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颜文斗 《出版参考》2004,(32):14-15
葛洲坝没修鱼道好像是开了一个恶例,后来修建大坝时根本都不谈此事了.就是在长江上修桥,一座桥的净高度矮了,其他桥也可跟着往下矮,反正我拔高了也无济于事.现在想来,长江水产研究所论战没打赢也许是千古之恨,太遗憾了.看来,当我们对有些事情认识不清的时候,建设时一定要留有余地;留出一个鱼道,就是让坝上坝下的水族串串门子,走走亲戚也好啊!现在,葛洲坝三个船闸下面是鱼最多的地方,渔民都冒着危险到这几个地方偷捕.为什么这里鱼最多?我只有一种解释,就是过了这么多年,许多鱼类还是本能地要经过船闸上溯.长江水产研究所当时的确提不出所谓充足有依据的理由,我想他们更多地是出于一种忧虑,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忧虑算不算理由?敬畏算不算理由?我觉得当我们的知识不能预见未来时,我们要预留机会,为鱼类留机会,也是为人类留机会!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一种兼有梁桥和斜拉桥优点的新型矮塔斜拉桥梁,由于其外形美观和经济适用,大量应用于城市道路桥梁。矮塔斜拉桥上部主体结构型式不同于其他梁桥,也不同于其他的斜拉桥,该桥主体结构将一般斜拉桥的内部应力变为外部应力,使其上部结构与其他斜拉桥在施工工艺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张扬 《湖北档案》2005,(3):36-36
我是“7“字头的,伴着温热的牛粪长大,兄弟一大堆,自然是“猪多没好糠,人多没好汤”,一件衣裳也是“新老大旧老二破老三”,生活尚且捉襟见肘,就不奢谈什么藏书颇丰了。  相似文献   

4.
从军报扩版之日起,就有了啦事明理》专栏,到目前为止,共见报45期。这是一个不定期见报的栏目,它的用稿原则是:有好稿就用,没有好稿就不用,所有用稿几乎全部是自然来稿。有的通讯员对我说:“在这个栏目上篇稿可真难呀!”其实,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关键是看选材如何。济南军区有位通讯员摸到了“门路”,一人就上了四、五篇稿子。从来稿情况看,大量来稿不能被采用,不是说稿件本身写得不好,而在于所选事例不符合本栏目的要求,不用析事即可明理,自然不会被采用。桥事明理——顾名思义,既要有可折之事,也要有可明之理,桥事…  相似文献   

5.
我们常常批评主持人没文化,对于那些文化栏目的主持人来说,这种批评更是来得义正辞严,铺天盖地。那么,什么是有文化,什么是没文化?有无的标准是什么?批评者似乎谁也说不清。从绝对的意义上讲,文化之有无并不决定于一个人的出身、职业、学历、文凭、著作。只要我们肯花时间,就能找出许多相反的例子,证明演员出身的人也可以学富五车,小学没毕业的也可以自学成材,大学学历不过是遮人耳目,博士学位于四百元即可到手,洋洋万言,皇皇巨制有时竟是人云亦云,谬误百出的文字垃圾。然而,例外不等于通则,特殊不等于一般。我们不能因为…  相似文献   

6.
体育走进人们的社会生活,电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电视节目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恰恰是媒体与观众之间的桥梁。当然这座桥也许是精美的,也许是没名没姓可我们每天都要走的,也许是一座破烂不堪的,也许是观众宁可游  相似文献   

7.
看进去     
最近老有人议论一个姓冯的厨师,当然,主要是说他的晚饭(夜宴)。比如说,他的晚饭中看不中吃啊,拿了好材料却不知道怎么用啊,吃饭时有多少人笑了多少次啊……也难怪人家冯厨师发怒,这些人是不知好歹了些,你没用心吃,没看进去,怎么能怪厨子手艺不好,没好好做呢?  相似文献   

8.
刊中报     
路相军今日7月,我参加了全军统一招生考试.实指望能考上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可因几分之差,却被军区陆军学院后勤训练大队录取。我抱着沉重的脚步走进了这个专门培训司务长的军校大门。过去我当报道员时,常和编辑、记者们周旋,可以说是“谈笑有鸿儒”,可现在面对的是扫把、算盘和那沾满油迹的炒勺……我觉得自己是一颗金子,被埋进沙砾。我的班长叫毛艳国,又黑又矮。我天生瘦弱。每次出公差,毛班长总是点名叫我跟他一块去。让我干脏活,不是挑错了人么?我暗暗骂他“没眼力!”有一次,我俩抬广一桶滑水去猪圈,下楼梯时我不小心将…  相似文献   

9.
“你喜欢什么书?”这个问题我本来答不出,现在试一试。先说空话,再举实例。我所喜欢的书就是读了和没读不一样,而且还可以时时再读,每次都和没再读不一样,因此心里很高兴,这样的书我喜欢。我不喜欢的书是读了和没读一样,也不想再读,若再读还是等于没读,因此心里不高兴,不用说,这样的书,不读也知道讲什么的,我不喜欢。举一个例就是《论语》。小时候读过,和没读过不一样。有些话,有些  相似文献   

10.
不知道别人是否也和我有着如此相同的感受,就是当下的都市类厚报越来越没看头了,报纸的厚度增加了,但信息量却没有随之增加——扩版主要是为了扩广告版。  相似文献   

