说《三四五区间联姻》通过描绘地域、民族与文明的差异表现,塑造了先进文明的殖民者形象与贫穷、落后、野蛮的殖民地形象。三区是一个文明先进的国度,它的主要特征是西方的、殖民者的;四五区是落后野蛮的国度,它的所有特征都是东方的、殖民地的。此外,三区还拥有双重身份:它既是受殖者也是殖民者,它的双重身份使"殖民传播文明"得到了形象的阐释。由此,莱辛宣称,实现文明必须通过殖民统治,为落后地区带去先进地区的文明。这一叙事模式,说明了莱辛心中具有强烈的种族主义意识和殖民主义情结。  相似文献   

2.
《黑暗的心脏》是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一篇中篇小说。主人公库兹在死前所发出的感叹-"恐怖!恐怖!"深刻地揭露了殖民主义的黑暗。本文旨在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探讨《黑暗的心脏》中的后殖民主义思想。库兹死前所发出的感叹揭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殖民主义对被殖民者和殖民者的身心摧残;二是盈利与"仁慈"专制的水火不容。  相似文献   

3.
《非洲的假面剧》是维·苏·奈保尔于2010年出版的最作,书中通过作者在非洲的游历见闻,表达了作者对受殖民影响及西方强势文明冲击下非洲诸国现状的关注.本文运用后殖民理论中的“挪用”,从被殖民者对基督教、殖民文化及语言的挪用三个方面分析《非洲的假面剧》中的“挪用”策略.“挪用”不仅可以让被殖民者对自己国家的语言、文字、历史等进行重写,而且可以将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为己所用.  相似文献   

4.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从工业化、城市化和移民化三个方面对美国20世纪初的现代化革命进行了反思。代表美国道德堕落的汽车工业,发展成有闲阶级炫耀财富的手段,而车祸同时对人类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农业化的西部,受到城市化程度高的东部的吸引,也导致传统道德影响力的消退;同时对外来移民脱离母国文化向殖民者宣扬的“先进”文明靠拢的趋势,也给予了关注。  相似文献   

5.
生态道德教育是在生态伦理学指导下的一种生态教育活动.确切地说,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受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解决大学生基础道德文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大学生道德建设,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团市委决定在北京高校共同开展“首都大学生形象”大讨论活动。活动主题是加强基础道德文明修养,争做首都文明大学生。 讨论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一是准备阶段,内容是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学生在基础道德和文明修养方面的基本状况,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二是发动阶段,内容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7.
“东突”恐怖势力的“思想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突”恐怖势力的分裂主义“思想体系”有其形成过程。分析该“思想体系”的成因,目的在于对其“理论”构成进行评判,指出其“以分裂为目标,以宗教为外衣,以恐怖为手段”的特征,揭示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的“思想体系”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晓苏小说呈现了我们时代主流文明的道德与精神状态,油菜坡不独是我们时代主流生活的乡村缩影,更为恐怖的是,它还传达了这样不祥的消息:再也没有哺育助推文明复兴的野地了,时代主流的生活意见协同污染败坏霉烂了一切野地,使得一切如油菜坡一般的野地不再是文明的边缘与大地,其间潜伏着巨大的修复力量与道义文明资源;而只是财富权势肆虐的备胎与计划,一切底层的道义生命资源都已经或正在死去。  相似文献   

9.
最大恐怖威胁来自“东突”处理“东突”难度高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的恐怖威胁来自“东突势力”,他们的目标就是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这股势力很令人头疼,而且解决起来难度高。首先,这是极端民族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结合体,我们一般称之为“三位一体”的政治势力,就是指“以分裂为目标、以宗教为外衣、以恐怖为手段”,比较危险和狠毒;其次,他们跟国外有联系或者以  相似文献   

10.
《热爱生命》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本文试图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分析小说,挖掘、探视其中蕴涵的生态思想。小说中包含对文明间接的批判,在揭下文明外衣的同时昭示了人类的自然本性和人之于大自然的真正地位。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学具有生态意识和现实干预性,展现了人和自然关系,反映出了人们为了利益而抛弃伦理、道德甚至文明的现实.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研究生态文学中的生态思想并利用其思想对人们进行恰如其分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熏陶,这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构建我国的生态文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切实把握好知、情、信、意、行五个基本环节,即要在生态文明整体视域下丰富生态道德认知,在问题关注中陶冶生态道德情感,在价值思考中强化生态道德信念,在双向互动中坚定生态道德意志,在活动参与中拓展生态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3.
H.P.勒福克拉褔(H.P.Lovecraft(1890-1937))是被誉为“现代恐怖小说之父”的著名美国小说家,其影响最深远的大作为所谓的“Cthulhu”系列,历来续写者如过江之鲫,其中更不乏知名作家。勒福克拉福的最大贡献在于把旧式的恐怖小说提升到形而上的“宇宙恐怖”(Cosmic terror)的层次,反复阐述这样的主题思想:“人类及其引以自豪的文明、科技、情感.智慧,甚至是自身的存在等,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如此渺小、微不足道且毫无意义或作用——这才是最恐怖的事。”  相似文献   

14.
吴娇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6):238+240-238,240
21世纪世界各国是以智慧赢得发展空间的世纪,各国在人才培养上除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外,更加重视人才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大学教育是为社会不断输送人才的基础和桥梁,学校除了加大力度培养应用型人才外,还要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文明教育.因为,大学生的道德文明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社会合格人才、促进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前提与重要保证.本文就大学生的道德文明现状及存在问题展开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网络文明公民的塑造,儒家伦理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可以为网络文明公民的塑造提供借鉴.尤其是道德理想人格及道德修养两方面,儒家伦理思想为网络文明公民的塑造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恐怖是人类丈明的跌绊,人类社会如何直面恐怖这一文明的伴生物,已成为世界性难题。本文剖析恐怖的特性,探究恐怖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化解与控制恐怖的机制,主张应该将恐怖的防患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爱伦·坡恐怖小说的主题是死亡,他的作品主要描写兄亡、恐怖、神秘和宿命,本文对于坡为了渲染气氛,达到其预期艺术效果--"恐怖",所运用的多角度的多种艺术手段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寻其死亡主题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8.
自从九十年代初亨延顿提出“文明冲突论”以来,文明一直是学术界感兴趣的话题。笔者认为,所谓文明的冲突只不过是假文明的外衣,为西方价值观进行辩护。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看,普遍性的文明在不断扩展,人类文明的发展必然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存与融合。  相似文献   

19.
邱食存 《海外英语》2011,(3):188-190
小说《阿拉比》首先强调主人公具有"日神精神",通过梦的形式呈现出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病并进而揭去虚伪道德的外衣从而直达生活的本质。之后,主人公逐渐成长为了一名具有"酒神精神"的真正艺术家:肯定哪怕是最悲惨的生活,"重估一切价值"。  相似文献   

20.
1788年英国殖民者在澳大利亚建立罪犯流放地,从此打破土著在澳大利亚的宁静。为了夺取土地与资源,白人殖民者对土著进行剥夺、屠杀。殖民者带往澳大利亚的疾病与瘟疫(主要是天花和性病)也不断侵袭土著部落。这些导致澳大利亚土著人口锐减、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的破坏。白人殖民对澳大利亚土著种族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