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协同副词“一起”、“一齐”是一对意义相近极易混淆的词,不过协同副词“一起”、“一齐”在语义选择上,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在单数复数、有指定指方面,“一起”、“一齐”都要求所指NP是复数,必须定指;在个体整体、时点时段方面“一起’’倾向表整体,可以与表时点时段的时间词连用,而“一齐”倾向表个体,只能与表时点的时间词连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副词,“有”可以和副词、体标记、时间词、形容词等连用,也可以单独运用。通过“有”的运用,进一步验证了将“有”定位作“副词性确认标记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时间结构在“才A就B”超前句式中的投射表现为:1.名词性时间结构的选择:时间结构在“才A就B”超前句式中的投射表现为时间结构在A中的投射。充当A的时点时间词必须具备两个要件:一是依据习惯基准构成的时间词;二是A的时间值为零。充当A的时段时间词,必须具备两个要件:一是A的前半部分必须是基数词,二是后半部分是表度量和计算时间长短的单位量词。2.副词性时间结构的选择:定时时间副词不能投射到该句式当中,不定时时间副词的投射具有不完全性。  相似文献   

4.
时间结构在"才A就B"超前句式中的投射表现为1.名词性时间结构的选择时间结构在"才A就B"超前句式中的投射表现为时间结构在A中的投射.充当A的时点时间词必须具备两个要件一是依据习惯基准构成的时间词;二是A的时间值为零.充当A的时段时间词,必须具备两个要件一是A的前半部分必须是基数词,二是后半部分是表度量和计算时间长短的单位量词.2.副词性时间结构的选择定时时间副词不能投射到该句式当中,不定时时间副词的投射具有不完全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副词,“有”可以和体标记、副词、时间词、形容词等连用,也可以单独运用。通过“有”的运用,进一步验证了将“有”定位作“副词性确认标记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副词,“有”可以和体标记、副词、时间词、形容词等连用,也可以单独运用。通过“有”的运用,进一步验证了将“有”定位作“副词性确认标记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副词,“有”可以和副词、体标记、时间词、形容词等连用,也可以单独运用。通过“有”的运用,进一步验证了将“有”定位作“副词性确认标记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前/后”对可以进入“x+前/后”结构的时间词有具体的语义要求。时点时间词要具有[+定位性]的语义特征,同时,顺序义和当前义会严重影响与“前/后”的组合能力,并给整个结构带来界限性的语义特征。时段时间词要具有【+指量性,一划界性]语义特征。这一分析也许能对“x前/后”结构中“前/后”与x的组合要求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时间系统在“才A就B”超前句武中的投射表现为:1.时间结构的选择:时间结构在“才A就B”超前句武中的投射表现为时间结构在A中的投射。充当A的时点时间词必须具备两个要件:一是依据习惯基准构成的时间词;二是A的时间值为零。充当A的时段时间词有两种语言表达武:“数词+时间单位”和“数词+量词+时间名词”。2.时态的选择:用于过去时和现在时,不用于将来时。3.体貌的选择:只能用于“实现体”。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协同副词“一起、一齐”使用频率较高,存在可替换的现象。采用词频统计、替换比较、综合分析等方法考察,两者的可替换度存在等级差异。这些差异的形成跟它们的语源义有关。“一齐”与“一起”之间的关系既有对立的又有交叉的,并不完全是非此即彼的。从语法化的角度对两者共时平面的差异进行解释,可以廓清它们的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11.
“们”的语法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们”作为表复数意义的语素,其功能是构形,它与名词结构组合构成复数形式,这类名词既包括指人的名词,也包括指物的名词。“们”在组合关系和句法功能上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构形虚语素的语法特征,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固始方言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和"俺","我"只能用于个体自称,可作主语、宾语和领属语;"俺"可兼指单复数,没有排除式和包括式之别,主要用作领属语,其次用作主语,较少用作宾语,与"我"相比,用"俺"自称常有客套、礼貌、谦虚等语用意义,无论是叙称还是对称,"俺"均可用在亲属称谓词前。固始方言第一人称代词系统具有北系官话和南系官话的交融过渡特征,本研究对于了解汉语方言人称代词系统的演化过程和发展趋势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力先生认为"多少漂亮"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说成"多么漂亮"。原因是"多少"表示的是询问,而不是感叹,"多么"才表示感叹。其实,在近代汉语中,"多少"是个偏义复词,偏于"多",义同"多么",是可以表示感叹的,从唐代以来,一直如此。现代汉语中,普通话不说了,但在方言中仍旧这么说,如吴方言、南京话、绩溪话。关于"VO过"的说法,王先生认为是吴方言的说法。其实,在另外的南方方言和一些北方方言中也有这么说的例子,因此,确切的说法应该是,主要是南方方言,但北方方言中也有这样说的。  相似文献   

