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向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是一个结构整齐、富于对称的公式.当λ趋向于-1时,P趋向于无穷远点;当λ>0时,P为内分点;当λ<0时,P为外分点;当λ=0时,P与P1重合;当P与P2重合时,λ不存在.定比分点公式不但在解析几何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而且对于一些代数问题,若能恰当运用,也可以拓宽解题思路,开阔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下面举例说明定比分点公式在代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设点P1(x1,y1)、P2(x2,y2)和P(x,y),若P1P=λPP2(λ≠-1)则有x=x1 λx21 λ,y=y1 λy21 λ.显然点P在P1、P2的连线上,且当λ>0时,P在P1、P2之间;当λ<0时,P在线段P1P2外;当λ=0时,P与P1重合.上述结果就是定比分点公式之内容.众所周知,定比分点公式是解析几何中最基本的公式之一,其关键是λ的确定.由此出发,我们若能恰当地设置λ,不仅能使问题化难为易,而且能体味其解法的简洁美.下面举例说明定比分点公式的若干应用.1 求解函数的值域例1 求函数y=1 3x 11-x 1的值域.解 令λ=-x 1,则λ≤0,依题意有y=1 (-3)λ1 λ,这样λ就是点P(y…  相似文献   

3.
定比分点公式是《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公式之一,设点P分—↑AB所成的比为λ,即λ=AP/PB,若点P在线段AB两端点之间,则A&;gt;0;若点P与点A重合,则λ=0;若点P与点B重合,则λ不存在.总之,当点P在线段AB上(包括P与A、B重合)时,λ≥0或λ不存在,反之亦然.应用定比分点公式不但可解决有关解几问题,也可解决其它问题.  相似文献   

4.
设A(x1,y1),B(x2,y2),点P(x,y)分有向线段AB所成的比为,即AP=λPB,(λ≠-1),则有x=x1+λx2/1+λ,y=y1+y2/1+λ,且当P为内分点时,λ〉0,当P为外分点时λ〈0(λ≠-1),当P与A重时,λ=0,当P与B重合时,λ不存在,这就是定比分点公式.应用定比分点公式,能使许多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有关该公式在几何中的应用,同学们已经比较熟悉.本文再给出该公式在非几何问题中的若干应用,使我们进一步体味数学解题的简洁美.  相似文献   

5.
对于有向线段(P_1≠P_2),如果点 P 满足=λ,我们就称点 P 是把有向线段分成定比λ的分点。根据这个定义,点P_1、P_2的分点 P 就由λ唯一确定,当且仅当λ>0时,分点位于 P_1,P_2之间。λ<0且λ≠-1时,分点位于 P_1、P_2之外。我们已经有定比分点坐标公式:  相似文献   

6.
设A(x1,y1) ,B(x2 ,y2 ) ,点P(x ,y)分有向线段AB所成的比APPB=λ(λ≠ - 1 ) ,则有 :x =x1+λx21 +λ ,y =y1+λy21 +λ .且当P为内分点时 ,λ >0 ;当P为外分点时 ,λ <0 (λ≠- 1 ) .当P与A重合时 ,λ =0 ;当P与B重合时 ,λ不存在 ,这就是定比分点坐标公式 .应用定比分点坐标公式 ,能使许多问题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 ,有着非凡的功效 .1 比较大小例 1 已知a >0 ,b >0 ,0 0 ,则 1 -x =1 - λ1 +λ=11 +λ.于是 a2x+ b21 -…  相似文献   

7.
1.人教社版高中数学教材([1])的第一册(下)第115页中指出:“设P1、P2是直线l上的两点,点P是Z上不同于P1、P2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λ,使→P1P=λ→PP2,λ叫做点P分有向线段→P1P2所成的比,显然,当点P在线段P1P2上时,λ〉0;当点P在线段P1P2或P2P1的延长线上时,λ〈0.”  相似文献   

8.
解几中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的特殊情况:P_1,P_2是数轴上两点,其坐标分别为x_1,x_2,若数轴上点p分线段p_1P_2之比/=λ,则点p的坐标x=(x_1 λx_2)/(1 λ),其中当且仅当P为P_1P_2的内分点时λ>0。不妨  相似文献   

9.
对点P(x0,y0)和椭圆c:x2/a2 y2/b2=1,设λ=x20/a2 y20/b2.显然,当λ>1时,P在椭圆外;当λ=1时,P在椭圆上;当0≤λ<1时,P在椭圆内.  相似文献   

10.
已知定点p1(xx,y1),P2(x2,y2)在直线l:Ax+By+C=0外,直线l与直线P1P2相交于点P,若P1p=λPP2,则称λ为直线l分P1P2所成的比.当点P在线段P1P2上时,λ〉0,当点P在线段P1P2的延长线上时,λ〈-1,当点P在线段P1P2的反向延长线上时,  相似文献   

11.
有向线段(其中P_1(x_1,y_1),P_2(x_2,y_2))的定分点坐标公式是,这是一个结构整齐,对称,数学美感强的公式,当且仅当λ>0时,分点位于p_1,p_2之间;当且仅当λ<0且λ≠-1时,分点位于的延长线上或反向延长线上,或者退缩为一点。  相似文献   

