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推进八年,人们深刻感受和体验到了改革给基础教育带来的变化。但现实中,一些阻碍课程改革顺利开展的因素仍然存在。从更广泛意义上说,课程改革与其说是一个教育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社会问题,所以不能仅局限于从教育层面就课程理念、课程实施论改革,而应该从整个社会层面,从参与课程改革的各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来进行研究。参与课程改革的各教育主体的行为是一个动态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博弈过程。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在高中已经开始,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觉得并不陌生。因为许多教学理念就是教师教改经验的总结、升华。其实,如果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着深刻的理解,即使是老的课程框架、老的教材版本,仍然能探求并达到新课程的理想境界。因此,我认为,只有对新课程认识正确了,形成了新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改革的教育行为。否则,即使课程的设置是新的,教材是新的,课仍然是老的。新课程、新教材的关键还是新理念。  相似文献   

3.
一、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育行为的现状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从教育思想到教学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核心是改革陈旧的教育观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要达到改革的目的,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转变教师的角色。虽然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发言人”的身份。教师也明确新课程教师角色的要求,但现实却是大多数教师在“穿新鞋、走老路”。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一些陈旧的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4.
2001年9月,石景山区成为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首批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区,率先进入新课程,至今已经完成了一轮实验。作为一线的实践者、管理者,回顾6年来的实验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只有不断提升课程领导力,才能够深层次推进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5.
刍议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自2004年起至今已有8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凸显出很多问题。很多地方对课程改革在高中教育中的核心地位缺乏认识,学校追求高考升学率,课程改革流于表面。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不准,新课程实施的形式化倾向较浓。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农村面临的困难尤其突出。为进一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学校三个层面应建立相互协调、相互推进的有效机制,规范课程管理,完善课程实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广成熟的课程改革经验,深化高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6.
王武军 《宁夏教育》2005,(11):25-26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核心是所有成员在学校教育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主题,根本目的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要达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师专业水平必须达到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高度——即对新课程理念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有较高的实施能力,而这恰恰与学校文化紧密相连。正是由于校园文化的引领:人性化管理、良好的育人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发展的教育机制,形成了一个学校特有的教育理念和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7.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已经对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达成了一些共识,但部分教师对课标、对教材的认识不深刻,理解不到位,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因此,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深入钻研教材的编写意图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基础教育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目标与行动策略,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已经从关注规模发展到重视质量、内涵的提升上了。它从2001年开始先后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实施,至今已经走过好几个年头。这次新课程改革是在课程政策的引导下进行的,课程改革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和领导,有计划、按步骤地逐渐展开,基本上采用了“自上而下”的课程政策执行模式,即从政府一系列课程政策的颁布开始,由政府逐级向学校推进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现在,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阶段,一个课程方案的贯彻落实,决不能停留在文本的宣传上,而必须全面落实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完善。对于学校如何贯彻实施高中新课程方案,特别是从整体上把握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我有这样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各地陆续推行,新课程理念也在日常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实施。但是,新课改毕竟还是探索式的改革,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新课程理念成功实施的决定性因素在于课堂教学效果,课改是否成功关键在新课程理念能否得以很好地实施,就目前中国的教育模式而言,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影响,尽管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但是“穿新鞋走老路”,课堂操作形式化,教学效率低下等应试教育下特有的现象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区别于已往历次改革,不再停留在教科书或教学方法改革层面,而具有明确的课程理念和对课程的整体思考.是一场深刻的思维方式的变革。在这场改革中,数学教育大众化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不再局限“文本课程”,而重视课程的生成性、选择性;教材不再是被神化的“经典”,而成为课程“范例”;教学不再是传统的“客观真理”的呈现,而是师生多维互动、对话交流的动态生命体验过程;除了知识和技能外,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其核心是组织成员在学校生活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组织特色的态度、价值观、思维程序和行为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实主题,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的最重要的条件,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必须达到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高度——对新课程理念有深刻的理解,并具有较高的实施能力。而这,  相似文献   

13.
尽管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些异样的声音,但是我想这声音大多是针对新课程改革中一些操作层面所存在问题的质疑和反思,而对于课程必须改革这一大局来说恐怕没有多少人会持否定的态度。更何况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对教师教育理念的冲击和刷新是有目共睹的,笔者曾以例说的方式撰文阐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变化,引起不少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刘志华 《华章》2008,(18):68-69
课程改革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项举措.课程改革在教育目的、教育方式等方面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并有效地促进我国教育持续、和谐发展.考试改革、理念的转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是课程改革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对学校而言不仅仅是课程教材的变化,而且是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校文化的深刻变化。校长是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只有校长的角色转变了,管理方式转变了,课改才有保障,才能做到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程改革是教育从理念到行动的深刻变革,而变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是教师。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已经成为教师的意识和经验积淀,并内化为教学习性。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唤醒语文教师改变教学习性的意识和坚持改变的实践行动,建立符合新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习性。  相似文献   

17.
备受瞩目的新课程改革作为新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生长点和突破口,它所体现出来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正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和实践。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主导下。我们的课堂变样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教改实践和新的理念还有很大的差距,困惑、迷惘常常阻挠教改的深入。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笔者就课堂教学方面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教育变革,它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必须在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行为、教学方式等方面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校原有的一些管理模式逐渐成为了制约课程改革的瓶颈。探讨学校教学管理“走向”理念,丰富课程管理内涵,使之与新课程的实施相配套,从管理层面更好地促进新课改的实施,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认真反,巴。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和深入实施阶段,素质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落实.各课改实验区及新课程实施的学校围绕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尝试,做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取得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不少非课改的学校、教师也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着力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广大教师走进新课程时.会逐渐接受一种新的课程观念,课程改革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参与课程改革的学校和老师不是被动地接受新课程.而是创造性地理解与实施新课程,正确地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与方法,创造性地将新的理念与方法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