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世界教育信息》2007,(12):17-17
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公布的数据,2006美国的大学和学院招收外国学生近58.3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  相似文献   

2.
<正>据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2013年8月13日报道,最新调查显示,澳大利亚已经超越美国和英国,成为全球国际学生留学费用最高的国家。据汇丰银行统计,国际学生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年均费用超过3.8万美元,而美国和英国分别为约3.5万美元和3万美元。澳大利亚与美国的学费大致相当,大约为2.5万美元,但是  相似文献   

3.
<正>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013年8月2日报道,日前,英国政府推出了一项新的国际教育战略计划,鼓励新兴经济国家的学生到英国学习。其既定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留学生人数每年增长20%。至2018年,新增9万名海外留学生。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扩大"志奋领奖学金"(the Chevening Scholarship Program)资助规模,以此来支持更多的海外学者到英国学习与开展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4.
《云南教育》2014,(11):47-47
中国新闻网消息 据美国国务院委托国际教育学会于2013年年底公布的报告显示,2012到2013学年,在美国读书的国际学生约82万人,较前一学年增加7%,总人数也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有23.5万中国学生在美国留学,较前一学年大幅增长21%,是连续第6年出现两位数增长。  相似文献   

5.
<正>据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网站2013年7月9日报道,近日,超过110万名学生、教师和家长填写了"伊利诺伊首次全美教育调查表"。虽然有法律规定每两年要进行一次教育调查,但如此大规模的教育调查在美国教育史上实属首次。此举为美国政府和教育机构了解公立学  相似文献   

6.
正日本有一个30万国际学生计划,于2008年由日本政府宣布,目标是提高国际学生来日本留学的数量,从14万人增加到30万人。日本政府希望吸引到优秀国际学生,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日本教育竞争力,更好地促进教学和研究。到目前为止,中国是日本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对于日本留学生来说,最热门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中国。日本学生来华留学的比例目前已接近前往美  相似文献   

7.
陈亮 《留学生》2014,(21):26-27
正作为世界头号经济与科技强国,美国也是众所公认的世界人才强国。长期以来,为保持其在国际人才竞争中的领先地位,美国政府及民间均对其国内的科技人才资源状况密切关注,并建立有以"科学家与工程师数据统计系统"(简称"SESTAT")为代表的科技人才资源跟踪系统。规模与增速从职业定义的角度来看,综合各类数据来源,美国目前的科技人才总量在580万~600万之间。其中,据美国劳工局2012年的职业统计调查数字,美国各类教育背景的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8.
据韩国《联合新闻》报道,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最近公布了2007年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调查(TIMSS)结果。该调查在5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3万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中进行。  相似文献   

9.
正日本有一个30万国际学生计划,于2008年由日本政府宣布,目标是提高国际学生来日本留学的数量,从14万人增加到30万人。日本政府希望吸引到优秀国际学生,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日本教育竞争力,促进更好的教学和研究。到目前为止,中国是日本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对于日本留学生来说,最热门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中国。日本学生来华留学的比例目前已接近前往美国留学的比例。2012年,大约有2.1万名日本学生在中国留学,比2011年上涨了17.6%。留学中国的日本学生数量在中国国际学生中占第三位。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日本学生获得中国政府的奖学金,到新疆、甘肃等地院校留学。越来越多的日本大学生选择到中国进行短期学习,时间从8天到一年不等。  相似文献   

10.
<正>据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2013年4月10日报道,奥巴马政府于当日发布了2014年财政预算,教育依然处于优先发展地位,但国际教育项目的预算遭到削减。美国国务院为国际交流学术项目划拨了3.09亿美元,比2013年减少了1660万美元。富  相似文献   

11.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澳大利亚国际教育生源数量锐减,产业亟待复苏,环境与声誉亟须改善,结构有待平衡,《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战略2021-2030》应势出台。该战略提出了推进国际教育的具体路径:推进学生多元组合,发展离岸和在线教育;对接“产-教”和“产-研”,运用和转化研究优势;打通国际学生人际网络,关注学生体验和福祉;保证财政、立法和信息服务支持,加强国际推广宣传。拟通过调整国际教育产品和学生构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结构,对接产业打造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国际教育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推动国际教育发展的社会共同体,政策引导和保障营造支持国际教育发展的环境。该战略在市场增长、人才竞争、品牌建设、教育治理等方面表现出新突破与新走向。  相似文献   

