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去年,我应东北某广告报之邀,采访了本地一家有地方特色的工厂,并写了一篇报道。几个月之后,我又到这家工厂采访,厂长突然对我说:××广告报的报费我们寄去了。”这使我大吃一惊!细一问,原来是这家广告报,在发表我的报道后,向厂里寄了一千份报纸,索款一百元,美其名曰:这些报纸可供该厂作宣传用。可是,一个只有一百来人的小厂,哪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563家广告经营单位中,去年评出了20家市优秀广告经营集体,新闻报广告科是其中之一;今年,中国广告协会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又要求在这20家“市先进”中,评选出4家“全国先进”。到我写这篇稿子时,上海广告八大家——三报(解放、文汇、新民)两台(电台、电视台)和三家全市性广告公司旗鼓相当,尚难决胜负,新闻报却已下了定论。上海广协会长、市工商局局长朱崇彬明确表示:新闻报是在全市五百多家中小广告经营单位中,由区、县逐级评选几经沙场的佼佼者,市广协一致推荐:报全国! 是这家报纸广告营业额高?是,也不是。1985年新闻报创刊时,广告营业额仅为11.7万元,86年达到35.9万元,87年又上升到86万元,此后一直保持在八、九十万元之间。这个数字相对广告营业额上千万元的上海三报来说,只是个零头,但在三大报以外的七十多张报纸中,却已连续三年名列前茅。是这家报纸的广告业务员会拉广告?广告科科长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交报最近创刊。这家报纸自称是“政治家的摇篮,企业家的参谋,大中学生的良师,各界读者的益友”,口气不小。这家报纸发了一份《集股简章》,摘要如下: “个人:每股二十元,十股以上者可为本报董事会董事;团体:每股一百元,十股以上者可为本报董事会董事。不论个人和团体股东(董事)均发给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交报最近创刊。这家报纸自称是“政治家的摇篮,企业家的参谋,大中学生的良师,各界读者的益友”,口气不小。这家报纸发了一份《集股简章》,摘要如下:“个人:每股二十元,十股以上者可为本报董事会董事;团体:每股一百元,十股以上者可为本报董事会董事。不论个人和团体股东(董事)均发给中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访问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时候,发现他们的编辑记者队伍非常年轻。现在,这家报纸的骨干力量,是二十八岁到三十五岁的青年人。《华盛顿邮报》在一八七七年十二月六日创刊,有一百多年历史。现在,这家报纸星期一到星期五发行五十多万份,星期天发行六十万到八十万份。平均每天一百一十二个版面,星期天为二百二十四个版面,广告和图片约占三分之二。为了保持一支年青的效率高的记者队伍,这家报纸每年进行一次招收或聘请记者工作。  相似文献   

6.
一月份,各报社照例要回顾一年来本地发生的重大新闻,顶头上司看了去年的《新月刊》刊有先一年的“十大悲”、“十大喜”等.叫本人也仿效《新周刊》来个本地“十大悲”、“十大喜”之类。笔者秉意掠过去的报纸,首先排除了本人供职的这家小报,一是因为地域范围太小,报道范围太窄;再则不客气地说.这家报纸一版可谓领导的“起居注*,会见外宾要报,出席会议要报。种草坪要报,在工厂指指点点也要根.独独没有群众的影子和一般性社会新闻。只好找本地最有名气的市委机关报.结果“十大工程”、“十大来访”编得顺手,而“十大悲”、“十…  相似文献   

7.
刊中刊     
《中国报刊报》第224期一版报道:7月15日,中宣部新闻局在京召开首都部分新闻单位负责同志座谈会,就中国广告报西北记者站组织记者采访团一事进行了座谈。中国工商报(原中国广告报)总编辑柴树滨汇报了西北记者站组织记者团的经过、西北记者站现状及应当吸取的教训,与会同志在发言中对中国广告报西北记者站的作法提出了批  相似文献   

8.
《一月谈》登了民会同志的文章,提出“广告新闻化”好,读后很有同感。但我由此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如果把“广告”与“新闻”调个位置,变成“新闻广告化”,恐怕就不好了。而这正是当前经济新闻写作中一种常见的弊病。新闻广告化,或者有意无意地把新闻写得近似广告,在目前经济报道中是不少的,特别是在商业、市场动态一类新闻中,所见尤多。象有家报纸在报道一家工厂生产××牌护肤霜时,就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9.
《文化艺术报》是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文化艺术类综合报纸。被中国报协等单位评为十佳报纸。《文化艺术报》重点报道和评论国内外文化艺术界的最新动态,系统介绍文化艺术界的人物及作品。是一份高品位、可读性强、深受读者喜爱的优秀报纸。笔者于2011年7月有幸采访了《文化艺术报》总编辑陈若星女士,在采访过程中她的乐观主动和坚忍不拔,她的作风、她的胸怀、她的成绩以及她执著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报的办报实践中,有一个问题值得引起同行们的注意,即企业报新闻标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两个字:“我厂”。我把手头的160余种企业报粗略地翻了翻,头版三到五条标题中出现“我厂”的有40份,一到二条标题中出现“我厂”的就更普遍。而类似这种情况,局办报纸反复出现“我局”;公司报纸反复出现“我公司”;院校报纸反复出现“我院”等等。这种新闻标题制作中出现的现象,可以称得上是企业报头版标题中的通病。象“我厂87年质量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我一企业升级总目标”、“我厂综合服务公司七月一日正式挂牌”、“我厂厂长×××被聘为编委”、“我厂十次  相似文献   

