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教育创新     
本文根据当代国际经济、政治、科技和人才竞争的新特点,认为国家和民族竞争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主要依靠教育创新。因此,教育创新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国教育正经历一场深刻而全面的创新,只有提高自觉的创新意识,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王丽 《天津教育》2013,(17):49-50
一、“开放”教育的内涵开放式教育是以全方位开放式教育理念为办学基本指导思想,结合外国语学校自身优势,走国际化办学道路,通过一系列开放式管理手段。将学生培养成为兼具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综合型预备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国际化人才需求的特色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3.
杨长春 《考试周刊》2010,(38):161-162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5月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中指出,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突出表现为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  相似文献   

4.
科技国际竞争力实质上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科技竞争力的差距,是知识占有的差距,是教育背景上的实力比较。因此,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和在科技国际竞争力的排列位次,我们要改善教育环境,把教育看成是增加社会“智力资本”的产业,强化提高人才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STEM人才正在成为影响国家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五国在STEM国际教育政策与实践方面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高度重视STEM教育和国际人才竞争,从国家战略层面制定STEM国际教育政策和措施;政校企合力构建STEM人才培养支持体系;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STEM人才培养路径;针对生源国实施差异化的STEM国际学生流动政策。在全球人才竞争的背景下,五国的做法可为我国STEM人才培养与引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突出强调要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O后,高等教育一方面要为科技、经济培养了解国际经济、了解国际社会,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要适应教育市场国际化的形势。要树立国际化的教育观念,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师构成和学生来源等方面实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战略。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特别是留学工作如何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李东翔在就这一问题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一口气用了好几个“新”字——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新思路、新发展、新贡献……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 审视新形势,李东翔站在教育、科技发展的角度和人才培养、争夺的高度说,我们面临的国际新形势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的全球化将带动人才的全球大流动;二是科技的迅猛发展将促进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将越来越反映在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国民教育素质的竞争,争夺国际…  相似文献   

9.
2010年11月15日,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公布了2010年国际教育年度报告——《门户开放2010》(Open Doors 2010).此前,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CGS)也公布了2010年度《国际研究生录取调查报告》。根据这两份报告及美国大学理事会、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等有关机构公布的数据,2009—2010年度美国高校留学生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学阶段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时期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2010年7月1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创新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百名教育专家、大中学校校长共同分享了国内外先进的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深入探讨了国外创新人才培养先进经验。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培养创新人才既需要大学,也需要中学乃至小学共同参与,大中小学有机协调,在不同年龄层次发挥特有的作用,才能形成有机而完整的“培养链”。  相似文献   

11.
论教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当代国际经济、政治、科技和人才竞争的新特点,认为国家和民族竞争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主要依靠教育创新.因此,教育创新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国教育正经历一场深刻而全面的创新,只有提高自觉的创新意识,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创新人才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在全球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国际科技激烈竞争的背景下,由于我国创新人才的匮乏,科技原创能力不强,在许多科技的关键领域尚不能自力更生。这对于曾经有过辉煌科技创新历史的中华民族来说确实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当前,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起了党和国家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不少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应该尽快建立健全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培养机制。审视我国的传统教育体制,由于过分强调教育管理的统一性,教育内容的划一性和评价方式的单一性,严重制约了教师创新精神的发挥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我们培养的学生在总体上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增强培养创新人才的责任感,在学生接受国民教育体系的整个过程中,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坚持创新教育,为培养创新人才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钱学森之问令所有中国人痛心疾首。在国际人才竞争日益白热化、中国政府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与提升教育质量的大背景下,如何认识与定位英才教育?如何为英才成长创造适宜的环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继发布,为英才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有利契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邓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质上就是要求教育要培养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何冰 《广东教育》2014,(2):71-7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6.
《神州学人》2023,(5):F0002-F0002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安排部署。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论述,反映教育对外开放领域的新观点、新思考和新做法。“一带一路”十年之路。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在教育对外开放领域取得的成果。教育数字化战略下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政策为出发点,探讨国际合作如何为教育数字化的发展开拓新渠道、创造新成就。国别和区域研究。聚焦各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及成果,探寻各国在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及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处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年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实质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许多国家都把发展科技和教育做为重大国策。我国已把“科教兴国”定为基本国策之一,并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再次确定为国家的  相似文献   

18.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时代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在教育体制改革总体部署中,第一次提出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任务。这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教育应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经历深刻变化所面临的战略性课题。如果说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和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而人才和教育的国际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2010年高等工程教育高层论坛暨第一届工程师培养模式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12月1...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的重要环节。2022年以来,随着持续深化同世界各国的教育合作与交流,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把中国作为留学目的地国家。在国际学生中开展中国国情教育,主动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各校以多种形式对国际学生开展中国国情教育,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以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高素质留学生,让他们成为中国故事的重要传播者,成为中国和国际学生生源国之间友谊和文化的桥梁,同时通过中国国情教育实现国际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