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适是中国新诗的创始人。胡适在尝试“白话诗”创作的动机,是为了证明“白话语词”也可以入诗。不过,后来胡适所提出“诗体大解放”的理论实质,却是“打破中国传统诗歌形式”。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之中所列举的众多传统白话诗人的诗歌作品,证明了白话语词可以入诗的观点,同时证伪(而不是证明了)他的“诗体大解放”的诗学主张。胡适不能区别“白话语词入诗”和“诗体大解放”的两种诗学主张的不同学理,源于胡适对于白话概念的模糊认识、以及他对于白话诗概念的两次不同定义。  相似文献   

2.
一般说来,白话文写得好一些的人,他对各种流派的白话文,也就能理解得多一些;白话诗写得好一些的人,他对各种流派的白话诗也就理解得好一些。不可能设想:一个白话文和白话诗也写不通的人,而可以要求他对白话诗、文的范文分析得头头是道。以此类推,要学习旧体诗词,也就必须写会旧体诗词,而且还必须写得比较好。只有这样,自己对创作的甘苦有了一些体会,才能对古人的杰作体会得更深刻一些。  相似文献   

3.
本从“我为什么要用白话来做诗”、“在白话诗的试验室里”、“眼力最高心最细,如今何处有斯人”三个方面来重新阐明胡适对创制中国新诗的第一意义;从泛化视角回到学本体视角来“向下看”胡适的白话新诗,试图纠正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胡适白话诗论和《尝试集》所作出的诗歌外在姿态和诗歌本位意义不对称的误解;从而恢复、重现胡适白话新诗的本相。  相似文献   

4.
胡适作为最早作白话新诗的诗人而在五四时期风云一时,他的新诗主张和见解,也“大体上似乎为《新青年》诗人所共信”,他的著名的《谈新诗》一文,则“差不多成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一时间,提倡白话诗,试作白话诗成为一股不小的浪潮。以胡适为代表的一代创建新诗的先驱者对旧诗发起了毁灭性的攻势。几年功夫(从《新青年》1917年2月发表白话诗到1921年左右),白话诗取代了旧诗在中国诗坛上的  相似文献   

5.
古人早有白话诗,唐宋词及元曲已不乏白话诗,明清歌谣已多白话诗、自由诗,学堂乐歌的歌词有的已是新诗,19世纪下半叶以来译诗已有白话诗,南社诗人已有白话诗、自由诗。胡适的历史功绩仅仅在于打出了“白话诗”的旗帜,他拿不出白话诗的典范之作。五四时期如果不是由胡适来作“鞋样上总还是带着缠脚时代的血腥气”的《尝试集》,而是直接从中国历代白话诗歌的创作及翻译中,精选一部《中国白话诗集》,集中展示一批成熟的、不乏经典意味的白话诗佳作,那对于现代新诗的启迪和示范作用一定会好得多,对于迅速奠定新诗的地位,昭示新诗的方向,一定会有效得多,中国新诗也会因此少走许多弯路。  相似文献   

6.
刘半农是我国新诗发展期的功臣。他一手抓创作,一手抓理论。新诗从一九一七年一月至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夕,一般称为白话诗。刘半农是最早整理白话诗的人,他选的《初期白话诗稿》,宣布了中国新诗史上第一个流派的出现。当兹半农先生一百周年诞辰之际,特发表大陆和台湾几位著名学者诗人们的纪念文字,以示对先驱者的缅怀。  相似文献   

7.
参照胡适日后公开的留学日记、私人书信等材料,是重新回溯到新诗的发生这一历史现场的有效途径。胡适尝试白话诗的原始材料与他后来的文学史叙述这两者之间存在空隙与参差之处,置身其中不难发现从打油诗到白话诗这一命名转型的轨迹,白话新诗的发生与方言入诗的内在关联也由此得到呈现。  相似文献   

8.
在情感系统方面同初期的其他白话诗人相比,沈尹默的白话新诗,几乎都强烈地投射出了一种悲感色彩,而这种悲感色彩又总是通过不同情境中的具体的悲感意识透射出来的.本文试图对沈尹默白语新诗中的悲感意识作出分类解读.  相似文献   

