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中物理“蜃景——空气中的全反射”叙述了“蜃景”的成因.但对教材中的海市蜃楼和沙漠中的蜃景,其光路却不甚清楚.本人在课堂上尝试运用几何光学作图法,予以说明,从而大大增强了可信度.  相似文献   

2.
“海市蜃楼”是在海边或沙漠地区时而可以看到的一种景象。由于空气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对光的折射率也随之减小。白天在海边,海面的气温比上空低,下层空气的密度比上层大,空气的折射率由下而上逐渐减小。由下密上疏的空气层造成的蜃景叫“上现蜃景”,看到的现象是远方的景物悬在空中。在沙漠贴近地面空气比较热,密度比较小,空气折射率由下而上逐渐增大。由下疏上密的空气层造成的蜃景叫“下现蜃景”,看到的是远方景物的倒象,仿佛是从水面反射出来一样。实验中演示海市蜃楼的实验不容易做成功,因为空气层不易保持稳定。如果改用液体做这个实验可以取得较好效果:选两  相似文献   

3.
蜃景何以有正立与倒立之分?新疆阜康市一中穆尚礼蜃景(海市蜃楼)现象是空气中光的全反射性质的极好实例.在各种版本的高中物理教科书中,每当谈到光的全反射性质时,总少不了谈到它,并附有如图1和图2所示的海面上的L现蜃景和沙漠中的下现蜃景的两幅插图.其中上现...  相似文献   

4.
据英国媒体报道,一位名叫约翰&;#183;斯特森的美国业余摄影师日前拍摄到一组月亮蜃景的壮观照片。这种罕见的天文现象是因不同温度的层层空气使月光弯曲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据英国媒体报道,一位名叫约翰&;#183;斯特森的美国业余摄影师日前拍摄到一组月亮蜃景的壮观照片。这种罕见的天文现象是因不同温度的层层空气使月光弯曲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一、抓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采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 .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则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其反应原理用文字表示如下 :氯酸钾 二氧化锰加热 氯化钾 +氧气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在牢记反应原理的同时 ,要记住氯酸钾、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三种药品的颜色 .二、抓收集检验方法气体的收集方法取决于该气体的性质 .凡难溶于水的气体 ,通常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 ,故可用排水法收集 ;又因为氧气密度…  相似文献   

7.
文章讲述了蜃景的分类及成因,蜃景是物体发出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是远处景物在天空或地面形成的光学幻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在课堂上成功为学生模拟出"海市蜃楼"现象。对上现蜃景,是用恒定的不同梯度的液体层来模拟成功的;对下现蜃景,是用人造的小沙漠模拟成功的,从而使学生对此现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感受。  相似文献   

8.
海市蜃楼的成因 人类很早就注意到海市蜃楼了,古人曾误认为它是因蜃吐气而成的,因此称之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上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的一种光现象。通常地面附近空气的密度可以看作是均匀的,光在其中沿直线传播,但地面上空气的密度则随温度  相似文献   

9.
笔者前一段在给学生讲光的全反射现象时,列举了海面上和沙漠里的海市蜃楼现象做例证。但有学生马上提出,电影《海市蜃楼》是发生在沙漠里的故事,那姑娘的蜃景怎么是正立在空中的呢?对此,笔者认为影片中该段画面有违常识。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全反射而产生的。它可以发生在平静无风的海面上空,也可发生在无风的沙漠里,且多在炎热的夏日。海面上的蜃景  相似文献   

10.
1实验目的:演示海市蜃楼现象 2实验设计: 海市蜃楼的成因人类很早就注意到海市蜃楼了,古人曾误认为它是因蜃吐气而成的,因此称之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上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的一种光现象.通常地面附近空气的密度可以看作是均匀的,光在其中沿直线传播,但地面上空气的密度则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光的折射率也随之变化.即大气沿竖直方向存在一定的温度梯度,在此方向上也就产生了相应的折射率梯度.根据空气在竖直方向的变化情况,"海市蜃楼"的形成和观察可分为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实验室制取氧气”是中学化学实验中一个重要的实验 .掌握好它将 1为以后学习制取其他气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中要重点掌握如下四个方面 .一个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采用加热固体法来制取 .其药品有氯酸钾或高锰酸钾 .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则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其反应如下 :氯酸钾 二氧化锰加热 氯化钾 +氧气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二种方法1 收集方法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 ,可用排水法收集 ;又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 验满和检验方法( 1 )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 ,如…  相似文献   

