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坎效应"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坎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罗与弗雷于1966年在无压力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指的是一个人接受了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门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进行  相似文献   

2.
所谓“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能接受某一方面的一个小要求,也往往容易接受这一方面的更大的要求。在教学中,“门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我们面对为数不少的成绩差,学习动机不明确,对学习无兴趣的弱势学生时,让他们和班级的其它学生一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好相应的课程,完成统一的教学要求是有很大难度的。但是作为教育教学对象的一部分,我们又必须教育好这部分学生。这也是我们教师需要研究的。那么,如何利用“门坎效应”对他们实施有效的教学呢?一、降低起点,渐进要求,引导学生进入门坎心理学研究表明,明确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3.
“进门坎效应”是指个体一旦接受了他人的较小要求以后。为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进而接受他人较大的要求。运用这种方法让人接受要求,叫做进门坎技术。  相似文献   

4.
“门坎效应”亦称“不用压力的依从”,最初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里得昂提出。他做过这样一种实验:让两名大学生和市郊一些妇女(A组)进行交涉。首先向她们提出个小要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安一个无害的安全行车标志。过两周后,再向她们提出大一点的要求:在她们家的门前竖一块安全行车的大牌子;同时,这两名大学生和市郊的另外一些妇女(B组)也进行交涉——直接向她们提出第二个要求:在她们家的门前竖一块安全行车的大牌子。  相似文献   

5.
“门坎效应”亦称“不用压力的依从”,最初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提出。他做过这样一种实验:让两名大学生和市郊一些妇女(A组)进行交涉。首先向她们提个小要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安一个无害的安全行车标志。过两  相似文献   

6.
班里有这样三个学生:小皓,人小鬼大。说话嗲声嗲气,看似未脱稚气,可怂恿别人打架他可在行着呢!小阳,人称“百变金刚”,老师面前的他羞涩腼腆,可只要老师不在,他的声音立马调高两个八度,并且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想出各种惊世骇俗的玩法。小青,强中之强。每天他不定哪一刻就会被带到办公室——又闯祸了。  相似文献   

7.
从让每一个学生在老师的心目中都是最好的、层次目标让学生在不断攀爬中进步、积极的暗示让学生充满希望、肯定和赞赏让学生树立自信、向前看齐让每一个学生平衡发展五个方面,对巧用“心理效应”以取得良好教育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问题学生的特征是无组织无纪律,学习态度不认真,或是存在一些身体素质和心理偏差因素而不爱学习。问题学生的转化,既是国内教育工作者关注教育现象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在教育发展中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利用“门坎效应”可以转化问题学生英语学习,这既体现了人文关怀也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9.
10.
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他的助手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让两位大学生访问郊区的家庭主妇。其中一位首先请家庭主妇们将一个小标签贴在窗户上或在一个关于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一个小的、无害的要求。两周后,另一位大学生再次访问这些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在今后的两周时间里在院内竖立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这是一个大要求。结果答应了第一项请求的人中有55%的人接受了这项要求,而那些第一次没被访问的家庭主妇中只有17%的人接受了该要求。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登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1.
屈光耀  王琴 《中国教师》2011,(20):74-75
<正>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充满智慧的工作。如果能妙用下列六大"效应",班主任工作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罗森塔尔效应——让学生信心百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所学校,他从6个班随机抽出3名学生,共18  相似文献   

12.
管理中的心理效应,从大处来说,可以适用于社会,从小处来说,也可以浓缩于校园。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那么对于校园的主体——学生来说,这样一种在全社会产生微妙效应的潜规则同样有其妙用。本文拟在阐述“人际互动效应”“鲶鱼效应”“共生效应”这三种效应的同时,试图通过营造班级的三个“圈”——“互动圈”“竞争圈”“共生圈”来优化班级环境,提高班级管理实效。  相似文献   

13.
龙夫 《教育导刊》2007,(8):64-64
孩子虽然外表上个性十足,但内心意志脆弱,不堪一击。就像一个外形完整的蛋壳,只要轻轻一捏就成了碎片,一离开父母的保护就难以适应,稍受挫折就支撑不住。这就  相似文献   

14.
单建忠 《教育》2014,(30):49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加强学生几何直观、空间观念的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模型思想。几何图形着重研究现实生活中物体和图形的形状、位置等关系,加深对图形与空间的认识理解,发展空间观念和应用意识。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较为薄弱,在学习几何图形知识中,尤其是一些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学生稍感困难,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巧妙地、创造性地开展有效教学。探究发现,在几何图形教学中利用“剥皮”法可以化难为易,让学生趣味轻松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物理中,有许多物理量和零有关,若恰当而巧妙地运用“零”的概念,常常会给解题带来生机。  相似文献   

16.
17.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平面几何中重要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将直接影响对后继知识的学习.凡在四边形等部分产生困难者,究其原因,多系对“三线八角”的概念没有正确认识和熟练掌握之故.其实,要杜绝这样的“失误”做到一个字——“画”即可.  相似文献   

18.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以数学为基础,以数字为对象的一种计算技术。它起源于春秋时代“竹筹”计数的“筹算方法”。到了南宋时代就已有了珠算歌诀.在《算经》中出现了“算盘”这个名称。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如:调皮、打架、不遵守课堂纪律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有调节课堂气氛的艺术和灵活应变的机智,当遇到意外发生时,教师的心情要平静,言语要温和,行为要克制,切不可冲动,做一些过火的事,说一些过火的话,那样会在无意中伤害一颗幼稚而脆弱的心灵:一节课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且不可因区区小事,而浪费了时间。更重要的是,如果教师失去了理智,那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20.
睡眠时,体内和体外的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所引起的影象活动,谓之为梦。梦是人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现在,常用“梦”来比喻虚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