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许多新开辟的科学领域需要人去研究,新发展的技术门类需要人去掌握,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挑战。教育必须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面向”为指导思想,进行改革。在文化科学知识水平、智力结构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培养大量的新型人材,这样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正> 近些年来,智力问题的研究,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对于如何发展人的智力、培养人的能力方面,在教育界开展了热烈的讨论。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工作者发表了不少的文章,论述和探讨了发展人的智力的规律,这在教育工作的实践上是非常有益的。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也还存在许多争论的问题,大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感。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早出人才,出高质量的人才,以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关于智力发展和能力形成规律的研究和探讨,确须进一步深入下去。本文就教学上如何正确处理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的辩证统一关系,发表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中学教育要求各科教学应成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哲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义“急剧变化”是当今这个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知识的数量呈几何数级增长 ,其创新速度之快使人无法与之保持同步 ;信息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资源 ,智力资源正在取代物质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电脑将代替人类的大部分工作 ,电脑在速度和可靠性方面是人脑所不及的。时代的变革 ,对人才的要求有了新的变化 ,如需要具有各种处理信息、不断学习的能力等 ,尤其重要的是需要高级思维能力———批判性的、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和“办什么样的研究生教育,怎样办好研究生教育”这一重要命题,积极融入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抗疫精神、西迁精神、科学家精神等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孟振华 《现代教育》2003,(17):81-82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科技时代,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外语教学必须全面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的需要,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高科技时代要求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就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具备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陕西高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置于学校改革发展的全局进行谋划,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积极探索构建“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打通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一公里。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普遍存在师资数量不足、教师能力参差不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步调不一致、教学资源不均衡、学科领域壁垒和隔阂等问题。以探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为目的,采用调查研究方法,深入多个高校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针对性、科学性对策,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中不断推进,在“五新”上发力,在“五个融入”上施策,在内涵式提升和外延式拓展上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语言自主学习中心集成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教育教学理论,对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优势。但学习中心本身并不能必然带来学生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和学习者采用相应的策略,才能保证语言中心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真正实现。顺应新时代外语教学改革的要求,研究如何在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师范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变当前外语教学的现状,需要进行两个观念的转变:一是从“知识型”到“能力型”的转变;二是从“英语专业人才”到“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转变。综合能力的培养符合马克思“主体是人”的论断,符合外语教学交际论以及教育能力论。本文结合高师英语专业的师范性,对综合能力的概念及其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阶段性,持续性、系统性、全面性、指导性等五个综合能力培养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心的教育”包括人的心智的发展与心灵的培植,涵盖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教育。在经历了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之后,强调“心的教育”的全面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高等学校教师应该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努力活化课堂教学,坚持“心的教育”,加强学生的非专业能力、非学术能力的培养,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教育、智力和能力的提高与精神情操的培养全方位地渗透、融合到平凡的课堂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师范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变当前外语教学的现状 ,需要进行两个观念的转变 :一是从“知识型”到“能力型”的转变 ;二是从“英语专业人才”到“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转变。综合能力的培养符合马克思“主体是人”的论断 ,符合外语教学交际论以及教育能力论。本文结合高师英语专业的师范性 ,对综合能力的概念及其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论述 ,并提出了阶段性、持续性、系统性、全面性、指导性等五个综合能力培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以培养21世纪的人才为目标,改革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新的时代,需要新型的现代化的高智能的人才。建立合理的智能结构,加速智能的发展,是促进高智能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那么,什么叫智能?目前尚无统一答案。有人认为“智能就是智力”;有人认为“智能就是能力”;也有人认为“智能就是智力加能力”。这三种观点各有道理,但都不够全面,他们把智力与能力混为一谈,把知识与智力、能力割裂开来,忽视了知识在智能中的地位和作用。智能的构成应包括知识、智力和能…  相似文献   

12.
我国课堂教学改革50年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学习苏联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我国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教学活动的目的方面,我国基本上是沿着“偏重双基——培养智力和能力——强调非智力因素——注重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条轨迹发展前进的。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当今的“知识陈旧周期”的缩短而来的社会发展,迫切要求高等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转变教育思想,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改革、调节不适应“四化”需要的环节,向着传授知识、注重学生智能培养方向转移。然而一谈起智力的发展,有些人单抓智育的发展,忽视了其它环节,而有些人认为,体育与智力是“牛马不相及”,更有些家长不让子女参加体育活动,怕影响学习成绩。那么,体育锻炼与智力的发展是否矛盾呢?人的智力发展是受遗传素质和环境、教育等多方面因素所制约的,  相似文献   

14.
张雅婷  赵丹 《英语广场》2022,(35):51-55
大学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而这一能力对广泛传播中华文化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部分高校的大学外语教学难以实现这一目标,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转变这种现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树立起将外语教学和中华传统文化融合起来的意识,抵抗外语教学中的“熵增”现象。本文基于熵增定律,从“抵抗熵增”视角探讨大学外语教学,旨在为中华文化传播寻找新的途径和方案。  相似文献   

15.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以全新的姿态迈向21世纪的战略举措。素质教育的提出,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将带来深远的影响;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对外语教学,特别是对基础教育中的外语教学也将带来重大的影响。《新大纲》明确指出英语素质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根据这一目标,英语素质应指一个人对英语的相对稳定、内化的能力,即指一个人对英语交际的驾驭能力,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是听和说的能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必须…  相似文献   

16.
去年十月赵总理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对我们今后向四化进军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这个挑战,当然也包括了我们中小学普通教育。那么,世界新的工业技术究竟向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我以为这对我们中小学的整个教育工作来说,是一次全面的挑战。教育工作,归根结蒂是培养人。我们学校教育的社会效果如何,要看我们培养的人能不能适应于、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培养出来的人,适应而且服务得很好,说明我们学校教育的效益很高,是成功的;反之,就是失败的。从这一点来看,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对我们的挑战,是要求我们培养的人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且他们的智力能力应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的学生才能适应于、服务于新的技术革命,将对我国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改革的根本战略指导方向,贯彻“三个面向”为历史教学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加强智力与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只就加强智能培养方面谈谈我们的认识与试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是各科教学都必须重视完成的要求,也是历史学科的重要任务。这是上海历史教学研究会建立以来始终抓住的教学改革课题。开始时,有人认为培养智能是少数重点学校的事,对一般中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张謇教育思想源于儒家学说,其精髓在于“教育与社会民生”相结合。这对我国当前外语教学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外语教学应通过“精讲多练、强化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以便培养出更多“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外语类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只有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和谐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未来学家预言,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智力和人才方面的竞争.人才资源将是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能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初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关系到当今和将来人才培养和人才资源保护的大问题.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当前我国外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远远不够这一事实出发,阐述了“交际能力”理论的起源、发展,对其含义作了分析,对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交际能力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