9.
胡云翼认为女性词往往是“用白话来写温柔的女子的真性情”,其风格是婉约的,内容多是写闺情闺怨。他对女性词“温柔婉约”的风格阐释,对女性词固有提倡之功,却是片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五四”白话文运动的重镇人物胡适使白话诗取得了合法化的地位 ,并将白话文体发展到一个新的境地。在新诗理论建设的问题上 ,胡适以“白话”为核心来建构新诗理论 ,鲜明的诗体意识使得白话诗从古典诗中解放出来 ;另一方面 ,其白话诗论的负面因素给日后新诗的发展埋下了危机。本文将胡适的白话诗论放置于“五四”历史语境中进行历史的还原和分析 ,重新定位其诗论的意义及盲点。  相似文献   

11.
胡适的《尝试集》中有一些旧体诗或变体旧诗,从语言、体式和思想上看,它们有了变化和革新,应属于新学的白话诗。不同于新诗,它们是旧体或变体的格律诗。旧体或变体白话诗同新格律诗一起,构成白话格律诗的两个格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初期白话诗在语义层上接弃了古代诗词奉为圭皋的美学原则——贵族气的典雅,引朴实真纯的平民白话入诗。这不只是一次诗歌形式的变化.更是一次思想启蒙和一场意识形态的深刻革命。  相似文献   

13.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化转型期,胡适先生无疑是这场运动的举足轻重的人物,胡适先生积极提倡用白话文创作文学作品,成为中国用白话进行文学翻译和创造的第一人。本文将从胡适先生对中文古典诗歌的英文翻译,及胡适先生在美留学时的英文写作入手,深入探讨胡适先生的英文翻译及英文写作对其白话文语言观及白话诗学形成的影响,从而揭示深受中国古典诗学规范影响的胡适先生形成白话诗学规范的原因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初期白话诗在语义层上摈开了古代诗词奉为圭皋的美学原则--贵族气的典雅,引朴实真纯的平民白话入。这不只是一次诗歌形式的变化,更是一次思想启蒙和一场意识形态的深刻革命  相似文献   

15.
王梵志和寒山都是唐代著名的白话诗人代表,而且二人都是唐代著名诗僧。僧人大量地创作诗歌,这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僧人以特殊的身份、思维方式与文化背景使其诗歌创作呈现出独特的风貌。由隋入唐的诗僧王梵志开创了一条与文人诗歌风格截然不同的白话诗派。王梵志之后的寒山,继承了王梵志的诗歌特色,创作了大量诗作。寒山诗和王梵志诗无论是在内容还是风格上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同时,寒山诗对王梵志诗还有发展和超越的地方,使得寒山诗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推动了唐代白话诗歌的成熟。  相似文献   

16.
儿童幽默     
《家教指南》2008,(2):35-35
我姓什么胡小名指着一个大胡子叔叔问:"妈妈,你说他姓什么?"妈妈开玩笑说:"你看他满脸胡子,当然姓‘胡’了!"儿子不解地问:"那我现在该姓什么呢?我连一根胡子也没有啊!"  相似文献   

17.
白话诗的思考没有“五四”诗歌革命,就没有现代中国诗;而没有“破坏旧韵重造新韵”的白话自由诗的兴起,“五四”诗歌革命就是一个涵盖等于零的概念。现代诗歌史这样告诉我们。“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无蒂,突然发生的,总承受着先前的遗产”。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有意义的:在古体诗与白话自由诗之间,存在着何种样式的血  相似文献   

18.
<正>一写作任务阐释(一)文体解说新诗是中国近现代出现的,语言受五四运动“西学东渐”影响,区别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白话语体创作的形式自由、音韵不受格律限制的现代诗体。新诗又叫“现代诗”“自由诗”“白话诗”。  相似文献   

19.
偶然听到一年级的学生在背:“什么张?弓长张。什么章?立早章……”仔细一看,他们正在背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5中的“学用字词句”:别人问你姓什么。有时可以这样回答。该练习内容共有8句:什么张?弓长张。什么章?立早章。什么王?三横王。什么黄?草头黄。什么吴?口天吴。什么胡?古月胡。什么李?木子李。什么吕?双口吕。我顿时来了“钻牛角尖”的兴致。  相似文献   

20.
我的老师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换了一位女班主任,她中等身材,长相很美。新学期第一节课,她走上讲台,对我们说:“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教数学,我姓胡,叫胡宝琴……”然后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胡”字。写完,她笑了,笑得像一朵花,她微笑的表情异常生动。刹那问,她有意无意地征服了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