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初到德国时,看到不管是伊萨河边,还是阿尔卑斯山脚下的湖里,很多人休闲玩耍,但是无人垂钓。因为家里的亲戚颇有几人热爱钓鱼,于是问朋友在德国是否也有人爱垂钓。我朋友问:"垂钓?你考到钓鱼证了吗?"什么?钓鱼证?我真以为我听错了。没想到朋友不是开玩笑,细细询问,才发现在德国垂钓,真的首先要买一个钓鱼证!要想买钓鱼证(可以买1年、5年或10年有效期的),你需要先通过一个资格考试。要想参加  相似文献   

2.
唐诗《小儿垂钓》是一首富有儿童生活情趣的佳作。吟诵全诗,一个天真烂熳,专心垂钓的小孩跃然眼前。这首古诗,在结构和用词上都与现代口语有较大差异,致使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一、借助插图感知诗意1.破题。①图上画了几个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②小孩在做什么?(钓鱼)③教师讲解:“小孩”也称“小儿”,“钓鱼”也可说成“垂钓”。这首诗是写一个小孩钓鱼的事。板书课题:小儿垂钓。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说一说这首诗讲些什么事,你最想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3.
金钩桂饵     
鲁国有个人很喜欢钓鱼,而且他的嗜好和其他人很不一样。别人钓鱼是享受等待的过程、鱼儿咬钩的瞬间和收获的喜悦,他觉得单单是靠这些不能显示自己对钓鱼的喜爱之强烈。于是他挖空心思,处处要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想了很长时间,他才找到了一个好办法,决定要在垂钓的器具和方式上做足文章。  相似文献   

4.
希望的水色     
当语文教师很忙,但我忙里偷闲,爱上了钓鱼。说来有趣,我对教材教法的摸索,竟然获益于垂钓的联想。尤其是那适宜钓鱼的水色,很能触发情思,给人启迪。  相似文献   

5.
上个礼拜天,我准备好鱼饵、鱼竿,兴致勃勃地前往离家不远的水库钓鱼。说到钓鱼,我就想起了大作家余秋雨先生的《垂钓》。他在文中把垂钓说成是同大海谈判,真有意思。  相似文献   

6.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人会钓鱼,不稀奇,鱼会钓鱼,真新奇!而且,会“垂钓”的鱼儿还不少,最响当当的就数[鱼安][鱼康]鱼了。  相似文献   

7.
垂钓人生     
垂钓,也许是人生中含义最深的动作。垂钓,是人和鱼的对峙,是耐心和智慧的较量。钓鱼之乐,在满怀期望的等待,也在不可预知的悬念。大多数持竿静候者,向往的是鱼儿上钩,但也有一些垂钓者,钓翁之意不在鱼,而在其他。西周时候的姜太公,八十高龄,垂钓渭水,银须鹤发,引人注目。更可奇怪的是,他用的是直钩,没有鱼饵,且悬离水面三尺,如此钓鱼,看来只有“愿者上钩”了!小时候听姜太公钓鱼的故事,觉得匪夷所思。长大后,懂得了一些历史,才知道姜太公钓鱼用意所在,他通过这种奇怪的钓鱼方式,表明心迹,向朝廷暗示自己的政治抱负,钓鱼之举其实是一种作秀式…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儿垂钓》一诗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所作,本诗叙写初学垂钓的稚童天真可爱,勾勒了一幅生动、有趣的小儿垂钓图,尤其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小孩钓鱼时的专注,一副干正事的派头,一副行家的模样。  相似文献   

9.
垂钓趣联     
钓鱼,雅称垂钓,是一项高雅的活动,自古便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不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垂钓诗,而且还有不少雅趣无穷的垂钓联。  相似文献   

10.
金钩桂饵     
鲁国有个人很喜欢钓鱼,而且他的嗜好和其他人很不一样。别人钓鱼是享受等待的过程、鱼儿咬钩的瞬间和收获的喜悦,他觉得单单是靠这些不能显示自己对钓鱼的喜爱之强烈。于是他挖空心思,处处要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想了很长时间,他才找到了一个好办法,决定要在垂钓的器具和方式上做足文章。主意一定,他就忙着往鱼竿店和奢侈品店跑,  相似文献   

