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沙龙》2015,(4):4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的著名中篇,小说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了一位女子在弥留之际,在她死去的孩子身旁,写下了一封凄婉的长信,向作家R诉说了她潜隐了一生的激情爱恋和情感痛苦。由于父亲早逝,女孩与母亲过着深居简出、小市民般的穷酸生活。随着时光的沉逝,女孩开始厌弃她与母亲的现实生存状态。女孩十三岁时,邻家搬来了一位英俊潇洒的年轻作家。对于一个生活天地非常狭小的女孩来说,在另一个大世界里颇有名气、英俊潇洒的作家是一个奇  相似文献   

2.
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完美主义者,欧洲最后一名“绅士”;他执迷的是贵族秩序井然的欧洲,那个曾经拥有却一去不返的年代;当纳粹主义将他的梦想击碎,他只能选择逃离——最终却发现无处可逃;他希望世人彻底将他忘记,如今却因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而重获青睐。他就是奥地利人斯蒂芬·茨威格,隐士般、被遗忘的天才作家。肆虐的纳粹主义终结了欧洲人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家生涯,并最终假借他自己的手杀死了他。如  相似文献   

3.
在代表作《美国的悲剧》中,通过对一起轰动社会的真实案例的提炼与再创作,德莱塞一针见血地指出主人公克莱特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国家的悲剧。美国已不再拥有所谓的“美国梦”,社会的污泥浊水与残酷现实打破了美国神话,那些沉迷者到了该是警醒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4.
爱书的境界     
雨兰 《山东教育》2011,(5):52-52
一个人爱书能爱到什么地步?那天。翻开胡洪侠的《书情书色》看到了这样一个书痴的故事:西人爱书成痴,有钱必买书,竟至倾家荡产,无奈将自己的部分藏书送去拍卖。他去现场观战.坐立不安,心如刀绞。半路上溜了出去。  相似文献   

5.
<正>奥地利萨尔茨堡是个人口12万的城市,以两样"宝物"出名。一是耸立在山上的12世纪古堡,赫然叫做"萨尔茨堡",二便是音乐神童莫扎特。一到萨尔茨堡,人们就立刻被这两样  相似文献   

6.
黄金时代     
舞台、银幕、荧屏为什么都是四方形?四方的世界就通过这些媒介融聚在你的眼前。四方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在戏剧和影视的海洋中,我们更深入理解本期主题的意蕴,并以文字之抽象来再现视觉与光影的冲击。"微弱的文明之光,仍存留在这野蛮的屠场里,这就是人性。这确宴就是我们这些谦逊、卑微、渺小的人可以提供的。"借着电影中人物的台词,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就这样抛出了它的题眼,追索曾经盛世里的精神核心,也正如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的序言中所说:"我  相似文献   

7.
正一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虽然简短1,但许多执教者对此文的理解(这里仅指译文)存有很大分歧,特别是对其中的一个关键句,即使是从字面义上看,也未能取得一致的理解。这一句是: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姓名地被人埋葬了。2《语文教育研究大系》中选入了沪上名师黄玉峰(下文称执教者)关于这篇文章的文本解读  相似文献   

8.
<正>编者按中国翻译德语作家作品,数量之大与版本之多,歌德居第一,其次就是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的一生是天才的一生,他创作丰富,以"诗人"身份步入文学殿堂,以"小说家"闻名全球,以"卓越传记作家"载入史册,他没有获得过诺贝  相似文献   

9.
人的自由发展思想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是理解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关键。它是马克思从现实的历史的个人出发,基于对人的历史性命运的深度关切,在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现实关系以及分析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形成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建构人的自由发展思想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0.
人生存的有限性决定了人总是要寻求某种终极的眷顾,哲学是人对自己的终级命运进行自觉的和理论上的关怀。马克思哲学的终极关怀观以“现实的个人”为关怀的主体,代替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费尔巴哈的“类”,以“人的全面发展”、“自由个性”代替了“最高的善”、“爱的宗教”,具有了真实性和可实现性。同时,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最高的价值指向,在现代社会具有更加突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自觉自愿、完全清醒地与人生诀别之前,还有最后一项义务亟待我去履行,那就是衷心感谢这个奇妙的国度巴西,她如此友善好客地给我和我的工作以休憩的场所。我对这个国家的爱与日俱增。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也  相似文献   

12.
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贯穿马克思思想整体的核心价值命题,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详细地阐述了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凸显了马克思伦理思想的现实性品格和实践性特征,也以此与一切形式化或说教型的伦理学思辨体系划清了界限.  相似文献   

13.
自由的实现是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基本理论诉求.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首先通过比较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得出,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学说确立了自我意识的独立和自由.马克思认为现实的自由是"在定在中的自由",并且看到了哲学与现实世界的相互作用,强调哲学必须干预现实生活,要求实现"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从而实现自由,达到自由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常常有人以"财产是个人自由、活力和独立的基础"为借口攻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反驳了这种论调,指出作为"个人自由、活力和独立"基础的消费品个人占有制和资本的私人占有制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共产主义要消灭的是资本的私人占有制,而不是消费品的个人占有制。相反,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要重建资本公有制基础上的消费品个人占有制。在这一意义上,共产主义只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基础,而不是未来社会的全部;无论是就自然,还是就人类来说,共产主义都不是"历史的终结",而是一个向在人与自身统一的基础上实现的人与人统一、人与自然统一的状态的过渡。在这一意义上,共产主义并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而是人类最近的将来能够达到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5.
对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中的主体——“人”的研究应当超越混沌的整体的状态,进行更为深入全面地考察。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过程经历两大阶段,全面自由发展的主体——“人”在这两大阶段中是不同的;在第二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个人的全面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发展三个维度;在第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包含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两个维度;在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三个辩证统一的方面中,马克思更为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公有制的定义、公有制建立的基础和公有制的远景素描等三个方面问题追朔历史,从跨世纪的角度较全面地介绍经典作家对公有制的种种精辟论述.它或许能对长期困惑着我们思维与视野的这一个普通的经济学范畴,打开一个新的理解方法与视角.  相似文献   

17.
离开324两年了,我怎么还这么清晰地记得它,奇怪。那个破宿舍,没人叠被子、没人扫地、没人打水、没人情同手足。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哲学中一直关注个人的发展。本文从世界历史的角度观察个人的发展,力图说明个人的发展与世界历史进程的一致,而共产主义社会是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必读》2013,(11):28-28
没有所有人的自由,便没有个人的完全自由;没有所有人的道德,便没有个人的完全道德;没有所有人的幸福,便没有个人的完全幸福。——赫伯特·史宾塞  相似文献   

20.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从二者存在先后角度看,它是一个无法解决的伪命题;社会学两大理论派别的争论,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宏观的历史的线索勾勒出二者的真实发展轨迹;微观的人与社会的探讨使我们从多重视角,再次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解释了对此关系的认识问题上的争议、困惑与停滞,对我们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