12.
数据     
《留学生》2014,(20):5-5
正308亿据奥尺网援引《澳洲日报》报道,教育部作出澳洲出口产业的价格料将在六年内增加一倍,赴澳留学的国际学生数量将飞速增长。2014年上半年,业内领先指标——国际学生入学人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经济学人信息部的调查显示,悉尼是全球第五昂贵的留学城市,花费比在纽约还高20%。预计到2020年,将有60万国际学生在澳洲就读,如果每人每年支付5.14万元,则国际教育产业的市值将达到308亿元。  相似文献   

13.
"教育奥运会"是美国的教育政策专家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发起的一个虚拟的国际竞赛,它以四个国际教育评价项目为依据对参与国进行排名,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美国公众和决策者对美国中小学质量的国际排名的关注.然而,美国各界对国际教育评价项目的态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中国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战略行动深嵌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共存的新时代背景之中,既应符合以建设"国际教育枢纽"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跨境教育的国际通则,又应承担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本土使命.当前,"国际教育枢纽"主要包括三种模式:学生枢纽、技术劳动力枢纽、知识/创新枢纽.中国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区域布局中,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是两个战略重点.在全球视野与中国行动的双重考量基础上,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应定位于学生枢纽类型,宜坚持"点"的建设思路,采取打造"留学中国"特色的发展策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应定位于知识/创新枢纽类型,宜坚持"面"的建设思路,采取打造"本土留学"特色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通过期刊文献统计,对1994年至2003年期间中美国际教育研究的进程,尤其是中美两国交互视域的特点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国际教育研究迅速扩展,美国则相对平稳;在三级教育结构中,两国国际教育研究以高等教育为重心,中国尤甚;美国是中国国际教育研究的中心,中国则处于美国国际教育研究的边缘。  相似文献   

16.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特别是“脱欧”和流行性疫情所造成国际留学市场的急剧变化,对英国国际教育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英国政府希望通过提升“软实力”来应对当前和未来发展面临的困境。英国政府积极寻求降低不利因素的影响,试图通过调整国际留学生教育政策实现四个转向:一是以实现“全球英国”(Global Britain)的政治目标为基础,改变传统的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国际教育产业发展模式,转向以“软实力”为导向统筹教育政策目标;二是通过地缘目标转向印太地区,开拓更大的留学生市场;三是充分发掘本土优质教育资源;四是通过优化整体服务流程来提升本国国际教育产业竞争力。英国国际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一致性和国际化理念,对本国文化的自信以及对留学生权益和质量的保障对我国进一步拓展留学生市场,建设全球高等教育中心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云南教育》2004,(8):24-24
为提高韩国的教育质量和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于2002年7月15日发布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新举措,具体方案如下:1.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国际社会的理解”教育。自200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指定10所“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进行试点,同时要求各市、教育厅积极开发“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2.为中小学聘请大批英、日、中外籍教师,到2007年达到5000人,使现有的10060所中小学平均每两所学校拥有1名外籍外语教师。3.积极引进外国优秀研究生和优秀教授来韩办学、任教。4.支持高等院校进一步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自2003年…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是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典型,国际教育产业为其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收益。在产业化进程中,澳大利亚高校对于国际学生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自道金斯改革以来,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系统被分化为一个高度管制的国内学生市场和自由放任的国际学生市场,在公共经费匮乏和大学排名的压力下,扩张国际教育产业成为大学经济理性下的必然选择。然而对教育经济价值的强调和市场效率的过分倚重,引发了舆论对教育公平、教学质量、教育目的多方面的质疑,也导致一场高等教育公共性的危机。  相似文献   

19.
"十万强计划"由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11月提出,目标是通过4年时间向中国派遣10万名留学生。为了解美国学生来华参加各类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况,同时考察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对学生参加出国教育活动的统计能力,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于2013年1月发布了题为《美国学生赴华:实现"十万强计划"的目标——对美国学生赴华参与出国教育活动的初步研究》的报告。该报告还调查了美国教育机构对未来几年赴华学生数量发展趋势的预期,因此,其研究结果可以作为衡量"十万强计划"未来进展的基准线。本刊编辑部特约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孙端对该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编译,以了解美国学生赴华留学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对于一所中外学生兼收的国际化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和平相处,相互尊重、理解、包容,具备国际交往、国际合作与竞争能力是学校管理者不可回避的课题。文章从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内涵以及结合学校实际构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力求构建以学科渗透、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特设校本课程等多种渠道相互融通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创设采用适合学生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外文化、人文历史等相关常识,初步培养国际交往语言能力、社交能力,达到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