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在今年学校举行的趣味运动会中,笔者与教研组同事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对运动会的项目进行了革新,不仅提高了运动项目的趣味性,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快乐的目的。本届趣味运动会项目主要包括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两类,具体设置如下。  相似文献   

2.
通过2004和2005年连续两年六所中小学的运动会改为体育节,竞赛赛制和项目设立向着“趣味性强、参与性高,普及性广”等综合性运动会方向发展。现代中小学运动会应将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热情,使他们在体育比赛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锻炼身体为首要目标,真正达到“以人为本、淡化竞技、突击个性”的学校体育教学宗旨”。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学校以"全员运动会"为载体进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以及"全员运动会"的开展,从体育教学理念转变到课程设置改革,从学习最新活动项目到全员参与的集体项目,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使每名学生在收获快乐和健康的同时,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提升。一、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全员运动会"召开前,通过广播讲解运动会的由来、奥运人物及运动会团队精神等内容。各班级通过收集和布展历届奥运风云人物形成班级文化走廊,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的"全员运动会",引起了行政领导、学校校长、教师、家长及学生的关注,标志着学校运动会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全员运动会"是针对传统学校田径运动会"少数人在比赛,多数学生成看客""运动会比赛项目与日常体育教学、大课间活动、课外锻炼、家庭及社会教育脱节"等弊端而进行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学校体育改革工作。拱墅区自2015年3月引进"全员运动会"项目,各校在"有赛无类(全员参  相似文献   

5.
<正>传统的田径运动会在学校体育教育和学生们的成长中发挥着特有的功能与价值,不仅关注部分学生个体在体育运动中的发展,而且是学生挑战自我、追逐梦想的舞台,它可直接地反映学生的运动能力,实现部分学生的冠军梦。因此,在全面推广"全员运动会"的同时不应彻底摒弃传统田径运动会,可以将"全员运动会"与传统的田径运动会巧妙融合,让传统的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金秋九月,以"团结、奋进、文明、育人"为宗旨,融大运会与中运会为一体的全国学生运动会在杭州举行;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水平"为主题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在杭州召开。运动会的举行和座谈会的召开,将准确把握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定位、新方向、新要求摆在了学校体育工作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校体育》2021,(4):40-42
<正>"全员运动会"作为一种全新的学校运动会模式,已经成为许多学校改革学校运动会的首选。"全员运动会"分为2种:一是以袋鼠跳、跳长绳、"两人三足"等趣味体育项目为主的趣味项目全员运动会;二是以篮球、排球、足球等运动项目为主的全员运动会。为了让全员运动会更好地展示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的过程,考察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的状况,发现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在课堂教学、大课间和运动会等上存在的脱节问题,进而解决全员运动会"展示哪些技术,如何展示技术"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校运动会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运动会可以推动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体会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和体验体育成功的喜悦。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健康第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大家对学校运动会举办形式、项目设置、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学校尝试将"四位一体"模式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推动方式,探索和尝试了"全员运动会"的新形式,"四位一体"模式是将学校体育课程中的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和"全员运动会"根据课程内容一致性规律,按照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习,在体育课外活动中练习,在课余运动训练中提高,在运动会中验收、反馈和运用的形式进行推  相似文献   

10.
<正>学校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竞赛的重要组织形式。由于受固有观念和传统习惯等的阻碍,现今的学校运动会在一些方面依然缺乏面向社会、家庭和全体学生的"全员运动会"的改革与创新。学校运动会仍然以要求身体素质较高和竞技能力较强的田径运动项目设置为主,而缺乏具有集体性、兴趣性和表演观赏性项目的设置,造成了"少数学生参赛、多数学生观看;精  相似文献   

11.
高校运动会发展方向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终身体育、健康教育和全民健身的视角剖析了我国高校现行运动会的误区。指出传统的高校校运会应向“趣味性强、普及面广、参与性高”的体育节转变。对构建大学体育节的思路及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借由体育课程的特性及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定位为依据,参考各国体育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提出了体育课程存在的意义旨在使大学生获得体育学习的兴趣与能力,以便在离开学校后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实现自我体育教育,由此形成大学体育教育社会化的趋势。随后,讨论了在此趋势下完成大学体育课程所遵循的方法与原则,期望能够帮助教师采用适合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大学生适应社会体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李忠义 《体育学刊》2006,13(5):53-56
着重分析了运动药物在体育比赛中的积极作用以及药物与体育精神、公平比赛、运动安全等方面的辨证关系,提出了安全、规范的服用运动药物可以消除不平等的遗传效应等因素使体育比赛更公平以及安全应成为体育比赛中检测违禁药物唯一标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社会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新疆高校田径运动会的组织形式、内容特征、参与者满意度和情趣期望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传统模式难以满足高校体育的时代发展特征,参赛办法、项目设置和竞赛规则缺乏普适化的大众体系。北京奥运会成功理念是:只有在民族文化视域下才具有传习知识、更新理念和文化的传承性。在启示中领悟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文化多元内涵,在改革与创新中建立自身特色发展与时代共融的优势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就高校校运会的现状和今后的走向,对福建省14所本科院校1 540名师生员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高校传统校运会筹划主体单一,参与目的功利性强,项目设置竞技化,参与对象精英化,文化层面狭窄,经费来源单一,社会参与率低。构建健康、大众、生活、娱乐、时尚的多元高校体育文化是今后高校校运会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2013年辽宁省将举办第12届全国运动会,承担比赛任务的多所高校需新建全运会比赛场馆。结合高校全运会场馆具有全运会比赛用场馆和高校体育场馆的双重身份的特点,就如何实现"赛时好用,赛后用好"的目标,对第12届全运会高校比赛场馆的设计建设及赛后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校田径运动会管理系统网络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来明 《山东体育科技》2003,25(2):27-29,26
根据普通高校学生和教工田径运动会的特点,用Visual Basic和SOL Sever设计高校田径运动会网络管理系统。依据高校田径运动会管理的一般原则和程序,采用灵活的界面设计,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强易于理解掌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呈下降趋势,大学生不注重体育锻炼,终身体育意识越来越淡薄。民族传统体育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为基础,注重人身、心两个方面,从整体上维护人体健康,其独特的健康思想理念对大学生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身心健康问题有独到而又有效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对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研一线教学体育教师、专家,并通过进行的2年对照试验得知:目前中国高校体育课程评价频度主要是学期评价,通过教学实验分析,学年选课频度和学年考核频度更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掌握和提高,终身锻炼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校大学生校园体育生活现状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剖析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校园体育生活现状,从大学生参加体育与健康课以及参与健身、群体竞赛活动三个角度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校大学生对目前开设的《体育与健康》课基本认可,态度是积极的,但是有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不理想;学生缺乏健身锻炼的习惯,终身体育意识较差,学校健身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参加群体竞赛活动的机会较少,群体活动的组织等存在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校园体育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