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与技术教育(简称"劳技",以下同)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这相对于传统学科,对师资、教材、场所及设施与设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尤其是对于那些传统的学科知识型教师,适应劳技教学工作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2.
劳技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是在我国近代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而且至今仍然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加以探讨和解决。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应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针对以往劳技教育教学的弊端进行深化改革;引导学生从“动手做”到“动脑做”,将劳技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劳技教育在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性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方面的重要功能与作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相似文献   

3.
劳技学科作为一门新生学科,在实施校本教研的过程中面临诸多的现实困难.以南翔劳技中心周边的几所中学为例,由于这些学校部分年级的劳技课是由我们劳技中心承担的,各校只剩下一、两个年级的劳技教育课,任课教师也仅有一至两名.  相似文献   

4.
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中的劳技教育,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还及时调整劳技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目的是使其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经济与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及时做出变化。国际上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发展的总趋势是:课程目标向以基本技术教育为主线转移,课程内容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含量,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在全国各地掀起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学校先后自编了6册劳技教育校本教材,更新了6个劳技专用教室的设备,建立了三个校外实践基地。同时,努力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和学校课程资源,以融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手段,"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作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具体实践空间,从而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有效地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的"整合--联动"。形成了具有学校特点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途径,初步生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的自主…  相似文献   

6.
《二十一世纪劳技教育行动纲领》中强调:要激发学生的技术创新欲望,开发学生的手和脑的潜能,加强对学生科学与技术的意识、质量与效益的意识、合作与竞争的意识和环境保护与安全的意识等现代劳动技术观念的培养。从劳技教育的这一目标要求出发,近年来,笔者在劳技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一种民主的、开放的、适应学生发展的人文教学氛围,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此实践作进一步的探讨。一、劳技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1.有利于劳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推进。近年来,在劳动技术学科总目标的指导下,建立起了着眼于基础性功…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伊始,我校在原有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借助德国劳技项目指导中心的经验,抓住新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机遇,开发校本化的"项目学习"课程,并且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尝试、实验.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小学"技术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基础教育中开展"技术教育"由来已久,在建国之初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就广泛开展了"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在十年"文革"中,它基本上变成了带有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色彩的、简单机械的"劳动教育"。至80年代,经拨乱反正,"技术教育"与整个教育事业一道,渐入正规,教育部于1982年12月发布的《关于在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标志劳动技术教育开始步入真正的规范化旅程,并日益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通常所讲的劳技教育实际上就是指1983年以来的以"劳动技术课"为标志的劳动技术教育。我国中学"技术教育"研究,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47):13-14
当前新课程教育体制改革之下,劳动技术教育成为基础学科中的重要课程。农村初中劳技教育将以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方法为中学生的学习带来诸多改变。初中劳技教育作为当代素质教育的优秀产物之一,不仅培养了当代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提高了中学生的技术素养。文章将以农村初中劳动技术教育为背景,围绕在教育途径中的创新和实践加以展开,期望文章的相关研究内容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关理论性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最近,笔者有幸应邀观摩了几堂中小学劳技课,感触良多. 感触之一是深感欣慰,现在中小学劳技课在各地各校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加强.劳技教育不仅课时基本得到保证,而且内容也得到极大丰富和拓展:一些富有时代特点、科技特色的教学内容和劳技项目陆续被引进了教材和课堂中,既有质量、环保方面的,也有勤俭节约、市场经济方面的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广大教师对技术、劳动教育的认识更趋社会化、市场化,与数年前比无疑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当前,加强和改进劳技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很多,其中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劳技教师"和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劳技基地"是迫在眉睫首先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如何造就高素质的劳技教师呢  相似文献   

12.
五、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劳技教育的内容是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具体教学内容《教材》。目前,我国没有全国统一的劳技教育计划、大纲和教科书。大纲和教材是各地根据自己的条件研究的。一般说,劳技教学计划应有“劳技教育的目的、任务”,“劳技教学的依据和原则”,“劳技教学的顺序”,“劳技教学的课时安排和各种类型课的比例”,“实施时的注意点”等内容。关于前二点,上文已阐述,关于后二点,目前一般人有如下看法。初一注意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养成自己事自己做的习惯,并初步接触一点最常见的工具和基础通用技能。初二可以多增加思维、创造力和  相似文献   

13.
<正>评价是促进教学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时往往"所评即所得"。劳动与技术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技术素养、动手操作为主的技能学科,《国家课程实施指南》指出:"劳技学科教育应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关注学生技术素养与设计能力的培养是小学劳技教学评价的应然旨归和必然追求。然而笔者发现当前劳技课堂教学评价指向盲目、狭隘,教师落后的评价技术制约着劳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阻碍着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我们不难发现,当下的小学劳技教学存在如下问题:一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内容融合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为教学构建了一个多媒体、网络和智能有机结合的交互式、开放式的动态教学环境.劳技课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课程,也必须要得到信息技术的支持.但从目前劳技教学的现状来看,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用不用的问题,而是如何用,怎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的问题.所以,对劳技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行再探讨,并把其和最佳教学效果的取得结合起来研究,对于进一步提高劳技课堂教学效果,使劳技教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劳技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劳技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生活情趣融入劳技课堂,让劳技教学在家庭生活中延伸.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6.
技术教育内涵比较1.我国强调劳动技术教育中"劳技"的意义我国对于技术教育内涵的理解经历了比较复杂的阶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学者们翻译和发表了很多关于在普通中小学  相似文献   

17.
技术教育内涵比较 1.我国强调劳动技术教育中"劳技"的意义 我国对于技术教育内涵的理解经历了比较复杂的阶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学者们翻译和发表了很多关于在普通中小学开展"综合技术教育"的文章,并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了"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8.
劳技教育作为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德智体美四育相并列.然劳技教育有基独特的使命.是其余四育所不能兼承和代替的.它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劳技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二者相辅相存.劳技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显性”和“隐性”功能与价值.对推动教改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学生“升  相似文献   

19.
一、认准方向,克服“四怕”,坚定加强劳技教育的信心。在一向以升学教育为目标和质量评估标准的普通中学加强劳技教育,势必会带来种种社会舆论和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在我校劳技教育改革起步之初,我们的思想上也有过顾虑,归纳起来主要是“四怕”:一怕加强劳技教育后会冲击主课,升学考试过不了分数质量“关”,对上、对家长都不好交代。二怕家长会有意见。现在学生中“独苗”比例增大,有些家长连  相似文献   

20.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简称劳技教育,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主要渠道,实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根本途径,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重要内容,必须把劳技教育的管理摆在学校工作的应有位置上,以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努力开创劳技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