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儿童,教育教学都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教材"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师进入课堂教学之前,预案设计之时,应如何基于儿童立场,解读"教材"和"学生","胸有成竹"地孕育精彩课堂?笔者分别从教材结构、知识来龙去脉、教材价值追求;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状态、年段特征等方面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学生主动发展得以实现的外因,要想使学生得以主动发展,首先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全面教书育人观。为此,教师一方面要认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即明白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居于主体地位,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应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3.
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儿童,教育教学都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教材"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师进入课堂教学之前,预案设计之时,应如何基于儿童立场,解读"教材"和"学生","胸有成竹"地孕育精彩课堂?笔者分别从教材结构、知识来龙去脉、教材价值追求;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状态、年段特征等方面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教学过程的两个重要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主角,教师、教材、教学方法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存储器",他们是能够能动地发挥自己潜能的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陈宗远 《成才之路》2009,(15):15-16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因素是学生对知识的加工水平。营造不同的教学环境,会出现不同的学习结果。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不同的学生对知识采取了不同的加工方法。教师的一切努力,必须经过学生的大脑,以学生的“学”为中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直接影响“学”的质量,教师只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相似文献   

6.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教与学的双边交互的动态过程, 良好的教学是教师发挥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一切积极因素,并通过学生对教学活动积极参与的心理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来实现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为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则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外因,是教学活动中教学策略的制定者和实施者.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教师、学生和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三大组成要素。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是师生活动的中介。教师的职责在于引领学生学好教材、掌握知识、练就本领。因此,近来有研究指出:“教材应为课堂教学的中心。”①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语文教材历来以精选的名家名篇、优秀时文等...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课程标准、教材为中心的,教师依据大纲、教材,依次展开教学活动,务必要把全部的知识重点一一呈现、讲解清楚,要科学准确,最好还要生动一点,是谓优秀的课堂教学过程。但是课程教材太强大,学生太弱小,于是有了"目中无人的教学"的批评。杜威主张儿童中心,要求依据儿童的需要去组织教学过程,从儿童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丁红 《中学文科》2006,(9):19-20
毫无疑问,每一节英语课都离不开“教”与“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都应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严红 《考试周刊》2008,(47):120-121
启发作为主要的教学思想,它贯穿和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自觉的学习行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始终落实在学生身上。教师应运用启发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李军 《江苏教育》2008,(12):47-48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笔者在大量听课中发现,很多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存在两种现象:一种现象是教师循规蹈矩,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一步一步往下走,以为这样便能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学任务;另一种现象是整个教学过程几乎很少用到课本,课本被教师自己组织的教学案例和内容所代替,书中的习题被教师的作业纸所代替,课本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这样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观摩课中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这就是说教师不但要把课堂教学的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还应该把一切与教学活动有关的中心都由教师转向学生。“要当一流的教师,就要先当一名一流的学生”,特级教师张思明的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我认为这句话的含义是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学生,更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换位思考,以学生的眼光来看待教学活动。这样。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能处处为学生着想。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那么.教师进行换位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人本主义心理学把人的潜能和价值作为研究对象,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即以“学”为重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活动、教学媒介、教学环境等都应该为学生的“学”而服务,它们是学的客观外因和次要方面。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常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下面就此现象举例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数学建模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是指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一切的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学生应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数学建模的教学环节是将实际问题抽象简化成数学模型;求得数学模型的解;检验、解释数学模型的解;并将其还原成实际问题的解,从而最终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  相似文献   

15.
历史课“问题中心教学模式”是指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 ,围绕历史学科教学目标 ,以教材和相关材料为基础 ,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或疑问 ,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 ,对问题进行探索性学习 ,通过各种积极主动的方法 ,对问题进行概括、分析、论证、归纳、对比 ,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过程中 ,使问题得到较为正确或恰当的解决。“问题中心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 :以探索性学习为主线 ,学生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在其中起点拨、引导的作用。本文拟对历史课“问题中心教学模式”作一探讨。(一 )理论依据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就是人们运用…  相似文献   

16.
自然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教师要按照自然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去教学,必须让学生主动地去认识他们周围的自然事物,而不是教师代替学生去认识事物。教师的作用是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自己能动地去认识,而学生自己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参与教学活动自行探求知识的过程。自然教材的编写与其它教材有所不同,自然教材主要写了怎么来研究自然事物,而没有写研究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在自然教学中展开研究过程。而要展开这一过程,教师就必须立足“三个着眼点”,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自行探求知识。  相似文献   

17.
一、课程——教学事件的展开 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将所有构成教学的事件称为教学事件。教学事件是一个个教学活动及其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教学事件的展开恰恰就是课程的实施。构成教学事件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说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依托教材与教学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这种教学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型教学环境中进行的。比如:在讲授初中化学“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这一部分时,教材本身只是介绍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水与工农业的关系、水污染及其水资源保护等知识。  相似文献   

18.
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数学建模教学过程的重点是创造一个环境去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增强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强调的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与结果.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一切的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数学建模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体现在,对问题的探索、发现、解决的深度和方式尽量由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师备课或者上课时是在“教教材”还是在“用教材”,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观念。“教教材”是把教学狭隘地理解为传授知识,把教科书当作教学的唯一内容。它提倡教师备课要“吃透教材”,即吃透教参中的标准答案;上课要“以本为本”,不能超出大纲。学生的学习应“围绕教材”,学校考试应“紧扣教材”,试题答案应和教材“保持一致”。因此,语文课就是语文,语文教材就是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用教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观念,它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不仅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包括了蕴涵在书本知识后面的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活生生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回应。那么,教师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呢?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双重性,学生既是被教师认识和实践的客体,更重要的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应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继承,不重视开辟新的知识领域,形成了"封闭"型的教学模式,培养的是"储存"型人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才能使数学教学收到更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