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逆向思维也称求异思维.是对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进行反向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敢于“反其道而思之”。它要求人们沿着事物发展的反方向去思考、探索,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逆向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已成定论的事件或观点反向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增强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灵活性以及创造性,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要求训练学生的多种思维,包括逻辑思维、求异思维、开放思维、发散思维、反向思维等。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它具有流畅性、交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而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思维新范式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突破历史教学思维旧范式,培育历史教学思维新范式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解放思想,掌握求异思维、求同思维、反向思维、相似思维、分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善于搭建自主思维舞台。  相似文献   

5.
批判思维并不等同于单纯的求异思维或反向思维,要在思想政治课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教师就要善于鼓励学生敢于怀疑,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达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龙智福 《广西教育》2006,(1B):68-68
逆向求异思维训练,是议论文中一种问题材反向作文练习。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学会从一个题目生发开去,用自己熟知的最佳材料来论证一个观点,从多方面、多渠道寻求正确答案。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逆向作文如果能点染了其神韵,既能宣传辩证法,又能针对时弊,启发读着思考.因此,语文教师在注意发展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7.
<正>反向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一种对已成定论的观点或常规做法进行反方向思考的思维方式。反向思维能够有效地摆脱思维定式,突破旧有思维的框架,产生新思路,发现新知识,获得新方法。对学生进行反向思维训练,能够活跃其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创新人才。1在概念教学中培养生物学中有些概念是相反的,如合成与分解、同化与异化、分化与脱分化、转录与反转录等,还有些概念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释,可为训练学生的反向  相似文献   

8.
逆向思维在心理学中又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9.
"反弹琵琶"语出敦煌壁画中的唐代舞乐形象,是一种打破常规、反向求异的思维战术和处事哲学.  相似文献   

10.
初中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从四方面进行:构建知识、材料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转换题型、转变背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创设相近或相反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这个新时代,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良好的创新型人才,也就是说需要拥有创造性思维的人。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侧向求异、逆向求异、多向求异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必须注意以求异思维为核心,以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相结合的智慧操作方式来进行,方可取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求异思维就是按照与习惯性思维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它往往表现为对司空见惯的现象和已有的权威性理论持怀疑、分析、批判的态度。求异思维是一个创造者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因为一个人只有善于求异思维,才能发现事物的不足,产生创新的欲望;如果不善于求异,就会因安于现状而毫无创造。下面以两道密度计算题的特殊解法谈培养求异思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陈军 《中小学电教》2010,(7):101-101
<正>作文教学从求异思维训练上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所谓求异思维,就是指思维的逆向发散,让思维形成对立面,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形成新的认识。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15.
覃敏英 《广西教育》2010,(22):56-56
求异思维是对某一对象,多起点、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它有逆向思维、转换角度、发散联想等主要形式。它的特点是不受常规束缚,竭力求异、求新。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下面谈谈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6.
姚艳 《四川教育》2008,(1):46-46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教育旨在堵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从新的思维高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思维方式。数学教学中的求异思维一般指一种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刨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它具有独特性、创造性、特别性等特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呢?  相似文献   

17.
求异思维强调“多解”和“求异”,具有思路广阔、运用灵活、变通性大的特点,是创造思维的核心。但求同思维在创造思维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因为求异思维是受一定的时间、空间、科技、社会等因素制约的。求异思维实质上也是一种多维度的求同。“求异”与“求同”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创造性阅读主要适用求异思维,从正向和反向思考问题,对文本进行反思、审视才能实现。因此,创设轻松、和谐、平等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自己体会对教材、对问题等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并多角度、多方位去探究。  相似文献   

19.
思维能力是数学的三大能力之一.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从思维的方向,可将思维分为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也即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教学中往往注重求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忽视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求异思维对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中同样要注重求异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相似文献   

20.
曹阳 《西藏教育》2015,(1):58-59
<正>逆向思维,也称之为求异思维,即按事物发展的另一个不同角度来看待和处置相关问题。它是在思维路线上,与正向思维相反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是利用事物的可逆性,突破常规,把平时的思维方式逆转过来,采用与一般习惯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分析、推断的思维方式。当这种习惯性思路和实践不能带来预期的成果时,我们就应尝试改变思路,另觅蹊径。而不应只顾搬用过去的老套路或不够理想的做法,摒弃习惯性思路",反其道而为之"。运用好了逆向思维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