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高一教材人教版p·33习题1.7第2题第2小题是这样的:"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写出这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在课堂上练习这道题时,对结论"一定是相似三角形"的否定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学生争得面红耳赤.笔者也看到许多资料上有类似的题目,一些教师和学生对"一定是"、"不一定是"和"一定不是"的否定方法也感到很迷惑.所以笔者就此从概率角度来分析一下它们的各自的否定形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在各地的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一些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简答题,而学生在解答描述时,常因不注意相似词语的区别而引起失分.本文对一些常见的易"混淆"和"选用"不当的词进行罗列辨析,以供参考,使学生在平常学习时注意区分、做练习时准确运用,避免在关键时刻失分.1."称"与"秤"  相似文献   

3.
正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笔者试以苏教版二下《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作为学习语文的范例,谈点认识和做法。一、教材是学习语言表达的"例子"1.教材是学生积累词语的例子。课文后面练习第3题中,出示了一些描写色彩的词语,教材这样安排,对于学生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提供了范例。我在引导学习"色彩斑斓"一词时,问学生:"课文中还有两个  相似文献   

4.
“否定”加工的心理语言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否定"是语言理解及表征研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研究主要从工作记忆方面考察否定对语言理解的影响.文章对否定研究领域几种研究者常用的研究范式、经典理论解释和否定旬加工的相关问题及其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5.
反思时下的词语教学,时常会发现一些机械处理、简单安排词语教学环节的现象,几近雷同的教学环节忽视了不同年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体需求,丢失了语文教学的"本",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束之高阁。词语教学该如何把握,笔者认为从追本溯源,寻找词语教学的"起始点";授予方法,放大词语教学的"联系点";随文而教,拓展词语教学的"生长点";文化浸润,欣赏词语教学的"发散点"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汉语真奇妙,它能把两个看似自相矛盾的词语放在一起,却毫无违和感。比如《三国演义》四十九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日,在名著阅读课上,一学生问:老师,既然连最重要的东风都没有,怎么能说是万事俱备了呢?或者说既然万事俱备了,为何还欠个东风呢?猝不及防之下,只好一时语塞。经查阅相关资料,找到答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其实是一种比较冷僻的修辞格--"舛互"。即"对某一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者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肯定,是为了衬托、强调否定部分;否定,是为了衬托、强调肯定部分"。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词语中.有一类词语可以表示否定.一般可称为“否定词”。比如,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的“不”.对具有或存在的事物表示否定的“没有”,与“有”相对的“无”。这些否定词如果用在谓语前对谓语加以否定,句子就成了否定句。  相似文献   

8.
课标明确提出字词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正确地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逐步积累一些词语并能正确运用于各类句式,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语,学生在以后阅读学习时才能读得顺利,在作文时才能对词汇运用自如。可见,在低年级重视词汇教学,完成理解字词句、积累词语并能正确运用的任务,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否定副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因为外国学生使用这些否定副词出错的例子有很多。本文对比分析否定副词"不"与"没(有)"的语义表达功能,比较"不"和"没"在用法上的区别,研究外国学生言语中常见否定副词应用问题,解析这两个否定副词的否定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现在一些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却存在“就词解词”的现象,课堂上先让学生读一读、再写一写、最后说一说,这样就算完成词语教学的任务了.其实,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受到的词语是枯燥的,是无味的.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运用多种方法,拓展词语教学的“三度空间”.  相似文献   

11.
冯浩 《现代语文》2014,(3):106-108
从对外汉语教学以及语义的角度,对英语中含"not"和汉语中含"不"的否定句的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进行考查,找出其同异之处,以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更加细致地掌握"不"的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  相似文献   

12.
<正>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石。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词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然而,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还有存在"对词讲词"的教学情况,抽象地讲解,让学生听得迷糊,学得辛苦,教学效率低下。词语是有生命力的。只有在丰富的语境中,才能了解其意义,并获得深刻的记忆。因此,在词语教学中,要为孩子们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通过学生的对话来丰富对词语的感悟,实现词语的"增值"。  相似文献   

13.
最近,笔者一位同事执教《秋游》(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这一课时,因为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而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语文课如何才能保持"语文味"呢?我想这节课能给我们一些启发。1.认读词语是基础新课伊始,这位教师就出示了《秋游》这篇课文中的"绵羊、稻子、高粱、棉花、打滚、嗓子、凉了、郊外、白兔、追逐"等词语来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这样的词语检查在小学语文课中十分常见,但是该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把这些词语读准,还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在读"绵羊、稻子、高粱、棉花"时,她让学生想象有关动植物的样子;在读"打滚、追逐"  相似文献   

14.
学生一些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适时地对学生在探索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帮助其重拾自信,让解题中的错误发挥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词语理解是一年级学生阅读中的难点。他们没有足够的词汇和经验来解释词语,对词语的理解,经常会"得其意而不能尽其言"。一年级语文课堂的词语理解,应抛弃教师洋洋洒洒的解说,让学生这一含苞待放的"嫩蕊"在发现、感受、品悟中细心"商量",促进他们的语言、情思在课堂中得到春风化雨般的成长!正如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  相似文献   

16.
韦极森 《教育艺术》2009,(9):45-45,36
"互动"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作用和关系.该词语目前成为媒体上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语."师生互动"是教学实践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在教师启发下引导学生发现、探讨问题,师生紧密配合,在融洽环境中既促进师生的交流,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素质,使其能力不断发展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7.
王子欣 《语文知识》2000,(12):28-29
“非”在自然语言中的逻辑意义是复杂多样的。一、“非”表示否定意义1.有“非”的词语表达否定概念  相似文献   

18.
桑美华 《广西教育》2013,(21):75-75,9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词语教学丰富学生的词汇,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语文教师都认为教材中词语量太少,想系统教学也翻不出什么新花样,往往都是一带而过,学生对词汇的掌握也仅停留在"音、形、义"表面,很难应用于实际。因此,词语教学必须回归"本真"。一、分析形声,追溯词语本义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古人借助"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的造字方  相似文献   

19.
词语是文章的血肉,揣摩词语就是步入了文本殿堂的门厅.进入中高年级,词语教学虽然不再是重点,但是品词析句依然是阅读教学的关键."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是叶圣陶老先生对词语教学的一个精辟论述.但在大部分课堂上,词语教学并未能够"语语悟其神"."一字未宜忽"并不是要逐词逐句地繁琐分析,而是要善于抓住关键性的"一字".这个"一字"应该是对学生读懂课文、领悟真义至关重要的词语.这样的词语,在教学中教师切不可浮光掠影,一定要摈弃向来的"浅薄",力使其"厚实".那么,如何有效引领,让词语教学"厚实"起来呢?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遇到学生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错误"。此时教师千万不能一概否定,这样有些时候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善于从诸多的"错误"中去发现,将一些有用的错误作为知识的生长点,加以合理的利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解题能力乃至学习兴趣都有较大的帮助,对教学也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