11.
脱身妙招     
<正>布森是个钓鱼迷,只要一有空闲,他便会约上好朋友洛克去钓鱼。这天天气晴朗,两人又带着渔具出发了。一个小时后,他们来到了当地最有名的钓鱼圣地——圣日那湖。布森边把鱼线甩进湖里,边说道:"老伙计,这里的鱼真多!要不是这里必须凭那扫兴的‘钓鱼许可证’才能垂钓,可真是个天堂呢!"洛克连声附和。果然不到半个小时,两人便钓到了好几条大鱼。就在两人兴奋之时,湖边的矮树丛中突然传来了  相似文献   

12.
《小读者》2008,(12)
想象是理性的先躯。看看下面这些发明吧,它们都得益于疯狂的想象!钓鱼——"冷冻法"巴察很喜欢钓鱼,经常去纽芬兰海岸边垂钓。他在冰封的海面上凿洞钓鱼,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儿垂钓>一诗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所作,本诗叙写初学垂钓的稚童天真可爱,勾勒了一幅生动、有趣的"小儿垂钓图",尤其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小孩钓鱼日寸的专注,一副干正事的派头,一副行家的模样.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儿垂钓》一诗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所作,本诗叙写初学垂钓的稚童天真可爱,勾勒了一幅生动、有趣的“小儿垂钓图”,尤其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小孩钓鱼时的专注,一副干正事的派头,一副行家的模样。  相似文献   

15.
鱼儿没记性     
爷爷拎着渔竿去垂钓,我也跟过去了。爷爷是个垂钓高手,他最喜欢研究鱼儿,为了研究钓鱼的饵料,他像一个厨师般,调出各种各样香喷喷的"点心"。  相似文献   

16.
古代诗词中的垂钓世界史伟泽垂钓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渔猎时代,陕西仰韶文化遗址和黑龙江宁安遗址都发现了带有倒刺的骨制鱼钩,说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制钩垂钓了。殷商时代便见诸于文学记载了,甲骨文中就有钓鱼的象形字。垂钓活动在历史上从帝王将相,文人名...  相似文献   

17.
星期天,吃过早饭,爸爸带我去沂河边钓鱼。到了河边,已有很多人在那里垂钓。我和爸爸找了个地方坐下来,爸爸拴鱼钩,我拌鱼饵。不一会儿,准备工作做好了,我们开始钓鱼。过了很久,鱼饵废了不少,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就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爸爸喊我:“快来呀,一条大  相似文献   

18.
垂钓蝴蝶     
有个七岁的小女孩,总不肯跟父母去郊外钓鱼,她说,一看到淌血的鱼就心疼,所以,宁愿一个人在家,也不跟父母去钓鱼。又是一个周末,邻居听见小女孩的哭声,原来她还是不愿一同去钓鱼,被父亲打屁股了。当邻居午睡后下楼活动时,看见小女孩在她家三楼的阳台上,挥动着一根美丽的鱼竿垂钓。邻居很好奇地走过去,仰头问她在干什么。小女孩高兴地告诉邻居:她钓了一只蝴蝶,而钓饵是一朵美丽的玫瑰花。其实,她也喜欢垂钓,但不忍心看到尖锐的鱼钩刺破鱼儿的嘴,所以才选择一朵花做钓饵。当然,这只能吸引些蝴蝶或小蜜蜂,但这已令她十分满足。邻居为小女孩的一…  相似文献   

19.
钓鱼湾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请你读读在绿树成阴的小水湾钓鱼,暮(mu)春时节,杏花纷纷飘落。潭水清澈(che)见底,让人觉得水浅无鱼,  相似文献   

20.
<正>巴察是美国一名经营皮革的生意人。他非常喜欢垂钓,经常来到纽芬兰海岸钓鱼。上世纪2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巴察又来到这里钓鱼。冬季的纽芬兰异常寒冷,海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