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副词+的+X"结构是副词的一种超常用法,本文重点分析助词"的"在"副词+的+X"结构中的句法语义功能。副词作定语必须是带有标记的,助词"的"必须出现。它在句法上通过后附,将副词修饰化为指称性"X"的修饰成分,作定语。在语义功能上可以明确副词与"X"之间的语义关系。"的"对"副词+的+X"结构有促成作用,甚至影响成句。  相似文献   

2.
从语序来看,绝大部分副词不能放在名词性主语前,只有一小部分副词既能放在名词性主语前,又能放在名词性主语后。尽管这一小部分副词都处在名词性主语之前,但由于它们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上功能存在着差异,导致句子呈现出不同的句法意义、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同时名词性主语前的副词也体现出多功能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王昊 《现代语文》2006,(9):36-38
○.引言 与语义歧义相关的因素,主要是语义关系和语义指向.语义关系指的是语法成分之间在语义平面上存在着的某种联系,例如:动词和名词之间的动作与施事者、受事者的关系,修饰语与名词性中心语之间的性质与领属的关系等等.语义指向指的是一个结构成分在语义上与哪个成分密切相关,如汉语中一些副词做状语的修饰范围,以及否定词的否定范围等等.因此,我们认为语义歧义根据其成因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一、语义关系引起的歧义;二、语义指向引起的歧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时间副词"从来"来源于古代汉语中的跨层结构"从来"."从来"由于受到指称化标记词"所"的修饰限制发生转指,结构上由一个谓词性成分转化为一个体词性成分,语义上由空间范畴跨越到时间范畴.在结构紧密和语义凝练的前提下,"从来"发展成为一个时间副词,其词汇化的演变机制为转指和隐喻.  相似文献   

5.
敬谦语素是一种语法现象,修饰或限定表示动作、行为的语言成分的敬谦语素是副词性敬谦语素。副词性敬谦语素也是语义布控下的类聚现象,根据语用类聚的情形,对明清时期的副词性敬谦语素进行归纳,可以得出九类,它们构成了近代汉语中副词性敬谦语素的主要语用语义类别。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的"不光"有两种词性:一为副词,表示超出某个数量或范围;一为连词,表明两个句法成分是递进关系。此二种词性的出现是历时发展的结果:限定范围义副词"光"先与否定副词"不"结合,发生词汇化,形成副词"不光",表示超出范围义。副词"不光"再语法化为连词,表示递进义。在语义上二者有联系。从共时来看,"不光"的副词和连词两个词性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在非范畴化的作用下此消彼长,语境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语义指向、对共现成分的选择限制和语义凸显这三个方面来考察协同副词的内部差异,可将协同副词分为“同时性”、“同时同地性”、“加合性”、“整体性”四小类。协同副词是从“同时性”到“整体性”过渡的一个连续统。  相似文献   

8.
全州方言中的"好生生"是个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性成分前保留形容词的基本特征,出现在动词性成分前充当状语,具有副词的功能。文章首先考察"好生生"在不同句法位置的入句语义,进而从表达和搭配两方面比较"好生生"与"好好生生"的差异,最后分析"好生生"构式的由来。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句法、语义以及语用三个角度对副词"光"进行研究。在句法层面上,主要考察副词"光"与其他成分的搭配特征,包括与之共现的4种词性和3种句式;在语义层面上,首先分析副词"光"的基本义项,然后运用语义指向理论对其语义指向进行分析;在语用层面上,从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副词"光"的用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5):117-122
古汉语因果复句中单音节表因标记的词性认定历来存在分歧。有些学者处理为连词,另有学者认为是副词,至今学界对这些表因标记的身份没有形成一致意见。要确定它们的词性,必须分析它们各自语法化过程及其所需的句法语义条件,同时还须得到"平行虚化"的佐证。研究表明:因果复句的单音节表因标记在具备虚化为连词的句法语义条件,并得到"平行虚化"佐证的前提下,承认它们连词属性的做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春秋经传集解》限定范围副词主要有"唯"、"但"等八个,常用于谓语前,修饰充当谓语的动词或形容词,也可以用于主语前。其语义指向以后指为主,具体所指不一;部分限定范围副词语义还可以前指。《集解》限定范围副词没有超出先秦所使用的范围,中古新的限定范围副词系统在《集解》时代尚未成熟。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协同副词是副词中的一个次类,对此类词语的确定在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就它的语义特征与语义网络的分析却较少开展。通过对协同副词的语义内涵分析与典型范围副词"都"的比较、以及对协同副词的高层次语义与低层次语义的分析得出协同副词的语义特征与语义网络,以期廓清协同副词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关于范围副词,学术界有不同看法。虽然有人认出为应取消范围副词,但更多的人从范围副词的定义、类型、语义指向及语义制约、范围副词修饰名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范围副词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有了很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14.
方式副词是副词家族中举足轻重的一个次类。它与其他副词相比,具有粘着性强,定位性强的特点。根据其句法语义功能,文章框定了方式副词的范围,鉴定出了45个常用的方式副词,并对其做了较为细致的分类。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语义指向分析和平行变换验察发现,名量词同它所修饰的名词密切关联,可指代该名词,作为动词的受事成分,是非典型的宾语,即准宾语。时量词和动量词与典型述补结构在语义和形式上有典型的一致关系,在表示数量实指意义时通常作补语,而“一量”与“否定语素”组成稳定的否定结构表遍指否定意义,在(“S)+一+动量/时量(名)+(语气副词)+否定语素......+(动词)”格式中,它们共同修饰动词,在该特定结构中作状语。  相似文献   

16.
语义指向分析理论可以对语法现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陈书》中的范围副词数量庞大,研究《陈书》的范围副词的语义指向,可以更好地了解副词在句中和谓语以外的其它语法成分之间存在的语义联系,探讨其中存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连连、连、连续、接连、一连”是重复类频率副词,它们在句法和语义特征方面基本上都以“连续”为中心,呈现一个连续统式的变化态势。在句法上,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句中是否加数量词以及所加数量词性质的渐变。在语义上,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重复义和持续义双重语义特征的渐变。另外,这几个副词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程度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8.
闽南话“死人”类程度副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度副词是汉语量性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闽南话里有一类特殊的程度副词,如"死人、夭寿、棺材"等,它们原本是一些非常粗鲁的贬义词,而且表示的都是最不吉利的意思,但在口语中演变成了程度副词,表示极端的状态、极高的量,而贬义的感情色彩反而有所削弱。运用现代汉语副词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闽南话"死人"类程度副词进行语义、句法、语用的整体性分析。首先分析这类程度副词的语义特征、语法功能和使用范围。第二,对比异同点,展开相近方言间的比较研究。最后对这类程度副词进行历时探讨,寻找其历史来源以及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净”、“尽”、“竟”是早期北京话中的三个范围副词,兼表限制和总括.三者的共存和通用有着语义上的理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者使用比例有所不同,由于受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制约,现代北京话口语中“净”成为最具优势的范围副词表达法.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使用含有绝对否定意义的否定形容词、否定代词、否定副词以及不定形容词、不定代词或不定副词强调否定语义的用法,对其句式结构、语义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对语言理论的研究及指导语言的掌握和运用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