14.
“X跟Y一样W”语式的语义预设相当复杂,但呈现出严格的规律。该语式在表示比拟的意义时,存在“YW”的预设义;在表示比较的意义时,其语义预设与“W”的性质有关:当“W”不是“大、小”类词时,存在着“YW”的预设义;当“W”是“大、小”类词的消极成分时,同样存在着“YW”的预设义;当“W”为“大、小”类词的积极成分时,不一定具有“YW”的预设义。也就是说,并不预设事物具有积极成分的概念意义所表达的性质,而是表示整个概念范围。  相似文献   

15.
量词为时量的“A1一量A2一量”格式中共现的“一+时量”结构所联系的是在时间序列中任意相邻的不同时间段,其前面的形容词则表示不同时间段内具有的不同的事物性状.形容词和“一+时量”结构之间是语序超常的主谓关系,语序的变换在于突出形容词,强调不同性状.整个格式的语法意义是同一事物或现象具有的不同性状在时间的序列中交替变化反复延续。这种格式具有多种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视域中的"身体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是一个含义颇多、歧义丛生因此显得极为暖昧的概念。一般情况下,我们喜欢把它简化为两种,即“启蒙/社会现代性”和“审美/化现代性”,这实际是对现代性概念多元性、复杂性的掩盖。在多元的现代性中,“野蛮主义潜藏于现代性的核心”,并且在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学的“身体写作”中鲜明地表露出来。在现代性视角的观照下,身体写作的成就与缺失清晰可辨,这为众生藉此走近人性、生活的真相,去贴切感悟意义复制世界对生命积习已久的尘封,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和切人口。  相似文献   

17.
山西平定方言属晋语区太原片,该方言也存在着与"起来"相对应的"起去"(读作/t‘i//k/),并且"起去"不仅可以单独作谓语而且可以接在其他动词之后充当补语。但实地调查发现,"起去"的使用是不自由的,主要体现在语义和功能认知两方面。语义限制主要体现在与动词的结合能力及"起去"所表达的意义上。而功能认知方面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动作参照点、说话人的心理期待、说话人的口气表达和动作主体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在…上"这一框架结构中的插入成分"X",在句法上前受"在"、后受"上"限制,可以是名词性成分也可以是谓词性成分."上"的不同用法决定"X"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而且此格式在句中语义上有前指、后指或双指三种情况.语用上,此格式用于表达形状范畴是不自足的.  相似文献   

19.
隐喻不仅是语言表达思想经济有效的手段,还是思维和认知工具。文章在对隐喻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以"粥粥"一词的本义作为研究词义引申的切入点,从隐喻认知思维模式的角度分析各词义的演变过程和引申方法,深入地探讨"粥粥"词义的演变历程,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分析隐喻在词义延伸中所起的辐射作用,并运用隐喻思维模式认识词的多义性、理解词义的引申过程及其合理性,探讨其对词汇教学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中方言的“的”字以及与之有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关中方言没有与普通话状语标志“的”字相对应的用法,如以形容词重叠式“从儿”等充当状语时不用“的”字。旬邑的“哩”字相当于普通话的“的”字。西安一带妇女口语很普遍地省去程度补语标志“的”字。耀州一带表示正在进行时态以“的”字为最常用,这个特点可以从近代汉语文献找到根据。“的”字在耀州、富平一带常常处于动趋式之间。宝鸡一带“块”字的音变形式[. ]或[.u ]表示领属,相当于普通话的“的”字和吴语、客家话的“个”字。西安等处单音节拟声词后边常有“哧”字出现,“哧”字前边的拟声词是突然的音响,后边必须连带“一下”,“哧”字相当于普通话的“的”字。西安等处读阴平的“我、你、他、咱”后边常连带“的”字表示复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