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主阵地是课堂。为了在生物教学中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重视以“教为指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现代教学观。一、“导”“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在教学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因此,教师如何“导”,关系到学生怎样“学”。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有意识暴露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形成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作为自然学科的生物学,其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2006年下半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浙江省各学校轰轰烈烈地展开。其目标非常明确: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众所周知,新课改将促进教学策略的重大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由传统的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曾经提出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就是确认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既然如此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学生能自觉地进行…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学的着力点不是教“书”(传授知识),而是教“学”(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使学生“不待教师讲而自能读书”.达到“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目的。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是教师要以学为主体组织教学进程,把学为主体作为施教的基本点,以“会学”为目标.抓好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学法指导的有机渗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学中心论是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何者为中心的理论。其发展轨迹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继而发展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与学伴随教学过程中的始终,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学是一个不可分离统一整合体,只有作为教的主体的教师和作为学的主体的学生时刻交互作用影响,才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形成班级学习共同体,提高课堂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双边活动,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在作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水平,就要把“教”和“学”两方面都重视起来,实现“教”和“学”的动态平衡。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建构主义理论及双主模式理论的指导下,我们以多媒体网络作为认知工具,通过“创境激趣——指导拟作——评议修改——总结升华”等几个环节来实现“双主体”作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主导作用”这一认识长期存在。事实上,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中同样都处于主体地位,只是其侧重面不同。“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属于“学”方面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师在教学中由主导地位逐渐转变为引导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语文作为我国教育的主要科目,其教学模式也在不断革新,目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选用“主题研学”的模式,希望可以帮助学生“从做中学”,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因为课程资源、保障机制欠缺等原因,初中语文的研学课程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所以,本文从初中语文开展“主题研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实践的重要意义出发,探讨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主题研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因此,教师不能只顾“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科知识,还应把“教学生学”作为己任,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掌握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9.
所渭“自学辅导教学”即在教师辅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启、读、练、知、结”作为五个教学环节的课堂模式.从而体现教与学的统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适应个别差异,实现真正意义的因材施教.使学生都得到发展,这一教法从传统的单纯灌输现成知识转向重视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上.这一教学形式使“学主教从”的思想得到贯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同时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一、师生互动的意义1.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和学的双向活动。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通过启发、引导、讲解、示范、督促、评价等手段,使学生知道“应该学”和“怎么学”,使学生从愿意学、喜欢学到离开了教师也能学。教师要因  相似文献   

11.
正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而教师将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进行有效的教学,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充分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一、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的重要性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不能急于求成,而忽略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应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放在首位,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  相似文献   

12.
“互动”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全面互动,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我们在运用“互动”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将教师的教融于学生的学之中,如何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的整合,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动的交响乐。在课堂教学中,怎样使“教”和“学”自然地科学地组合起来。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此,教师必须打破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去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热情鼓励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问,从不会提问到善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好“教法”环节的指导,把“如何教”转到“如何学”上,由“学”体现“教”变学生“学会”为“会学”。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虽然对于主体教学有多种探时,但现实中实施的教学仍多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表现在教学的内容、方法等一系列的教学过程,都是教为主的体现。对“学为主体”没有更深的研究。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研究主体,研究教法与学法结合,寓学法于教法之中。作为主导的教师要会教、会引导作为主体的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要使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潜力,和谐发展,就应当研究主体,辨析主体,使教育教学与社会发展和谐。这正是教与学的宗旨。  相似文献   

16.
张永杰 《新疆教育》2012,(14):163-163
叶圣陶先生讲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要在教学实践中解决好如何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教师怎样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使之乐学、爱学、会学,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广大教师要由“讲师”变成“导师”,使“课堂”变为“学堂”,是值得大家深入探讨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少教多学”,即为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具体地说,“少教”,即教师要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发展性地“教”;“多学”,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秉承“少教多学”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大提升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效益.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体现“少教多学”教学理念,创设优质课堂呢?  相似文献   

18.
唐振球 《湖南教育》2005,(20):21-22
中学数学新教材实施以来,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深深感到,如果教法依旧,课堂上只重视学生“学会”而忽略学生“会学”能力的培养是很难教好新教材的。要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把新理念渗透到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9.
张红 《现代语文》2014,(3):108-109
“少教多学”这一教学理念符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少教”是要求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沦为学习的附庸;但是“少教”也不等于不教,让教师成为教学中可有可无的角色。“少教多学”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样才能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既实现教师的“教”,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少教多学”的目标呢?笔者认为课堂上的提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余志国 《职教论坛》2003,(18):45-45
课堂教学是学校活动的最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培训能力的场所,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双密切配合心灵共同交融,寓情感于其中的一份“默契”。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教师对它的探索和追求是无止境的。下面笔者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几点体会,不妨作抛砖引玉之用。一、激发兴趣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关系,如果只是注重教师的“教”,不重视学生的“学”,那么教师的专业知识再丰厚、授课水平再高、经验再丰富,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教与学达到了和谐统一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教师在授课前,首先必须激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