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有些同志,崇拜名人,看不到群众的力量。时下许多报刊追逐的“名人效应”,便是一例。有的报刊对送上门的“凡人”的作品不屑一顾,却千里迢迢派人找名人“不吝赐作”。一面是众多“凡人”大叫  相似文献   

2.
翻开今年的中国文化报,发现了一个新的专版———基层作者版。翻阅5月份的湖北日报,又发现了一个基层通讯员新闻作品专版。这些报纸乐于为基层作者铺路,实在是难能可贵之举,无疑给文苑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时下某些报刊,仿佛是名家之天下,为名人办刊,名人写,写名人,那些“下里巴人”的基层作者很难有一席之地。对比之下,中国文化报、湖北日报的做法就弥足珍贵。为基层作者铺路应该成为报刊的永恒宗旨,因为名人也自凡人始,今天还是无名之辈的基层作者也许就是明天的行家、名家、大家,报刊培养基层作者实质上是在做造就名人的工…  相似文献   

3.
散文大师梁实秋生前曾对台湾《联合文学》主编丘颜明说:“有一事我想历来编辑莫不引以为苦,好稿不易。在数量上,稿件似不虞缺乏,在品质上,能膺上选者不多,于是主编的人有时就需要‘拉稿’。拉稿比拉夫难,其中甘苦,当过编辑的都知道。”所谓‘拉稿’难,一难在名人稿不好拉,二难是名人好稿更难拉,三难是拉来的稿有时又不合版面或“主旨”要求。近年我们的“报刊大战”,其中就包括拉稿之战,争稿之战。都想以“名牌”手笔突出版面,所以名人之作成了紧俏“产品”。其实,非名人之稿不拉,未必高明。名人稿固然有“广告效应”,但读者除了看“门面”,更主要的是看“货色”。名人多半早年有“名牌作品”行世,现在事务繁忙,笔力有时  相似文献   

4.
名人在成名前,大概都属于“凡人”。天生的名人是没有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名人宁有种乎?其理亦然。“凡人如何成为名人”?汉代的邹长倩先生指导过“发迹”前的汉代名相公孙弘。邹先生说:“夫人无幽显,道在则尊。”名气大不大,名声响不响,其实无关紧要;有了“道”,才能在社会上变得贵重,受人尊崇。因此,“虽生刍之贱  相似文献   

5.
谈到“炒星”,人们并不陌生。按说,“明星”是有客观标准的,或者说是社会公认的。加上一个“炒”字,便将人们“炒”糊涂了。就像是荧火虫飞上夜空,同满天星斗混为一体,让人一时分辨不清。你“炒”他“炒”,“炒”得又火又玄,不亦乐乎。其用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或借“星”扬名,或借“星”发财。近来,大概是出于一种“压力”(当然不排除有出于社会责任感的),“炒星”才逐渐趋于降温。“炒星热”还未完全冷却,“名人热”又悄然升温。有几家不甘寂寞的报刊,有几个耐不住清静的文人,又打起了“名人”的主意,做起了“名人”的文章,刊载了一些不应刊载的东西。本想搞点新的“轰动效应”,结果却造成了消极的社会效果,受到了读者的批评。 名人的概念是很宽的。名演员、名作家、名歌星是名人;科学家、企业家、教育家,是名人;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也是名人;各条战线、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同样是名人。他们之所以由凡人成为名人、  相似文献   

6.
名人专访是报刊出现得比较多的一种新闻通讯报道样式。近年来名人专访在各大媒介中屡见不鲜,是一种在报刊中占有很重分量的报道方式,名人专访的这种独特的“专”和“访”,能在读心中产生较大的影响。那么,名人专访指的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名人的解释是:名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雷群明 《出版史料》2010,(4):99-106
名人情结不可无:名人、领导与学林图书 我在介绍“学林”的“青年学者丛书”时,曾经说过,我们当时提了一个口号叫做“不薄名人爱新人”。意思是在尊重名人的同时,努力为当时尚无名气但很有前途的新人做一些扶持的工作。那时强调的是“爱新人”的一面。这里,回过头来,想说一说“不薄名人”即尊重名人的另一面。应该说,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也是颇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5,(6)
成名之后……──访全国“百佳”记者杜耀峰大川我曾做过名人梦,梦想有朝一日出人头地,神神气气红红火火潇潇洒洒地活一回。直到过了“天命”之年,我还是我,依然没有成名。于是,便始终对名人有一种神秘感,总想探究一番名人与凡人到底有何不同.细一想,又觉可笑。好...  相似文献   

