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古代社会制定水利法律制度主要解决水灾、漕运和灌溉问题,其中以农田水利法律制度为主,没有完整的水权制度。我国现行的水权制度主要包括水资源所有权和取水权制度。相比而言,我国现行水权制度还不完善,水权概念不完整,水资源所有权制度不完善,没有建立水权流转制度。而完善我国的水权制度,不仅是水资源管理工作、立法工作的客观需要,更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李磊 《华章》2007,(2):101
矿产资源在自然资源法律制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主要有矿业权有偿取得、矿业权流转、矿产资源开发的行政监督管理等.但是我国现行矿产资源法律制度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立法散乱,缺乏内部配合、矿业权取得和流转制度上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利公平性:同时在行政监督管理上忽视经济手段的运用.在此基础上,需要创新立法与法律手段来有效完善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产业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和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法律制度,包括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建立健全我国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风险投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我国税收法律、法规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破产法律制度很不完善,未能紧随社会生活的发展、需要进行重新构架。希望立法者从我国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破产法律制度中具有本质性和规律性的基本制度,制订出一部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破产法典。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土地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重要的市场要素。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土地使用权抵押制度。文章沿着既重实务又重法理的思路,深入探析了这一法律制度。一方面在实务层面,从我国现行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将土地使用权抵押归纳、提炼为四种类型,并分别就每一类型的具体操作程序作了细致的梳理。同时还从理论上澄清了人们在实际应用法律中的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另一方面,在法理层面,从立法角度分析了该项法律制度的某些纰漏和不足;从系统角度探讨法律与个别法规间的某些冲突及危害,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立法改进方案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自然资源开发管理制度安排及其缺陷,认为合理有效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制度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制度保障。为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地实现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制度创新、特别是需要促进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创新、使用制度创新、核算制度创新、资源产业发展制度创新、资源选择的贸易战略调整、自然资源价值理论创新与观念更新。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急需要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然而,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还很不完善,必须健全法律规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引进公司法人制度后,公司法人格被滥用现象层出不穷,严重破坏了公司法人制度的生存环境。而当前我国司法对此尚未形成系统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规则,为完善现行《公司法》,有必要揭开公司的面纱,对我国现行公司法人制度进行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对我国贫困人群的现状以及我国不完善的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论述,强调政府要承担起社会救助的责任,要尽快制定我国统一的社会救助法,完善我国社会救助的法律制度,对贫困人群的最低生活保障、住房救助、医疗救助、子女义务教育救助、社会捐赠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作出明确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巩固我国社会救助的法律地位,保障我国社会救助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又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的企业法律体系的分析,指出它存在许多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不相适应的许多问题。为此,必须重构我国的企业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企业立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讲仍属于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模式。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资源的依赖程度,要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地发展,要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来实现对自然资源更大程度的替代。所以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世界法律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一种潮流与趋势,一个国家要进行现代法治建设应根据本国国情将外来法与本土法结合起来,以本土法为基础对其进行分析、扬弃和改革。目前,我国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过程中,应将传统法律文化作为我国实现法治的根基。引进、借鉴外国法律制度,不断总结完善我国的经验,特别是西方法的主体意识、权利本位和尊重人权等方面,正是我国法律文化应该充实和改革的方面。同时。在移植外国法律制度时还应注重其理念的研究,否则就不能深刻领会该制度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法治建设的目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制约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大量事实对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态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旅游环境问题已成为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运用自然资源学有关原理,分析了我国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原因.为了实现在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旅游经济效益最大化,需主动进行环境治理,并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15.
实现教育服务产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同是前提和基础,完善的产业政策是重要手段,健全的法律体系是重要保障。我国教育服务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使广大民众树立正确的教育服务产业观,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6.
刘丽霞 《培训与研究》2007,24(5):61-63,69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环境生产为前提,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发展模式,是集经济、技术、环境、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要有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重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增长给环境、经济、社会带来了不少问题,影响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开展。我们应根据中国具体国情,积极借鉴和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循环经济制度体系,包括政策机制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科技研发体系、社会宣传体系等,使旅游循环经济法制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听证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证作为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在保障人权和监督政府行为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听证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但还不够完善。应当进一步完善行政听证制度,使其规范化、法定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凸现,并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所以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现实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需求。现代的工业化是一个效率至上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国工业增长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本质上是西方工业技术路线与中国自然资源禀赋之间的差距。因此,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然是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效途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制度保障。实施新型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工业税收价格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和政策,才能达到预期的理想结果。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是体现现代文明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阐明其对我国经济法制建设的意义及影响, 对于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经济法制研究与建设,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