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什么是正能量?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即为正。风靡全球的美国积极心理学巨著《正能量》指出: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根据这样的解释,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学校教育中要为教育传播正能量创造条件。教育,不仅是智慧的传承,更是信仰的铸就;教育,不仅是教学生生存的能力,更是给予他们生活的动力。学校的每一项活动都应该为学生信仰的铸就、生活动力的追求提供正能量。那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有效地为学生的成长增加正能量呢?满足需要的方式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2.
正能量     
《初中生》2012,(34):16
正正能量设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正能量比喻一切让人向上、给人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理查德·怀思曼出版过一部名叫《正能量》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正能量?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即为正。风靡全球的美国积极心理学巨著《正能量》指出: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根据这样的解释,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学校教育中要为教育传播正能量创造条件。教育,不仅是智慧的传承,更是信仰的铸就;教育,不仅是教学生生存的能力,更是给予他们生活的动力。学校的每一项活动都应该为学生信仰的铸就、生活动力的追求提供正能量。那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有效地为学生的成长增加正能量呢?满足需要的方式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4.
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美向上的教师团队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创建和谐校园的精神支柱,是学校发展的正能量。所谓正能量,即正面能量,正向能量。其一般定义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而延伸定义则界定为: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让工作和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团  相似文献   

5.
能量,有正能量和负能量之分。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对正能量的定义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对教师来说,正能量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信念,就是一种朝气蓬勃、把教育作为一生事业的工作态势。对教育的本质内涵,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理解。站在能量转移的角度说。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  相似文献   

6.
在班级管理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念和方法,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经过不断积极地学习、总结和探索,有一些心得和体会,现总结出来与大家交流,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一、正能量的培养"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而"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  相似文献   

7.
宇宙是由能量构成的,能量分为正能量和负能量,两种能量的性质完全相反.正能量形成基本粒子,负能量形成负的能量场.宇宙的形成及演变是正、负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宇宙正、负能量之和时刻保持为零.任何一个系统,物体(物质)自发的运动趋势及最终结果,是使系统自身的能量变化为零.“真空中光速具有恒定值且与惯性参考系无关“是光子的特殊运动方式引起的,与负能量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8.
<正>不要和负能量的人交朋友蔡永康在接受记者采访,对小S进行评价时说:"小S是个很好玩的人,她个性本身就是很乐天,很有活力,这个朋友让我觉得活着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有的人会让我觉得活着很没劲,碰到他会把我的能量都吸走。"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健康、积极、乐观的人带有正能量,和这样人交往能获得正能量,令你感染到那种快乐向上的感觉,让你觉得"活着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情"。悲观、体弱、绝望的人刚好相反。人就像"飞蛾趋光"一样,喜欢光明快乐的人,和这样正能量的人交往,你会觉得自己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与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每个人本身的能量受到了挑战。人的能量分两种.身体能量和精神能量?身体过于疲惫,总处于亚健康状态.易使精神方面的能量也很快下降。一句话.纷繁红尘间.想要聚集起超强的抵御外界压力的正能量.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在尽量保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如何让心灵最大限度地获取正能量.就是一个问题。因为.于心灵来说.它不仅会吸收正面的.向上的力量.而且也会吸收负面的.消极的能量。积极向上的人.懂得悉心呵护心炅,会有意识地让心灵吸收正能量.进而有效调节自己的能量场.过滤出去负面能量。  相似文献   

10.
“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意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鼓励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积极向上的一切动力和感情,正如当下网络最热的句子:“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点燃正能量,运气挡不住”。每个人的心里都潜藏着巨大的正能量,一旦正确使用这种能量,就足够成就丰功伟业。在中职学校,很多学生都由于初中阶段的失败,在备受父母指责的煎熬中常常出现自卑、冷漠、仇视的心态,这就更需要班主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不断发挥一个积极向上班集体的正能量,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身上都带有能量,能量有正负。中学政治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开发并彰显自身正能量。这些正能量包括:心态积极而不激愤、行善张扬而不怪异、仪容仪表卓尔不群、语言幽默而严谨、宽容而不放纵、正义而不逾规、崇礼而不拘小节、知识广博而自成体系、思维缜密不落窠臼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与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每个人本身的能量受到了挑战。人的能量分两种,身体能量和精神能量。身体过于疲惫,总处于亚健康状态,易使精神方面的能量也很快下降。一句话,纷繁红尘间,想要聚集起超强的抵御外界压力的正能量,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2013,(1):4
编者按:正能量,顾名思义,正面能量。书面解释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彤彤姐姐的解释是:能够给人积极影响的人和事。2012年11月2日,多名小学生救助摔倒的老爷爷,这是正能量,它传递了爱心。2012年11月5日,三位小学生帮陌生"轮椅爷爷"回家,这是正能量,它传递了善良。  相似文献   

14.
微语录     
《高中生之友》2012,(18):43
每个人身上都有正能量和负能量。当你清醒、豁达、理性时,你释放的就是正能量;当你执迷、狭隘、无知时,你释放的就是负能量。这个世界是球形的,你释放了什么能量,回过来的就是什么能量。你释放了爱和宽恕,就会得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当然也是每个中国教育人的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的教育的优先发展。所以,如果每个教育人心中的教育梦都能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正能量,那么就会为伟大中国梦的最终实现注入强劲活力,提供不竭动力。笔者的教育梦,就是期望在我们的教育中,德性教育不再是荒芜的沙漠,  相似文献   

16.
"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而"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因此"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课堂是教学主阵地,是"正能量"发挥作用的主战场,将"正能量"概念运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来,挖掘和培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正能量",有助于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即是通过作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从语文课堂中"正能量"概念的引入着手,提出了一些有关语文教学"正能量"培植的见解,期与教育同行共研。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需要培植正能量,首先需要教师具有正能量,并且在课堂及生活中积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培植学生的正能量,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教师。传递正能量,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与充实,通过各种方式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育人有本:站稳三个位,培育正能量作为教师,"明白培养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8.
人的内心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场,心灵能量大的人,必定是一个有爱的人。教育要培植正能量,首先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强大的心灵能量,在教学中积极向学生传递,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为师有道,为教有方,育人有本,立身有术。一、吸引力人们的思想、情感、语言、行动结合在一起后的能量形式将会吸引与其本质相同的人和事物,也就是积极吸引积极,消极吸引消极。作为教师应该拥有积极的能量,把这份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当然也是我们每个中国教育人的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的教育的优先发展。所以,如果每个教育人心中的教育梦都能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正能量,那么就会为伟大中国梦的最终实现注入强劲活力,提供不竭动力。我的教育梦,就是期望在我们的教育中德行教育不再是荒芜的沙漠,要变沙漠为绿洲,给中国教育带来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20.
《父母必读》2014,(8):26-26
家里的能量是在不断流动的,当每个人都充满抱怨、不满的时候,能量的正向流动会变得缓慢,最终形成凝固的僵局,甚至还会开始恶性循环。所以,我们要经常采用既简单又有效的方式,让正能量在家庭中不断流动,形成幸福、快乐的旋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