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探索识字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按照汉字规律识字。我们都知道汉字中形声字居多。例如以“青”为声旁可以组成“请、情、晴、清、蜻、睛、精”等字。这样学生可以结合汉字的规律,换偏旁识字。又如,教师可以揭示汉字的会意字、指事字的构字规律,如“采”,上部为“摇”,意指“手”,下部为“木”,可以想象为果树。手在果树上摘取就为“采”。在趣味的基础上创造性识字。低年级学生经常唱着教师教给的儿歌趣味识字,现在他们进入中、高年级,表述能力增强,何不自编自导、趣味识字呢?这一创造性识字的方法能激起学生的浓烈的识字兴趣…  相似文献   

2.
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林林总总,但对大部分的汉字教学来说,最根本的方法应该是依据汉字造字规律进行“析形索义,因义化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创新了“字理识字”教学法。所渭字理,即汉字的构形理据。字理识字教学即是运用汉字的组构和演变规律.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进行识字教学,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加深学生对字义的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探究汉字字义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熊新媛 《江西教育》2004,(20):29-29
一、优方法 CAL课件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以声音和画面吸引学生.使识字教学变得形象、有趣。如学习“采”时,展示色彩鲜艳的画面:一棵树上有一些果子,一只手灵活地采摘着树上的果子。辅以解说:“采”树上果子。动感的画面、形象的解说、艳丽的色彩吸引着学生把画面与相关联的汉字“采”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在低段语文教学中,采取"集中识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概括出汉字特点,掌握汉字构字规律,提升识字效度。教师可以从汉字构字规律、阅读与识字结合、开展丰富活动以及借助生活识字等方面帮助学生快速大量集中识字,以为学生今后的阅读习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杨斌烨 《甘肃教育》2010,(10):47-47
一、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使学生轻松识字 1.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象形字的教学中,充分运用象形字保留事物形态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图画,  相似文献   

6.
侯素珍 《广西教育》2005,(7A):67-68
所谓字理,是指构字的理论依据,就汉字而言,即汉字的组成规律。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加强应用文字学的基础知识,依据汉字的构字原理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切实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字族是一种逻辑化、结构化的汉字群体。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根据汉字特点,以组建字族的形式展开教学,引领学生关注文本字族、挖掘隐形字族、自主构建字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帮助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促进学生对汉字的深刻理解与认识,提升识字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字理识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运用联想来把握字的音、形、义的关系,突破字形这个难关。教师教学汉字时借助字理进行析形索义、因义记形,能够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根据汉字的特点及其自身规律体会汉字学习的乐趣,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下面以“羊”字为例,略谈笔者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9.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巧用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识字量,开拓学生的视野,为阅读及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是摆在低年级语文教师面前的主要任务.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几种识字教学的方法. 1.部件识字法.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做“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活动,利用拆分和组合汉字部件的办法,教给学生识字的本领.如在识“青”字后,让学生加上偏旁,组成尽可能多的字,有的学生加上“日”旁,组成“晴”字;有的学生加上“目”旁,组成“睛”字;有的学生加上“讠”旁,组成“请”字;有的学生加上“氵”旁,组成“清”字;还有的学生加上“忄”旁,组成“情”字……通过组字,使学生发现:原来汉字竟有如此奥妙,识字也可以有如此乐趣,一下子就把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识字教学有多种有效的方法,其中集中识字是对汉字进行归类编排、集中学习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识字效率,增加识字量。但集中识字也有其弱点,如与阅读分开,孤立地教,学生老在字上“打转转”,容易影响学生书面语言的发展和阅读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集中识字教学时不能只盯在字上“就字论字”,要努力使识字教学实现一定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1.
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形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的方法。字理识字教学,以字理为本,挖掘汉字文化,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把握识字的规律,了解掌握汉字本义,从而提高识字量。  相似文献   

12.
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汉字,而且能让学生理解汉字的音、形、义。教师可从激发学生字理识字的兴趣,遵循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字理识字的能力入手,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识字教学过程中,力求把握汉字的字象特征,遵循小学识字的规律,遵循儿童学习的心理规律,“外引内联,字象识字”教学,能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文章提出了“外引内联,字象识字”的小学识字教学新主张。  相似文献   

14.
统编语文教材提倡多元识字,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构字规律明显,汉字教学首要的就是字理识字;教师在引领学生们字理识字的时候,须遵从汉字的构字规律特点,遵从儿童的心理认知接受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渗透,以提升学生的识字质量。  相似文献   

15.
字理识字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字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构字规律与造字方法,如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字理识字,就是通过对汉字构造原理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汉字的识字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汉字,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字理识字”是湖南省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贾同均于1991年提出的,以后在岳阳市100所学校进行字理识字实验,并且迅速扩大到广西、浙江等省。  相似文献   

16.
李飞燕 《湖南教育》2008,(10):43-43
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汉字的特点及其自身规律也就是它的构字理据,亦即字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讲析字理是识字教学最根本的方法。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学生学习汉字才会是在朗读“一首优美的诗”,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才能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进而切实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与量。  相似文献   

17.
汉字最早的象形文字直接起源于生活,随后发展起来的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都或多或少地与生活有关,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的生活化遵循了汉字的造字规律省。可以还原生活教学生在绘画中识字;对于难以画出的可以结合生活讲事物,促使学生在联想中识字;针对当今简化汉字与原来的繁体字差异较大的特点还可以教学生在生活中直接识字。  相似文献   

18.
寻找汉字规律 寻找规律,在有趣的造字法中识字。在指导学生识字过程中, 我也经常依据汉字构字规律,结合儿童认知特点进行教学。如教学象形字“火”, 先让学生观察图中的三根木头燃起的火焰,再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让学生在字形和图片之间产生联想,在对比中发现规律,从而记住要认识的字。教学形声字“逃”“眺”时,联系以前学过的形声字“桃”“跳”, 让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 利用形旁去推测字意—“逃”是要用脚走 ——的,所以是“走之底”,“眺”是远望的意思,所以是“目字旁”。教学会意字“从”,我这样讲:一人前边走,后边一人随…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语文的基础,只有夯实汉字基础,才能砌成语文的高楼大厦。教师要依据低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培养其自主识字的能力,最终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那么怎么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充分运用这种能力呢?教师可以通过图文联想的方法,拓宽识字的渠道;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为学生搭建识字的楼阁;通过字形字理,追寻汉字的源头,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通过规律猜测、字典查证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主动识字。  相似文献   

20.
学生自己思考,发现问题,自己获得知识远胜于死记硬背,识字教学中,有了思考与发现,学过的东西不仅记得牢,还可以从中摸索汉字的构字规律,如形近字对比,加偏旁,去偏旁,增减笔画,同音字,学新忆旧,拆部件等,像学“跟”字,学生通过一连串对比,可引出“根,很,狠,恨”等许多字,然后,发挥想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