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反法西斯大同盟的主要领导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所建立的雅尔塔体系,不仅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深深烙印,而且成为冷战爆发的地缘政治基础。但是雅尔塔体系作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也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现实,它将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推动了战后世界的和平、民主、独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雅尔塔体制的土崩瓦解,存在着内因和外因,存在着远因和近因。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即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苏东内部问题的影响以及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以大国合作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成为维护世界安全的新秩序。然而,1947年3月冷战的爆发极大地冲击了雅尔塔体系的大国合作大厦。以美国和苏联各自为政的两大阵营时而合作,时而对抗,但对抗始终没有冲破合作的底线。可见。关于雅尔塔体系导致了冷战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冷战与雅尔塔体系是背道而驰的,冷战的核心是对抗,雅尔塔体系的核心是合作,雅尔塔体系不是导致了冷战,而是限制了冷战向热战的发展。相反,雅尔塔体系崩溃以后,不仅冷战思维依然存在,而且热战甚至是大规模的战争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先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有四个: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和当今世界正在形成中的多极化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如果问什么是雅尔塔体系,同学们会准确地按照教材(人教社高中试验修订本《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的概念答出。我却认为这个概念不准确。雅尔塔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格局。它是“二战”的产物,因为:①“二战”后期,为彻底打败和消除法西斯主义及安排战后世界,1943—1945年同盟国大国先后召开了雅尔塔等国际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协定,其有关内容构成了雅尔塔体系的基本内容。②通过“二战”,美苏成为世界上政治军事力量相抗衡的两个超级大国,成为雅尔塔体系的操纵者,双方的矛盾和分歧,在雅尔塔体系中充分体现出来。因此,也可以说…  相似文献   

6.
一、知识结构与学习价值(一)知识范围与结构本主题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三个专题的内容,也涉及明治维新等选修专题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世界格局发生了真正具有全球意义的三次大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国际关系史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雅尔塔格局;至20世纪末,以苏联解体宣告了两极世界格局的瓦解,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长期的和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起步晚,至今尚未形成体系,但随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必须建构起自己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本载体,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以西方国家较为发达的国际关系理论为借鉴和补充,并在此基础上充分体现"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期美苏主导下构建的"雅尔塔体系"为战后形成美苏合作的"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了历史机遇。雅尔塔体系的基础是大国利益的重合与战略协调,但美苏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质性使双方的战略目标很快发生冲突,其诱发因素之一是苏联在东北亚势力范围的布局中因其在北朝鲜和中国东北建立亲苏政权的需要而激活"世界革命"机制。朝鲜半岛的分裂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溢出"了雅尔塔体系,一个并非事先"计划"的局部性变动导致美苏走向全球性对抗。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进入了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正呈现出"一超多强,多边共生"的态势,但是,伴随世界各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民主化的不断推进,世界政治格局正日益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入手,剖析了跨国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国际公财环境问题等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以期引起国际社会对环境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的国际关系分析中,对于主权国家是唯一行为体理论坚持已经彻底被打破。女性主义坚持的从社会性别角度分析国际关系,批判了传统理论对国际关系中女性作用的忽视,洞穿了传统理论基础的二元论结构。对传统的国际关系关键概念进行了自己的评价、分析。从性别视野进行国际关系分析,大大拓宽了国际关系行为体的研究,并且为国际关系的未来建构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论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对国际关系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全球化产生着一种强大的需求,即要求在经济、政治和安全领域,建立更普遍、更合理的国际秩序,营造一个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国际环境。全球化的发展使大国的权益、权力、战略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导致国际秩序的重新构建,使当代国际关系出现复杂纷繁的局面:全球化使当前大国关系冲突与合作并存,既在全球公共问题领域存在广泛的合作空间,又在涉及各国核心国家利益问题上存在许多矛盾。这给未来世界秩序的构建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4.
战后在以美苏为主导的冷战格局下。日本要想调整依附于美国的对外政策,实现日苏复交,最大的障碍就是来自美国因素的干扰。从分析日苏复交过程中日本的对美政策、美国对日苏谈判态度的转变、美苏关系的特点及苏联要求同日本复交的根本原因,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美日关系、美苏关系、日苏关系发展变化对谈判的影响,从而揭示出由于各方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日苏复交后日苏关系仍然无法达到彻底改观。  相似文献   

15.
16.
从本源看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之间联系紧密,在学科发展史上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相互依托、互相促进,两个学科的教学互动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一方面,国际关系知识可以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次给予国际法的发展现象提供各种解释,以及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另一方面,国际法学经常是某些国际关系学派的理论源泉,而国际法与国际组织的实践活动给予了许多国际关系理论学说现实上的支持。因此,面对国内当前国际关系学与国际法学之间教学割裂现状,促进它们之间教学的互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与封建时代及更早时期以前的殖民活动有着本质区别,产生于资本主义发生时期的殖民主义,自出现那天起就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并成为推动国际关系演进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现代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发展对国家主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国家主权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改变了传统国际法上国家主权原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二战结束以来的国际局势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两大阵营的对峙和斗争阶段;两大阵营的分化瓦解、两极格局的解体阶段;多极化格局的逐渐形成、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阶段。随着国际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演变,中国的对外政策也不断得到调整和发展。回顾和总结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以及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发展过程及其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