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中,有一种回答问题的方式非常流行,且大有盛行之势,即学生不必举手,随时可以站起来抢答。经常很多学生同时起立抢答一个问题,开始声音嘈杂,分辨不出是谁在说话,逐渐有一位同学胜出。有人倡导这种自由“抢答”,有人却鲜明地指出学生应该举手按序发言。那么,学生“抢答”利大还是弊大呢?笔者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喻锋 《教育文汇》2003,(6):16-16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工作,明确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以县为主”的原则,撤销在基层义务教育管理中存续多年的乡镇教育组。在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少地方推出了“中心学校”的管理体制改革模式:即撤销乡镇教育组,在一定区域内选定一所办学条件较好、基础设施齐全、辐射影响力大的中小学作为“中心学校”,中心学校除了完成其本身的教学任务外,还负担着该特定区域内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郭三平 《小学生》2010,(10):38-39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常常采用提问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方法,这虽是一种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办法,但他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学生处于被动,  相似文献   

4.
音乐老师操着点名册,大踏步迈进教室“狡诈”一笑。紧接着,耳边传来天籁之音:“今天考试!”“老师,你没说过我们可没准备!”“你搞突然袭击我们考不出!”刹那间,教室里炸开了锅。“同学们大可不必紧张,今天的音乐考试我们换一种方式。以抢答的方式进行,大家可以动用手里所有的资料,谁举手最快,谁就得到机会回答问题,成绩就掌握在你们自己手中。同学们,  相似文献   

5.
李小霞 《湖南教育》2006,(11):23-23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听众问正在做报告的著名企业家,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但并没有画圆满,而是留下一个缺口.画完后,企业家反问道:“这是什么?”“圆”“零”“未完成的事业”……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企业家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顿了一下,然后告诉听众:“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下个缺口,让我的部下去填满它.”。  相似文献   

6.
刘琴芳 《师道》2012,(4):24-25
这是我们班一个备受嘲笑的学生。只要点名让他起来回答问题,下面总会有一阵不怀好意的笑声。同学们都觉得阿琪是最笨的.总喜欢捉弄他。没有谁真正喜欢他、爱他,包括他的父母。  相似文献   

7.
天津育才职业学校一直承担着实施特殊基础教育任务。多年来,在积极开展“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中,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本位,突出德育、强化管理,因材施教、培养技能,把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始终放在及时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挽救有轻微犯罪的学生上,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服务于社会的实用型人才。经过多年的努力,学生的教育转化率逐年提高,学生犯罪率为零。这里的学生不仅招得进,而且留得住、推荐得出,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普遍认可。在实施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中,学校的主要做法是:一、站在战略高…  相似文献   

8.
李玉国 《班主任》2009,(3):50-51
班会背景我曾经接过这样一个高二班:超过一半的学生有游戏机,玩游戏成风,同学间以会玩游戏为荣,不会玩游戏为耻。我认为,靠简单命令禁止,治标不治本,高中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分辨力和自制力,游戏虽有诱惑力,如果让他们看清游戏的本质与弊端,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创新是民族 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创新教育的高度重视,也引发了 教育领导深刻的思想革命。我在创新教育中尝试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指导学生 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动态中探索、求知,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旧的知识的组合与创造,得出新的结果。亚里土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引起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较难管理的班级,实验报告总是交不上来,连科代表都会经常在课堂上开小差,所以,经常遭到我的批评,令同学产生了对立的情绪。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巴尔扎克也说过:“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创新来源于问题,只有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有创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首要的工作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2.
夏苹 《中国德育》2010,(7):89-90
快放学了,去教室里布置作业的时候,班长刘丽冲到我面前,嘴还没有张开,眼泪就“哗”地流下来了,哽咽着说:“老师,张家浩和亢永昊在班里说我。”“怎么了,什么事情令我们的大班长这么激动?”我不解地问。“他们老在班里说我和宋河好。”刘丽说到这里委屈极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哭起来。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问题教学”是以教师提问为主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如何设计高质量的问题,提出假设,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验证假设。尽管教师的教学方式由串讲演式变为问答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多了一些,看起来学生的主体性似乎得到了发挥。其实不然,学生仍然没有独立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说起写读后感,很多同学都感到头疼。有的做起了“小抄写员”——摘抄好词好句;有的同学写得像在回答问题,例如:从文中我明白了什么;还有的同学像在写检讨,喜欢形容自已如何如何渺小,体现文中人物如何高大……大家为了“编”出读后感,空谈感受。很困惑,也很头疼。别急,新学期的第一堂作文课就先教大家如何写出出色的读后感。  相似文献   

15.
汪峰 《教育文汇》2010,(5):36-37
一天,我刚走近七年级班教室门口,又听到里面乱哄哄的。我估计还是张小荣同学“导演”的。张小荣虽然进初一时间不长,却多次违反校规校纪,上周一在学校升旗仪式上刚刚被政教处予以警告处分。  相似文献   

16.
提起鸡兔同笼问题,许多同学都兴趣盎然,这是一个古老而又鲜活的题目.它的解法十分独特,下面就谈谈“鸡兔同笼”的多种解法:  相似文献   

17.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坐下来认真听了我校初中部的两节双语班的英语课。但一听,就觉得“憋”得慌。我们一直宣传我校英语教学的特点是“在听听说说中模仿英语,在唱唱跳跳中游戏英语,在讲讲演演中运用英语,在读读写写中掌握英语”。但是,课上凡是要学生们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要么说得断断续续,要么声音轻得让人听不见。学生在课堂上怎么不会“说话”了?  相似文献   

18.
一群好学上进、成绩优良的初中学生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可透过他们那笑意盈盈的眼神,分明看到他们承受着的重重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孙晔 《快乐阅读》2013,(25):102
这个时代是e时代,是网络的时代,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青少年上网的目的一般是什么?他们上网都做什么呢?是为了玩游戏,调查发现位居青少年上网目的的第一位,其次是"为了娱乐消遣、聊天、看电影、听音乐","为了获取学习知识"和"经常去网上寻找需要的信息"位居第三位。那么学生上网的利大于弊呢?还是弊大于利,文中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片断一:一位姓陈的政治老师决定提问两个男生.但他却不急于提问.而是先有意地吊着学生的“胃口”:“这个问题大重要了,我准备到‘天涯海角’去寻找两位‘帅哥’来回答。”此活一出.全班同学都乐了,瞪大眼睛注视着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