9.
读者论坛     
有感于名人的儿子……范进报道招考“村官”欠妥张正才重复刊登何其多艾学用有人说,名人无隐私。依我看,名人后代的隐私也常得不到尊重。5月中旬,全国许多报刊纷纷转载同一篇文章《×××的儿子成绩差》。笔者看了,深感做名人的后代不易,并为其以后的人生道路忧虑。...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1997,(2)
不久前,我去图书馆的阅览室翻阅报刊,耗去了一上午时间,竟然觉得那么多报纸上的副刊,刊物上的主要文章,内容大同小异,差不多都是名人访谈,“明星”介绍。就连一些地方小报也是紧紧抓住名人和“明星”不放,使人读后腻味顿生。后来我和报刊界的几位朋友谈及此事,他...  相似文献   

11.
书单的误导     
书单的误导黄波看来,读书已真的不再是一件寂寞的事了,证据之一就是“导读书单”的兴起。不知为什么,面对报刊上形形色色的“推荐书目”、“必读书目”,总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本世纪二十年代由鲁迅引起的那场论战来。1925年2月,在许多名人为青年“义务”开出“必...  相似文献   

12.
如今的报刊,可以说被有关名人的报道撑起一片天空,“名人效应”往往成为一大卖点,点缀在五彩缤纷的报刊之林中,因此,采访名人,就成为一些记追逐的目标,也成为报刊赢得读的一个法宝。  相似文献   

13.
文摘三忌     
荟萃文章精华,推荐名篇佳作,开扩知识视野,是许多文摘报刊和报纸的文摘版受到读者欢迎的原因。为了提高质量,文摘需注意三忌:一忌滥。重要消息,名人佚事,奇闻趣话,往往今天在这家文摘上见面,明天在那家文摘上刊登。“英雄所见略同”,本也无可厚非,但有些文章好多年仍是文摘“热门”,读者就觉得腻味了。如最近在一家文摘报上看到的“赵丹家书”,几年前就有好多家报刊摘登过,如今再摘,岂不浪费版面?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1997,(6)
报刊追逐名人之风当刹文/赵德铭欣赏当今报刊上的文学作品,我对那些名不见经传的非名人之作,读的都比较仔细。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些非名人之作的质量,一般都是比较不错的。你想,在时下不少编辑都患“名人崇拜症”的情况下,一个毫无知名度的作者自然来稿,其艺术水准...  相似文献   

15.
说起崔恩卿,在首都报刊界可谓大名鼎鼎。有人会说,时下名人甚多,不少名人有水分。可崔恩卿出“名”却“名”出有“因”。作为《北京青年报》的创始人,在首都强手如林的报刊中,这张原本不起眼的地方青年报如今却是“一枝独秀”,以它有特色的版面、内容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名噪京城。老崔主政期间,报纸出的  相似文献   

16.
“楼中阁”、“斋名大王”,何许人也?早在1988年,在上海的几家报纸 副刊上,我就不时地读到关于“名人书斋”的文章,后来,在外省市的报刊上也读到“楼中阁”的“名人书斋”。这“名人书斋“犹如开遍全国好多报纸副刊的一朵鲜花。 从寻找作者到成为同事 说真的,我也很喜欢这“名人书斋”的文章。小小的书斋,经“楼中阁”那么一介绍,倒是挺有味道的。它典雅而蕴含书卷气,清丽而不失激情,给报纸副刊拓宽了题材,增添了色彩,让读者从中受到熏陶。于是,只要读到“楼中阁”的“名人书斋”,我就剪贴保存,汲取营养。于是,我也想…  相似文献   

17.
都说当今的报刊在担负传递信息、把握导向的任务之外,还有娱悦生活、品味人生的功能。这自然千真万确,包括我们的企业报刊、工人报刊也正在这样实践着。只是如何去“娱悦生活”,怎样去“品味人生”,因为目标的不同,追求就有了高尚和庸俗之分。(一)高尚是一面旗帜,说到底也是一个“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报纸杂志为了招徕读者,现在愈来愈趋向大量刊载名人琐事、揭人隐私和街谈巷议的文字,因此有人说美国报界已进入“人物新闻”时代。许多报刊开辟专版经常登载有关著名人物如政治家、舞台明星和电影或电视明星的私生活描述,几乎细致到他们每天的一举一动都被报道,有些描述以前是“不便刊载”的,而现  相似文献   

19.
下面是从几家报刊上摘录的文字: “古人说:‘信盖天下,然后能约天下’。”“古人说:‘凡人劳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古人说:‘大智若愚、大辩若讷、大巧若拙’。”  相似文献   

20.
“上稿难,上大报、登大稿更难”,这是企业通讯员的普遍感受。回顾本人从事通讯报道20多年的经验教训,认为,企业通讯员上稿难,特别是上省级以上大报更难,是不容争辩的事实。这是因为:第一,改革开放促进了新闻出版事业的大发展,同时报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文革”期间,我国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报刊被迫停刊。当时,中央主要有“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地方主要有省市委机关报支撑局面,那时,企业通讯员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篇新闻稿件,一家人像过年一样庆贺。因为报刊少,上稿的机会少,所以稿以少为贵,一旦见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