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我国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的现状教育部2003年2月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及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出我国当前教育与人力资源的大致特点如下:第一,我国人口资源充足,质量偏低。本世纪前20年,我国劳动力供应总量仍将持续上升。未来50年内,我国都将保持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始终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及各种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虽然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足,但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我国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远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需要,现实中表现为高层次专业人员和劳动熟练工人严重…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新问题(一)人力资源数量多、质量差的矛盾仍然很突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1/4,劳动力资源总数也大体为世界经济活动人日的1/4,并且总量还在增加。有关统计表明,整个90年代都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劳动力资源将由1991—1995年间的平均1800万人进一步增加到1996—2000年间的平均2100万人。在未来20-30年中,劳动年龄的人日数量仍将维持一个较高水平。但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素质低又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因此,要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变“包袱”为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但不是人力资源强国。根据2003年2月教育部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指出,目前中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据统计,现在我国的适龄劳动人口已攀升至近9亿人。但这种优势仅仅表现在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劳动力素质偏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少,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如何才能将人口资源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把潜在的优势转化成现实的优势呢?单凭传统的教育形态是远远不够的,职业教育在这一事关国计民生的转化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谈到职业教育,我们首先就会想到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者黄炎培先生,他的许多理论诸如实用主义教育、大职业教育主义、农村教育等都为我们职业教育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劳动力资源是我国最具优势的战略资源。从数量上看,我国劳动力数量占世界总量的1/5以上;从人力资本看,我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数达到7.11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66年;我国总人力资本占世界总量的24%,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由此可见,我国劳动力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是我国最丰富的资源。但是,由于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我国在使用劳动力资源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闲置和浪费情况,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我国劳动生产率的低下。我国最丰富的资源,也就成为浪费最为严重的资源。本文重点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状况及其造成的机会成本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过剩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的耕地面积是18.31亿亩,人口达到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2/3以上。农村的现有劳动力犬约为4.85亿人,按照目前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2亿人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1、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就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看,存在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的态势,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为美国的1/8,人均占有能源水平更低,  相似文献   

8.
资源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人口资源在资源特别是人文资源中占有主导地位。我国人口资源具有资源储量丰富,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劳动力资源过剩,人均消费水平偏低等特点。应从继续控制人口总量,加大教育投入,促进人口转移,转变消费观念等方面,加强我国人口资源开发与整治。  相似文献   

9.
人口资源要变为人力资源,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五普”学龄段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与教育发展中暴露的问题,应不断探索解决途径,确保人口资源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0.
在去年年底全国政协举办的“中国首届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表示,2009年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届时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这2400万各有来头,其中一增一失是就业两大难题来源。一增指的是1300万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教育部2月13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我国第一部有关新世纪教育与人力资源战略问题研究的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该报告提出了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重大战略问题的思路、对策和政策建议:未来50年,特别是未来20年,全面创建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报告提出,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建成总量充足、配置均衡、能力优先、体系现代的国民教育体系,建设世界最大的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报告指出,我国教育和人力资源目前存在的四大问题是:供给不足、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人力资源状况与人的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人口是人力资源的自然基础,其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的状况.目前我国人口已超过1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2%.上世纪90年代中期,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我国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是世界人口平均密度的4.8倍,而人均占有国土仅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国人均耕地、林地和草原(地)面积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20%和25%,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人均能资源也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0%.总之,多种自然资源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而随着人口增长(虽经过计划生育控制但基数太大)在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劳动力资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是我国市场经济转轨中存在的最突出的矛盾。这首先表现为劳动力资源总量迅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超过总人口增长,潜在劳动供给人口超过实际劳动需求人口,形成持久的就业压力,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就业压力更加突出。其次表现为劳动力供求结构方面的矛盾,即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而急需的高技术专门人才缺乏;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分布不尽合理,在区域间分布也不平衡。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坚持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劳动力供求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使之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与21世纪初教育发展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力 《继续教育》2001,15(1):23-26
一、21世纪初我国教育发展的环境与目标 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的重点是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从依赖自然资源和资金资源更多地转向人力资源。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劳动力资源占四分之一,可以说蕴藏着丰富的人力资源。 但是,现在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不到世界总量的十分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800美元。我国正处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少数萌芽状态的知识经济等多种形态并存的时期,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水平还比较低,同类产品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为发达国家的2-5倍,而…  相似文献   

15.
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国际竞争的胜利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胜利。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企业必须实现从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人口变化呈现出少子老龄化的特征,带来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和养老压力较大、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的能力下降及资源承载压力增大等深远影响。为应对少子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世界主要国家在教育领域提出系列对策:创新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挖掘国民人力资源潜力,提升现有人口素质;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补充劳动力缺口;缓解家长负担,促进人口增长。新时代我国教育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需抓住五个着力点:鼓励人口生育,同步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在更高水平上普及教育,提高学历教育人口素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非学历教育人口质量以及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缓解劳动力短缺危机。  相似文献   

17.
发展和完善我国教育事业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银行2000年底发表的《增长的质量》研究报告,把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视为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在我国的生产要素当中,物质资源、自然资源技术、管理都不占优势,惟独人口资源有12.95亿。然而我国人口的素质偏低,文盲、半文盲以及小学文化程度占较大比重,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专业职称的人员,仅占劳动力总量的8.6%。[1]我们若将一切资源用“1”后面加若干“0”来表示,那么最前面的“1”就是人力资源。如果没有这个“1”,后面的若干“0”就没有意义了。可见把人口负担转化成人力资源,是我国…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1.人口众多,总量缺乏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劳动力资源约占世界的26%,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势必造成其他资源的紧缺,会从总体上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而经济发展的滞后同样也会影响到人力资源的开发,如果不能全面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最终会因相互牵制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如此过量的劳动力资源却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据统计,我国现在29个专业技术系列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只有157.3万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5.5%。这样便形成了我国人力资源的既多又缺…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决定社会发展的程度 ,优先开发人力资源 ,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目前 ,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人口数量增长过快 ;教育落后 ;劳动力缺乏流动性。为此 ,应采取如下对策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率 ;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 ;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强化激励机制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作用 ;防止人才流失和人才浪费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教育水平人口比例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人口资源素质提升的最重要的“瓶颈”。2001年我国高中教育阶段毛入学率为42.8%,黑龙江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过10年的努力,2010年黑龙江省高中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力争达到70%左右,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