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从《战国策》文本出发,在传统的《战国策》叙事艺术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了“点墨法”、“顿墨法”、“泼墨法”三种策文构成模式,并总结了三种模式在《战国策》中的比例和存在意义。由此引出的独立或连缀事件完结的标志性虚词“乃”、“果”、“遂”、“因”、“于是”也是文章研究的对象,它们于策事的叙述上亦起着不容忽视的功用。  相似文献   

2.
《初见秦》是《韩非子》中的第一篇,又见于《战国策·秦策一》,叫做“张仪说秦王”。这就产生了作品的归属的问题。宋元以来,研究《战国策》和《韩非子》的许多学者都对此发表过意见,但是问题至今没有彻底解决。 宋朝时,司马光编《资治通鉴》,鲍彪注《战国策》,先后否定了本文出于张仪。鲍彪指出,文中“所说皆仪死后事”,“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固齐,收韩(《策》作“余韩”)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刘向《战国策书录》所述,对《战国策》的“国别者八篇”和六种“中书”资料进行分类考辨,进而参照《战国策集注汇考》和《战国策考辨》,对其编订体系进行简略考辨。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战国策》中“是”字的使用情况从语法语用功能角度进行了考察。认为《战国策》中的“是”字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状语。其语用功能与篇章的语用关系和句子结构内的位置密切关连。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讨论了《战国策》前、后“之”用法的演化,《战国策》前,“之”不仅出现的频率高,而且意义相当纷繁。《战国策)后,“之”字虽然使用频率高,但其功能、意义有了显著收缩,从而显示出书面语强大的规范功能。  相似文献   

6.
《战国策》大部分内容是记叙战国策土们朝秦暮楚,游说各国的“纵横捭阖、谲诳相轻、倾夺之说”。因而历来传统看法对《战国策》的内容评价不高,认为是“举四海生灵之命,尽簸弄于游士三寸之舌”的“浅陋”之说。连曾整理过《战国策》的曾巩,竟也认为是“邪书”,吴师道、方孝儒、王世贞辈也皆痛论过战国策士的陋风。其实这是不太公平的。我们不讳言《战国策》所记叙的大部分是苏秦、张仪辈雄辩说士们,玩万乘诸侯于掌中的权谋谲诈。他们无较高的原则和理想,只是为个人利禄而奔走。这都是不足取的。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也正是由于《战国策》这都“乱世之文”,为我们留下了活跃在战国时期历史舞台上,“士”这个阶层的生动记载。况且《战国策》也记载了许多出身于下层的义士和勇士。这些义士和勇士都属于士这个阶层,“好文者为游士,好武者为游侠”,如侯嬴、毛遂、蔺相如、荆  相似文献   

7.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常用词(十)“加”字条下,为“加”归纳出四个义项: (一)把一物放在另一物的上面。左传昭公八年:“加絰于颡而逃。”《庄子·马蹄》:“夫加之以衡轭。”引申为施恩或刑于某人身上。《战国策魏策四》:“大王加惠。”欧阳修《泷岗阡表》:“逢国大庆,必加宠锡。”司马迁《报任安书》:“及罪至罔加。”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刀锯不加。”又为敷在脸上:“芳泽无加,铅华弗御。”注意:这些“加”字都不应该解释为“增加”的“加”。  相似文献   

8.
论文在胡塞尔现象学的视域下,立足于“战国策”派主编的《战国策》半月刊和《战国》副刊上的文章,分别从意向性质料、意向性特质、意向性充实的角度对“战国时代重演论”进行意向分析,进而探寻其中折射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并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客观真实的“战国策”派。  相似文献   

9.
“冯谖客孟尝君”一段文字在《史记》和《战国策》中都有,到底是《史记》撷取《战国策》,还是后人以《史记》文入《战国策》,不能简单定论。从两篇文章的主题看,《战国策》主题更集中,更有意义,似在前文基础上的改进。从内容情节的差异看,《战国策》文章细节的取舍、结构的紧凑、抑扬手法的运用等都比《史记》略胜一筹。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史记》中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是原创本,《战国策》的冯谖篇段是在《史记》基础上增枝加叶而成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蒋玲 《现代语文》2008,(12):129-129
《战国策》既称战国的“杂史”,又号“纵横家言”,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而作为《战国策》中的名篇,《触龙说赵太后》已被多家教材和古选文本收录。但笔者在研读中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语文教材(2003年6月第1版)《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在解释“念悲其远也”中“念”字时,译为了“悲伤”,笔者认为有些不妥,现论证如下,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