12.
夏天,在平静的海面上眺望,有时能看到山峰、船舶、楼台、亭阁、集市、庙宇等出现在远方的空中.古人不明白产生这种景象的原因,对它作了不科学的解释,认为是海中蛟龙(即蜃)吐出的气结成的,因而叫“海市蜃楼”,也叫蜃景.实际上,这种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全反射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海市蜃楼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在平静无风的海面、湖面或沙漠,甚至柏油马路上,有时眼前会突然耸立起亭台楼阁、城郭古堡,虚无缥缈,变幻莫测,宛如仙境,这就是海市蜃楼,简称蜃景。实际上,蜃景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蜃景喜欢在同一地点的固定时间重复出现,比如每年的5、6月份,在我国蓬莱的海上常出现海市蜃楼,故称“登州海市”;俄罗斯齐姆连斯克附近的蜃景往往是在春天出现,而美国阿拉斯加的蜃景一般是在每年6月20日以后的20天内出现。海市蜃楼  相似文献   

14.
蜃景,通俗来说就是指在平静无风的海面、湖面或沙漠上,有时眼前会突然耸立起亭台楼阁、城廓古堡,或者其他物体的幻影,这些物体甚至可以运动,栩栩如生.蜃景不仅能在海上、沙漠中产生,柏油马路上偶尔也会看到,其中在沿海发生居多.  相似文献   

15.
沈启正 《物理教师》2001,(11):26-26,28
人教版高级中学试验课本《物理》(修订本 )第一册第 1 5页在介绍海市蜃楼时有这么一段话 :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全反射而产生的 .夏天 ,海面上的下层空气 ,温度比上层低 ,密度比上层大 ,折射率也比上层大 ,我们可以把海面上的空气看作是由折射率不同的许多水平气层组成的 .远处的山峰、船舶、楼房、人等发出的光线射向空中时 ,由于不断被折射 ,越来越偏离法线方向 ,进入上层空气的入射角不断增大 ,以致发生全反射 ,光线反射回地面 ,人们逆着光线方向看去 ,就会看到远方的景物悬在空中 (上现蜃景 ,图 1 -2 2 ) .图…  相似文献   

16.
教材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在第 17面安排了“海市蜃楼”的阅读材料 .如图 1所示 ,沙漠里的蜃景与大海中的海市蜃楼 ,产生的原理是相似的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 ,不同的高度的空气层的温度不同 ,其折射率也不同 .物体发出的光从折射率小的空气层进入折射率大的空气层发生不断地折射 ,越来越远离法线 .当折射到一定的程度 ,入射角达到临界角时 ,发生了全反射 ,景物通过全反射而成像 ,人看到的两种蜃景现象都是全反射的像 .图 1全反射所成的像应当是倒立的像 .沙漠里的蜃景是倒立的像 ,而大海中的海市蜃楼为什么是正立的呢 ?这与空气层的温…  相似文献   

17.
海滋奇观     
余刚 《中学科技》2011,(10):16-16
蜃景(海市蜃楼)、平流雾、海滋被誉为海上三大奇观。对大多数人而言,蜃景耳熟能详,平流雾也屡有所闻,只有海滋,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8.
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在P17安排了"海市蜃楼"的阅读材料. 如下图所示,沙漠里的蜃景与大海中的海市蜃楼,产生的原理是相似的.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不同高度的空气层的温度不同,其折射率也不同.物体发出的光从折射率小的空气层进入折射率大的空气层发生不断地折射,越来越远离法线.当折射到一定的程度,入射角达到临界角时,发生了全发射,景物通过全反射而成像,人看到的两种蜃景现象都是全反射的像.  相似文献   

19.
“海市蜃楼”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近轴光线方程·n出发,根据折射率随高度变化的规律,求解出在“上现蜃景”和“下现蜃景”中光线的轨迹,给出“海市蜃楼”的定量结果,理论与实验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0.
蜃景的成因与实验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蜃景,通俗来说就是指在平静无风的海面、湖面或沙漠上,有时眼前会突然耸立起亭台楼阁、城廓古堡,或者其他物体的幻影,这些物体甚至可以运动,栩栩如生.蜃景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气候现象,它不仅能在海上、沙漠中产生,在柏油马路上偶尔也会看到,其中发生在沿海地区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