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宋教仁的均势外债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教仁的均势外债思想中有三个中心环节:一、均势--力避外债亡国的钥匙.二、联美制日--推行均势外债思想的方策.三、限制用途、强化管理--实现均势外债效用的根本.宋教仁有关外债的文著之中,固然有宣传反清的意图,但其基本思路应该说是理性的,富于现实可行性.这既与清末社会整个舆论氛围--外债妖魔化、"商办情结"等有相当大的差异,亦与资产阶级革命派其他精英如杨毓麟等借拒外债而斥清廷多有不同.前者彰显的是理性,后者则折射出宋教仁不因反清、"反满"而牺牲国家,置国家利益于党派利益之上,联系到他对间岛等诸多问题的关注而落脚点并不局于反清,及与张之洞等清廷要员在均势外债方面的共识等,则其思想的超前、先进,当无疑问.宋教仁有别于孙中山,此乃重要区异.  相似文献   

2.
北洋政府时期的外债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具有强权性、超经济性的明显特征。北洋政府外债为现代外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举借外债要以维护主权利益为最高标准,以平等互惠为前提,以振兴实业为目的。  相似文献   

3.
这些年来,我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增加,而学校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一直"不差钱".市政府和教育局每年都要划拨专款给我校,用于补助办公经费不足,提高教师福利,改善学生伙食.  相似文献   

4.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采取严格限制举借外债政策,外债只是其作为财政应急的临时策略。甲午战争中,张之洞力主借债备战;为扭转战局,张之洞还提出借巨款来重整海军,突袭日本本土计划;为了保住台湾,张之洞不惜以借巨款,将台湾抵押给债权国为诱饵,以实现"押款保台"的目的。张之洞的这些外债主张和实践体现了其"外债救国"思想。张之洞借债备战主张主要出于对财政的应急性补充,并且表现出对外债依赖的趋势。而"押款保台"策略充分体现了其举借外债的政治性目的,而这种政治性借款对甲午战后晚清外债导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现行外商投资企业外债“投注差”管理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债规模控制的有效性,因此需结合外汇收支形势的发展,予以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发声训练"三二一原则"是指发声时,由人直接产生的声音效果、内在感觉、体外特征这三者,二者决定另一者的因果关系的训练法则;改善嗓音"条件"应遵循"三二一原则",针对扩招后所谓嗓音"条件"不好的学生的声乐教学,纠正学生发声时错误的"体外特征"和单长音练声是关键,当嗓音调整成为好嗓音后再结合常规方法教学.  相似文献   

7.
针对乡(镇)财力薄弱,外债数额较大,财政资金运用不规范,监控机制不健全,充分调动乡(镇)政府组织收入的积极性,确保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帮助乡(镇)财政尽快摆脱困境,新疆从2003年开始进行了"乡财县管乡用"的试点。就"乡财县管乡用"的基本情况、运行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在比较分析外债融资成本及企业借入外债的原因的基础上,阐释了企业外债风险及其风险管理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就规避外债风险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外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是一个令人憎恶的字眼.曾几何时,当改革开放被定为国策,引进外资成为当务之急之后,开始有人对近代外债问题加以反思,于是晚清外债史研究逐步纳入了人们的视野.诚然,晚清外债与我们今天的引进外资决不可同日而语。且不论晚清外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巨额赔款转化而成的,即便是清朝统治阶级主动举借的外债,在国势阽危、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有时也难免会附加有苛刻的条件。那么,晚清统治阶级对外债的认识达到了什么水平?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举借外债的?  相似文献   

10.
引进外资充当补充资金,是我国实现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一项重要决策。“八五”期间我国借用外债将会有更大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前期借入外债的偿还高峰期.借债是外债运行的起点,为此必须把好借债这一关。只有适度地控制外债规模,优化外债  相似文献   

11.
作为晚清铁路建设的主要主持人之一,张之洞的铁路外债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近代铁路建设进程.文章从铁路外债思想的演变过程、以夷制夷的制衡策略、让利争权的维权思想三个方面阐述张之洞的铁路外债观.让利争权的维权思想,体现了张之洞的国家主权意识.以夷制夷的制衡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效,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晚清铁路外债受制于人、利权外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2011年以来,新一轮全球债务危机的爆发和美债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预示着主权债务问题已在全球迅速蔓延。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厘清美国债务问题的演化路径,探讨其对美国国内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冲击,以及对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梳理美债问题的演进路径和内外影响,可以发现,尽管美债问题与欧债危机二者交替出现、相互影响,但在形成原因、救助措施和国际风险等方面却不尽相同。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者,中国应主动制定相关避险措施,积极反思中国的外汇战略,合理规划外汇结构,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要足够重视地方债务问题,以降低美债问题对中国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林愿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2):34-37,4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汇储备规模增长较快,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成为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因素,提出了控制外债余额,优化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从克拉申提出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和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这对概念并加以区分以来,学术界一直在探讨两者的不同点,并试图通过比较,找出其中适合本民族、本国度学习第二语言的途径。本文认为: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和掌握都是“习得”和“学得”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学习有两个层次,部分可以习得,而另一部分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母语的学习过程也是如此。语言学习过程中两个层次的观点对外语学习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鸿章是铁路外债的首倡者之一并付诸实施.综观李鸿章主持举借的几笔铁路外债,都是商业借款,不附带政治条件,且轻息无折扣.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铁路筑路权、投资权的掠夺,与李鸿章的借款筑路思想,没有内在的逻辑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从 1 92 7年到 1 93 7年 ,南京国民政府先后采取了提高进口关税、经营内外债、建立金融机构、建立和扩充官僚资本等措施 ,使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的国民经济有所发展 ,成为国民党统治中国大陆 2 2年中最好的时期。但帝国主义的侵略 ,官僚资本的阻碍 ,军费开支的重负 ,农民破产导致的农村劳动力流失等 ,又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庞大的外债数额对非洲国家来说已是天数字,外债负担几乎压垮了非洲大陆,债权国和债务国共同努力解决非洲严峻的债务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信利权自清季电信业创办以来迭遭外人侵夺。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为收回我国电信利权展开了积极行动。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通过与外人直接交涉、整理电信外债及加强自身电信建设等,使得我国以前丧失的部分电信利权得以收回。在肯定南京国民政府收回我国电信利权的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其与外国妥协的一面,并认清其妥协背后的实质原因。  相似文献   

19.
高校债务是特定时期普遍存在的现象,除我国外,美国、英国等国家高校也有债务。进入新世纪后,内蒙古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基础设施、教学科研平台和师资力量得到全面改善。这些建设和发展的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来解决的。这些债务已经超出学校的偿还能力。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有责任主动采取措施,通过西部开发、强固边疆等政策,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积极偿还和化解债务,并建立高校投资和财务管理长效机制,严控高校债务的蔓延。  相似文献   

20.
“政绩”变“政债”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领导干部不从实际出发片面追求政绩,给当地留下沉重的债务,使“政绩”变成了“政债”。“政绩”变“政债”一般有三种表现:急功近利,透支开发使“政绩”成“政债”;贪大求洋,“花瓶工程”使“政绩”成“政债”;邀功心切,“献礼工程”使“政绩”成“政债”。其形成因主要有:用人导向有偏差;政绩考核不合理;政绩观不正确;决策过程不科学;政绩成本意识不强。针对上述情况,应采取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扩大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准确评价鉴别干部的政绩;讲究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