11.
“评论员永远在爬坡”是一位老评论员说的,也是我干了五年多党报评论最大的感受。 刚干评论时,分管总编说“评论很难”。当时,我并没在意这话,觉得自己干什么都没难过,评论能有多难?评论不就是把件与讲话拼凑一下,有啥难的?直到开始写评论员章,我才知道错了,大大低估了评论难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随笔     
午夜查车 夜里三点钟,我跟着老鸦在木樨地立交桥下看查车。除了公共汽车和空驶出租,其他的车都查。那天夜里天气特好,不冷也不热,我先跟老鸦吃麦当劳,然后又在街上溜达,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木樨地桥下。 我刚跟老鸦认识时就被查过。那时我们俩还不熟,面对警察的盘问多少有点儿手足无措。前两个月在木樨地桥下我们又被查过几次,不过现在不怕了,当初的吸引终于得了正果。我们会跟警察说,我们就住在附近,身份证和结婚证都没带,因为这些证件太重要,补起来又不容易,所以出门时都不会带在身上。警察看你说的滴水不漏,也就挥手放行了。那天晚上,我和老鸦正是带着这种从容心态,在路边看查车的。  相似文献   

13.
挂名杂说     
做了或是做过什么长的人,对“挂名”一词及其含义可能了解得更深。这等情形在当事人心里究竟有何意味,我们局外人难以揣测,倒是对挂名的书籍体会得更深一些。与书相关的挂名约略有二,一是为完成硬性指标,寻找一两个关系不错的写家,挂个虚名,充作成果,完事,此外什么也不干涉。这种书,对读者来说没什么损失,只是题目下多了一名字,质量没减,简繁程度也没减,丝毫也不影响阅读。另外的挂名,对读者来说,似乎就没有这样圆满了。据说一人纂成一部书稿,左思右想,觉得自己的分量太轻,读者不一定会买账,于是,苦意寻找合适的名人,…  相似文献   

14.
肖霞 《新闻传播》2007,(12):56-57
在广播中,很多主持人节目让人感觉亲切自然,其实主持人都是在照稿念,但不论主持人达到怎样熟练的程度、做得多么天衣无缝,毕竟那是一种在“假“状态下产生出的“真“,与虽有缺陷虽不完美但却绝对真实绝对自然(没稿就是没稿,念稿也让人知道是在念稿)的播音主持不是一回事。电视节目也是一样,主持人经常坐在提示器前,看着字幕说话,尽管时常用头部和身体的移动掩盖眼睛的“专注“,却很难不给观众留下僵化、言不由衷的印象。无论广播还是电视,很多节目主持人说了半天受众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不管他怎么说,声音就是进不到心里,即使听明白了意思,也总感觉不是主持人在说话,而是他背后有个人在通过他(她1向你说话。  相似文献   

15.
仅仅一年多前,《金融时报》让我接手北美汽车专访业务,我没敢说“不”。这似乎是个极好的机遇,此外,刚进入报社三个月就说“不”似乎也并非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6.
一根中华烟     
高中时的老同学刘大发来厂里找到他,说老婆爱养花,求他给焊个花架。刘大发跟他见面时递给他一根烟,掏出打火机给他点烟时火机里没气了,他掏掏自己的火机,竞也没带,这根烟就夹在手里一直没吸。大发说了说花架的大小要求走了,他下意识地看了看那根烟的牌子。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竟是根“中华”烟!他是个每月只有500多元工资的焊工,自然没抽过“中华”烟,  相似文献   

17.
大家知道,作为党报,实行新闻监督,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曝光,提出批评,是其重要职责,也是党报权威性的具体体现。由于种种原因,近些年来,报纸上监督曝光类稿件越来越少,甚至踪迹难觅,报社没要求、没任务,记者没积极性,不愿写。究其原因,就是许多曝光稿件见报后,没有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总是惹来许多麻烦,还没人称好,所以干脆就不写了,这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地市级党报,因为地域和隶属关系等原因,在报道上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和干扰。其实,记者写曝光稿件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如果见报后产生很好的社会效果,会很高兴;如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会觉得得不偿失,可如果无人关注,心里也会觉得空落落的。  相似文献   

18.
我这么不热爱运动的人,忽然得到了一张中网的决赛票。票,据说是某老总送给某老总的,双方都是VVIP级人物,这票也因之VVIP。老总日理万机,当然没时间看,有中层干部去他办公室聊聊天,他忽然想起来:“有一张网球票,你去看吧。”“就一张怎么看呢?”中层也不太稀罕。“反正随便你处理了。”该中层就把票送了朋友A。  相似文献   

19.
佚名 《出版参考》2011,(2):10-11
“你见过我这样没房没车,不敢生病,老了也不靠谱的中产么?”  相似文献   

20.
"新闻线人"黄兴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多岁的老黄,是个地道的成都市民。精悍利索,衣着整洁,说话快且嗓门大,脑瓜灵活。一看就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果然如此——“管闲事”初尝做“线人”甜头在亲戚朋友和同事的眼中,老黄是个管得宽的热心人。用成都话说叫“十处打锣他九处在场”。那里发生了什么事,他不仅爱凑热闹,还喜欢当“包打听”。1991年的一天,他骑车去看父母。路经一心桥横街时,见这里街道污泥淖水、坑坑洼洼、还没路灯,行人路过这里是怨声载道,自己也曾摔过跤。这次他不能熟视无睹了,一时热血挥笔写了一篇情况反映投给《成都晚报》,没想到很快就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