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语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习的成效,不仅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积极地参与活动,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2.
学习品质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情绪等,它属于非智力因素。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品质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3.
自信心、动机、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活动有直接联系,对学习的作用十分明显。语文的教学过程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要把自信心、动机、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渐认识到这些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本文促进研究者和广大教师对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先要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为主,通过学生自己的朗读来反复体会并感知语言文字,继而提高自己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了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外,还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先要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为主,通过学生自己的朗读来反复体会并感知语言文字,继而提高自己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了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外,还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  相似文献   

6.
现代课堂教学既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更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智力发展除本人的素质以外,道德感情、兴趣、意志这些非智力因素,起了推动、维持、调节的作用,非智力因素也是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因此,语文教学在重视智力培养的同时,也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崇高的理想和抱负是学习的动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在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8.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于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并将其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本文主要分析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为非智力因素常表现为内驱力量作用于智力因素,对学生的认识过程起着调节作用,决定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水平。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中的兴趣、情感、意志等直接影响智力活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坚持性,有利于智力因素的发展。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只有当教师的课引起学生的兴趣,才会使他们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从而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笔者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现将激趣方法总结如下,希望对各位同仁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高盛军 《考试周刊》2013,(76):44-44
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要素组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学习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而我们很大一部分教学工作者往往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殊不知,非智力因素可化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就能学得主动、轻松,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我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 ,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把小学语文教学同提高学生的素质结合起来 ,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 ,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关心、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就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是低年级语文素质教育的前提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包含很多非智力因素 ,他们的学习直接与他们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相联系。有些学生学习差 ,不是智力低下 ,而是非智力因素的…  相似文献   

14.
学生学习的成功,取决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非智力因素指学生的学习情感、意志、兴趣、习惯等,它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事实和实践所证明。新世纪的教育,应把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和谐协调发展的道路。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对培养良好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发展呢?一、培养情感,明确学习目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人的情感是一切活动的萌发力和驱…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必须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本文主要对非智力因素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找到了一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6.
孙鸣燕 《考试周刊》2013,(13):40-40
非智力因素是指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等,对认识过程起制约或调节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更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动机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必须想办法以教材为载体,激发学生热情。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动机。  相似文献   

17.
非智力因素是促使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它对学生智能发展和素质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会影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学习方法的引导,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造戍语文教学内容的偏颇,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现代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语丈教学只有彻底改变只重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学习方法的引导而忽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即围绕非智力因素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几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和培养是素质教育中一项重要内容,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有重要的意义。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必须重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活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  相似文献   

19.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它与智力因素一起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职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有些教师就认为他们智力低,对提高教学质量丧失信心。人的成才和学习,既离不开智力因素,又离不开非智力因素(指学习动机、兴趣、热情、意志、个性等)、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针对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职校教师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进行写作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有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