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语习得研究中对显性与隐性学习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但从基于认知心理学对二语语法学习所作的研究来看,显性和隐性学习是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学习机制。因此,在二语语法教学中,应把显性和隐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动态平衡的语法教学模式,使两种学习机制的效用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共同提高语法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习惯从表现方式上分为显性习惯和隐性习惯,良好的隐性学习习惯能使教学效率最大化。在教学中要用显性的方式培养良好的隐性学习习惯,在主动参与学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记忆习惯等方面都可以运用显性的方式手段去培养。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论述显性和隐性学习在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发展历程,探讨其在二语习得方面的应用及发展方向。望有助于正确认识显性和隐性学习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有效地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4.
英语词汇教学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得以重视。总的来说有两大类的词汇教学方法,隐性教学法与显性教学法。当学习者在学习词汇时,学习者将注意力显性集中在词汇上,被称为显性学习法。当学习者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词汇上,而是集中在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上,此时,学习者可以习得词汇,但不必显性学习词汇,被称为隐性学习法。  相似文献   

5.
显性和隐性是外语教学活动中不同阶段的异质化表现模式,两者之间存在关联,其中显性语言细节经过适当强化便可转化为学习个体的隐性操作技巧,并为后期创新显性知识奠定基础,二者的微妙关系在于参与者任何闪失行为都将造成后期实践教学的停滞,因此学习主体与教师有必要针对这类细节进行系统验证、解析,为后期外语知识的系统整合大开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6.
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是人类学习的必然途径,在二语习得领域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分清二者的本质是很有必要的。最近的关于二者的研究集中在语法问题能否被隐形习得,成人学习者能否通过隐性学习来进行知识的获得,隐性知识对于阅读有什么促进作用。综而言之,很难划分二者的界限。笔者将给予很细致的文献综述以供以后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是高校综合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对分课堂的显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隐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学生应加强语言知识、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等显性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通过多读、多思、多达的隐性学习机会提高自己的语言和思辨能力.教师也应精心设计精讲留白内容促使学生语言能力和思...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用好教材、用巧多媒体等显性的学习资源外,更重要的是要成为隐性学习资源的开发者。隐性的学习资源具有"内隐性"它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起间接作用的客体,比如,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机智、班级风气等。它对学生的作用虽不如显性学习资源直接,但往往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习者,一旦对学习者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民间教育学是非官方的、未进入科学化的教育理论体系和制度化的教育实践系统的,以观念形态或实践形态存在的教育学知识;流传在民间的原初的、朴素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教育活动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其存在方式类别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民间教育学的基础之一是民间心理学,包括可以相互转化的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民间教育学具有育德、益智、审美等教育价值,反映历史上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经验;传承人民的教育智慧,支配人们教育活动。民间教育学学习可直接学习显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化,学习他人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化;学习中宜采取分析的态度和方法,吸取其合乎科学的内容,舍弃陈腐的落后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隐性知识的共享对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知识水平、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隐性知识的内隐性和难以表述性常常导致学习共同体内知识共享的困难。在分析学习共同体概念、隐性知识主要特征及其与显性知识的转化方式基础上,探究隐性知识共享的基本途径,提出在学习共同体内共享隐性知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班华 《学科教育》2011,(1):21-25
"民间教育学"是非官方的、未进入科学化的教育理论体系和制度化的教育实践系统的,以观念形态或实践形态存在的教育学知识;流传在民间的原初的、朴素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教育活动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其存在方式类别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民间教育学"的基础之一是"民间心理学",包括可以相互转化的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民间教育学具有育德、益智、审美等教育价值,反映历史上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经验;传承人民的教育智慧,支配人们教育活动。民间教育学学习可直接学习显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化,学习他人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化;学习中宜采取分析的态度和方法,吸取其合乎科学的内容,舍弃陈腐的落后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全景式行为表现反映着学生的真实学习投入状况,进而折射出线上教学的质量。研究中以混合学习环境下的SPOC实践为例,从在线学习行为的内隐性和外显性特征两个维度构建学习行为分析的象限图,试图对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投入表现、学习效果以及内隐性和外显性交互影响作用的异同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发现:(1)在学习投入水平上,作业类学习任务达到较高的行为投入,而自主选择类的行为投入较低。(2)在线学习投入的学习效果上,全面投入类行为的学习效果要优于主动投入类行为和被动投入类行为的学习效果;而主动投入类行为和自我管理类行为的学习效果又要优于规律投入类行为和绩效投入类行为。(3)从学习行为内隐性与外显性交互影响的作用来看,当行为内隐性和外显性都呈现为高投入时,学习效果与行为投入趋于一致;当行为内隐性和外显性高低投入不一致时,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近年来语言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学习活动可分为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首先作为隐性学习研究的先驱Arthur Reber,曾将隐性学习定义为:通过专注经常出现的线索,对结构进行理解并习得的原始过程。而显性学习则是明确告  相似文献   

14.
虚拟学习社区中个体隐性知识的转化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知识的获得需要非正式的学习环境。虚拟学习社区是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环境,它的情境性、交互性以及便捷的管理工具能有效地促进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化,促进个体隐性知识的建构。结合虚拟学习社区在促进个体隐性知识建构方面的优势,提出虚拟学习社区中个体隐性知识的转化方武。  相似文献   

15.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隐性课程是"显性课程"的一种补充性教学,在课程教学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时期高职英语教学中隐性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其影响力和教学作用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显性课程教学的作用。基于对隐性课程概念的概述,总结现阶段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隐性课程研究现状及意义,明确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隐性课程的特点,系统论述隐性课程对高职英语学习的影响,并对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英语隐性课程建设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滕云 《江苏教育》2006,(8B):34-35
笔者在平时听课、参加教研活动时常发现一些设计很好的学习资源没有取得应有的价值,主要原因是一些教师没有用好“天时、地利、人和”等辅助性隐性资源,从而错失了出彩的良机,因此如何巧用“隐性学习资源”,促进“显性学习资源”的增值,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必须从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方面采取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网络学习适应性。显性课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多媒体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校园网络建立课堂与课外的有效衔接。隐性课程中,需要在听、说、读、写、译方面创设全方位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设定明确的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8.
网络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介绍了目前几种网络学习环境观并提出对网络学习环境的界定,将网络学习环境定义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与之相互联系的支持其学习活动的显性、隐性因素总和,它与学习者构成一个整体,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本文把网络学习环境分为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两大类,并分别对其构成要素作了阐述,重点分析了网络学习环境的功能性特点。试图从新的角度较为全面地认识网络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9.
探究式学习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真正的探究式学习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思维训练。然而,思维是隐性的,只有将学生的思维显性地表现出来,才能进一步通过师生对话、交流讨论、实验探究等方式激活、完善、发展思维,形成科学概念。怎样将隐性的思维显性化,将探究式学习落到实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研究证明,学习风格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当前多种学习风格模型的特点和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选定FSLSM作为自适应学习系统的学习风格模型,并提出了学习风格显性诊断和隐性修正的具体方案,针对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差异,从学习资源的提供、学习路径的安排、自适应规则等方面构建出语义网环境下的自适应教学策略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