12.
我们熟知:当已知线段两端点为P_1(x_1,y_1)、P_2(x_2,y_2)、点P(x,y)分所成的比为λ时,点P的坐标是: x=(x_1+λx_2)/1+λ,y=(y_1+λy_2)/1+λ(λ≠-1) 如果我们将上述线段更换为圆柱、棱柱、圆台、棱台、圆锥、棱锥,则可得到一组与线段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形式相似的结论: 若换线段为棱台有:结沦一:设棱台上、下底的面积分别为S′、S,平行于两底的截面积为S_0,若截面分高的上、下两部分之比为λ,则:  相似文献   

13.
在定比分点公式中,若能从定比分点P的坐标(x,y)随定比λ变化而变化这一事实出发,将它看成是过P_1(x_1,y_1)和P_2(x_2,y_2)两点的直线的参数方程(λ是参数)。那么,直线P_1P_2上任一点的坐标就可用λ的不同取值来确定,根据这一思考,当我们把形如的函数最小值(取“ ”时),最大值(取“-”时)问题,也设法转化为距离问题之后,如果再用定比分点公式求解,不仅可以大大简化运算过程,直接求出函数的最值时刻和相应最大、小值,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一册(下),用平面向量方法简捷方便地导出了解析几何的基本公式之一--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即点P(x,y)分P1(x1,y1)、P2(x2,y2)两点的线段所成的比为λ(即P1P=λPP2)时,有  相似文献   

15.
如图1,设P.(x1,y1)、P2(x2,y2)是直线l上的两点,点P是l上不同于P1、P2的任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λ,使P1P=λPP2,λ叫做点P分有向线段P1P2所成的比,则OP=(OP1+λOP2)/(1+λ),我们把它称为定比分点向量公式.  相似文献   

16.
彭翕成 《数学教学》2014,(11):32-35
向量形式的定比分点公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如图1,已知→AP=λ→PB,则→OP=(→OA+λ→OB)/(1+λ).使用时要注意公式的特点:P、A、B三点共线,→OP、→OA、→OB三向量共起点,且→前的系数等于→OA、→OB前系数之和,所以更多时候是使用(1+λ)→OP=→OA+λ→OB这个式子,省去分式之繁.  相似文献   

17.
新教材引入向量后,定比分点坐标公式的推导变得更为简单、易懂,但定比的求法及公式的应用并没有降低难度.本文试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以求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疑问.一、关于定比λ的三种求法(1)定义法设p分向量p1p2.成定比λ,则有|λ|=|p.1p||pp2.|.当p为内分点时,λ>0;当p为外分点时,λ<0.例1①若p分向量p1p2.成定比34,则p1分p.2p所成的比为______.②若|p1p2.|=3,点p在直线p1p2上,且|pp1.|=1,则p分p1p2.所成的比为______.解①由已知可画出图形:则p1为.p2p的外分点,所成比λ=-|p2p1.||p.1p|=-37.②由已知,当p为p1p2.的内分点时,如…  相似文献   

18.
直线与圆     
☆基础篇 第一课时有向线段与定比分点 诊断检测 理解有向线段的数量、长度,点P分P1P2所成的比并能活用定比分点公式是学好解几起点,你站在起点上了吗?请做如何诊断练习: 一、选择题 1.设点P在有向线段AB的延长线上,P分AB所成的比为λ,则()(上海试题) (A)λ<-1.(B)-1<λ<0. (C)0<λ<1.(D)λ>1. 2.直线l经过点A(-5,-3)、B(-1,0)及第一象限内的点C,记点C分AB所成的比为λ则() (A)λ<-1.(B)-1<λ<0. (C)-5<λ<-1.(D)λ<-5或-1<λ<0.  相似文献   

19.
在二项分布B(k;n,p)中,当npn→λ时,它服从泊松分布;当n→∞时,(Un-np)/(np(1-p))-(1/2)-N(0,1).在泊松分布X-P(λ)中,当λ→∞时,x-λ/λ-(1/2)-N(0,1).二项分布的一个近似计算公式P{k1≤un≤k2}=Φ((k2-np+0.5)/(np(1-p))-(1/2)-Φ(k1-np-0.5)/(np(1-p))-(1/2)  相似文献   

20.
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是同学们所熟悉的重要公式,它在中学数学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近几年的高考也时有涉及,如2000年全国高考文理科倒数第一大题都直接考查了定比分点公式的运用.同学们所熟悉的是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其实,除此以外,定比分点公式还有其向量形式.运用定比分点的向量形式解题有时显得更为简洁明快.一、线段的定比分点向量公式设P1、P2是直线l上的两点,点P是l上不同于P1、P2的任意一点,O是平面内任意一点,设OP1=a,OP2=b,P分有向线段P1P2所成的比为λ,则有OP=a1++λλb.证明:如图1,因为P1P=OP-a,.PP2=b-OP,P1P=λPP2,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