11.
从客观上说,地市级报纸与中央、省级报纸确实有着某些方面的不同;地市报记者也存在着某些心理障碍。如何克服,大有文章可做。克服地市报记者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他抢,我也抢;他抢他的,我抢我的。由于所发新闻的价值及报纸的级别、辐射面、版式规格等方面的不同,报纸的影响各不相同。这就可能带来地市报记者和大报记者在心理上的差异,特别是地市报记者和大报记者同时采访时,有的大报记者表现得潇洒自如,游刃有余,而有的地市报记者言行拘谨,思路受阻。遇到这样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刚刚结束的全国CBA篮球联赛中,江苏南钢队不满20岁的年轻中锋唐正东表现出色,因此入选了新一届国家队的集训名单。几天前,有家报纸报道:“唐正东向巴特尔叫板”。唐正东在接受这家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在国家队的位置,无意中说了一句:“姚明不敢说,但我希望能冲击一下大巴。”  相似文献   

13.
日前,某报报道:王某因非法出售、出租全自动麻将机,被公安机关以涉嫌赌博罪刑事拘留。让人尴尬的是,就在这条新闻刊出的当日,这家报纸还赫然打出“出售、出租全自动麻将机”的广告。 非法广告狠狠地掌了新闻的嘴,也抽打着这家媒体的社会责任和良知。  相似文献   

14.
一张对开的周末报纸,只有九个工作人员(还必须同时办一本双月刊杂志),创刊两年来,从省内打向全国,从沿海涌入北京,发行量逐步上升至三十五万份。广东省政府授予编辑部为全省“五讲四美”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称号。这家闻名遐迩,广受欢迎的报纸,就是广州出版的《南方周末》报。为什么《南方周末》在通俗、庸俗小报的浪潮冲击下,不随波逐流而又能站住脚跟,蒸蒸日上?为什么这张报纸能够办到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带着这些问题,我在从化温泉宾馆采访了该报负责人左方。  相似文献   

15.
<正>谈到Circa的设计理念,不得不提及《今日美国》。记得1984年我刚到华盛顿任驻外记者时,这家报纸刚创办不久。该报记者在白宫或国会采访,当时的主流报纸如《华盛顿邮报》等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但该报从一开始走的就是与众不同的路,新闻短小精悍,在美国主流报纸一片黑白的年代,该报采用彩色印刷,而且多用图片。主流媒体将这家报纸称为"电视式报纸",连街头的自动售报机也设计成电视模样。10年之后,《今日美国》在美国不仅站稳脚跟,还抢了主流大报的风头,成为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只能屈居"老  相似文献   

16.
《新闻实践》2009,(6):56-56
美国两家老报纸《塔克森市民报》和《安阿伯新闻报》宣布最后一期纸质报纸出版日期,加入从纸媒转向网络经营的报纸行列。 据外电报道,《塔克森市民报》的员工5月15日得知,这家报纸会在5月16日发行最后一期印刷版报纸,之后借助因特网发表评论,但不再报道动态新闻。  相似文献   

17.
钱兵 《记者摇篮》2006,(4):36-36
批评报道向来是个较难以把握的报道领域。不痛不痒解决不了问题,深挖狠批往往又难核准事实。报道者与被报道者之间发生纠纷的事情一直不断,很令一些记者编辑头疼,也给新闻单位的声誉造成了损失。我在工作中也经常写批评报道,慢慢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一、批评报道要掌握“火候”2002年,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政府扶持、自己又苦心经营了十几年的大型民营家装企业,因为一段时间的管理不善,装修质量下降,投诉增多,当地一家报纸便连续十几天地大篇幅批评这家企业,在全市引起轰动。最后,这家报纸的发行量增加了,这家企业的信誉却一落千丈,客户纷…  相似文献   

18.
加强报道的计划性,有计划、有中心地编报,使报纸有准备、有目的地进行宣传,这是工厂小报正确、深入地贯彻党委意图的有效方法,能够增强厂报的思想性和战斗性。北京电子管厂的厂报——电子报,自从一九五八年大跃进开始以来,坚持了按计划组织报道的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编厂报要不要有计划? 厂报要不要有计划?在电子报编辑部里曾经有过很大争论,有不少同志都认为办工厂小报,用不着搞什么报道计划;有的认为做了计划也不管用。我们一年多来的实践经验证明,上述的那些想法都是错误的。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工厂报纸虽小,搞报道计划有利无弊。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界,有一条公认的“真理”,即: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或灵魂)。由此可见,言论在报纸宣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条“真理”不仅适用公开发行的报纸适用,同时也适用企业报。由于企业报是企业内部报纸(只有极少数企业报公开发行),它的性质就决定了其言论既有与大报一样的共性,也有其自己鲜明的个性,即特色。十余年从事企业报编采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企业报的言论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贴近性。即贴近企业,贴近职工。企业报的宣传都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职工生活、思想动态等进行的。企业报的言论首要的是密切联系工厂实际和职工思想动态,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前两年,我厂部分职工眼热社会上的“暴发户”,不安心于工作和生产,上班“磨洋工”,发牢骚,认为在工厂干活没出息,等等。针对这些,我  相似文献   

20.
贺锡翔 《新闻记者》2002,(11):48-49
一虽然美国大量地方性报纸都设有全国性内容的版面 ,但只有《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今日美国》拥有足够的资金全方位展开全国性报道。这三大报本来具有各自不同的定位、读者和广告客户 ,但在开展全国性报道竞争中却趋于一致了。《纽约时报》对它在美国东海岸拥有最多读者和广告客户的情况已不满足 ,开始野心勃勃地进行全国性扩张 ;《华尔街日报》则刚刚花费了昂贵的代价重新设计版面和重新定位读者。这两家报纸无奈地承认 :他们的所有努力使得两家报纸都有点像《今日美国》了。美国三大报的激烈竞争还表现在广告价格上。《今日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