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闻回放父母会记得自己孩子的生日,孩子的生日快到时,他们总是提前几天为孩子的生日做准备。可是,又有多少孩子记得父母的生日呢?广东潮州一所学校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有的学生居然可以背出班上一些同学的生日,却从不关心父母什么时候过生日。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说是因为"爸爸妈妈从来不提醒"、"父母不喜欢过生日"等;少数学生说父母曾经提起要过生日,自己却没有记住。  相似文献   

2.
开学初 ,我就“你了解自己、家人及伙伴的生日吗?”为题目在本班进行了一次调查 ,结果如下 :从调查结果来看 ,既是在我的意料之中 ,又是在意料之外。说在意料之中是因为我早就知道肯定有部分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 ,但出乎意料的是全班学生都知道自己的生日 ,仅仅有6名学生知道父母的生日!这组数字摆在眼前 ,显得太苍白 ,太缺乏力量了。于是我请学生们谈谈他们的看法 ,这些学生到是很坦然 ,他们认为自己知道自己的生日是理所应当的 ;知道伙伴们的生日是因为既然是朋友 ,就应该知道对方的一切 ,包括生日 ,否则也谈不上是好朋友了 ;至于不知…  相似文献   

3.
在听了一次《品德与生活》课后,我们对四年级某班学生进行了这样的调查:当问其父母有没有给他们过生日时,100%的学生都说有,而且还要买很多的礼物;当问其有没有为父母过了生日(或知道父母生日)时,教室里只有寥若晨星的几只手……  相似文献   

4.
据《中华家教》今年第3期透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北京市京源学校1040名学生做的关于孝敬长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73%的学生说不全祖父母的名字。很少有人给父母过生日。这一数据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行阳 《家教指南》2005,(9):40-41
主持人:记得长春市南关区教育局曾进行了一项德育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在校生独生子女率接近100%,在家里经常从事家务劳动的中小学生不到70%,有20%左右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爱好、生活习惯,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针对这种情况,南关区教育局从2002年10月起,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了“孝敬父母、关爱他人”主题系列活动,其中有一项就是“亲情作业”。据介绍,许多学生在完成“亲情作业”的过程中,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说“自己体会到了许多以前不太懂、不太在意,因而也没有太珍惜”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可贵的沉默》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上课时老师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孩子祝贺,然而知道爸妈生日的孩子却只有几个,且没有一个孩子为自己的爸妈祝贺生日的。最后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孩子们懂得了去爱自己的父母。教学这课的目的是要使学生从故事中受到教育,做一个既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又能关爱父母和关爱别人的人。  相似文献   

7.
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我对所教两个班中的60多名寄宿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每周和父母的通话次数、谈论话题、写信频率、是否记得父母生日等方面。统计显示,82%的学生与父母的联系方式是电话,主要动机是要钱,仅8%的学生保留了和父母通信的习惯,与父母每周联系一次的学生只有8%,仅9%的学生能记得父母的生日。还有74%的学生承认有时向父母撒谎。看到这样的调查结果。我很震惊同时也很焦虑,心想:一个对父母都日渐忽略的初中生,如何对他人乃至整个社会怀有感恩之心?于是我在课堂上及时向学生反馈了问卷调查的结果,而且为了教育他们我特意满怀感情地朗诵了一首事先准备好的小诗:  相似文献   

8.
班上开展孝心教育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德明 《江西教育》2004,(17):26-27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任性,不重勤俭。对长辈的关注程度较低,不少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年龄.难以体会祖辈父辈为家庭为后辈所付出的辛劳和心血,难以理解长辈的一片爱心和一腔希望.经常对父母乱发脾气,也不知道如何孝敬父母长辈。因此,对孩子进行孝心教育,让他们拥有一颗“孝心”。既是传承中华美德,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9.
戴维今年七岁,但他不知道生日在哪天。他从不过生日。当然他父母从不为他举行聚会。他们没有足够的钱,并且总是担心衣食。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我在收听省广播电台节目时,有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大致内容是:一位小学老师教学生如何关心和体贴别人,其中有一个细节颇耐人寻味,这位老师问全班学生:“你们都知道妈妈的生日吗”?不料竟有半数以上不知道。这位老师很吃惊,我心里也沉甸甸的。孩子年幼,不知道妈妈的生日,这怪不得孩子,倒是做父母的要好好反省一下:你那套培养孩子的方法是否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呢?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文汇》2006,(3):10-10
在哈尔滨市部分中小学的综合素质报告册中,除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还有求知、健体、审美、做人等几方面的综合评价;而在“学会做人”一栏除了包括有爱心、讲诚信、当自强、能自律、会自理等几方面外,知道父母的生日、答应别人的事要按时努力做到等也作为评价内容。把“知道父母的生日”作为综合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通过情感渲染,让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并懂得珍惜身边的亲情。2.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3.领会到“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真谛。教学过程考一考:知道自己的生日吗?知道你父母亲的生日吗?知道母亲节是哪一天吗?知道父亲节是哪一天吗?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你帮他们做了点什么?你对他们说了点什么?学生交流。随机记录统计数据。比较数据,学生谈看法。点评:看似简单的几个问题却把学生的心揪了起来,绝大部分学生只知道自己的生日,而不记得辛苦养育自己的父母,这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内心情感的强烈抨击。面对统计的数据学…  相似文献   

13.
田茂江 《贵州教育》2014,(13):19-21
正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教育事业。我们必须搞清楚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不应该教给学生什么。除了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外,我们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人们常说"成人容易、做人难"、"要做学问首先学会做人",在教育实践中,班主任应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一、培养不忘本的人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忘本,起码要懂得如何孝敬父母。如:小学生要知道父母生日;初中生要知道父母爱好、要穿多大的鞋、喜欢吃什么等;要知道  相似文献   

14.
【思路点拨】 “过生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每一个中学生肯定在爸爸妈妈的操办下,大大小小过了不少回生日,可谁见过或谁给父母过过生日呢?记得在一次电视《综艺大观》节目里,主持人问一个前排就坐的十几岁的女孩:“你知道妈妈的生日是什么时间吗?”“不知道。”她的这个回答,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教学“相亲相爱一家人”时问学生:“知道你们父母生日的请举手。”竟有一半的学生没有举。笔者又问:“谁曾给自己父母的付出表示过感谢: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开心的微笑、一次真诚的交流与沟通?”全班几乎没有一个学生举手。这不能不引起笔者的深思,感到平时在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平时教学生要学会感谢帮助他们的人,但很少教育学生感谢父母,如何为父母着想。学生自然也就认为,父母为他们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现在不需要什么回报。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感恩应首先从感谢父母开始。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如何感恩父母。  相似文献   

16.
那天在完小听一位年轻教师上三年级的《年月日》,课中教师让学生在年历片中找出爸爸妈妈的生日。教师话音一落,课堂中一片惊呼:“我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我也不知道。”老师看到大多数学生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只好改为在年历片中找出自己的生日,于是教室中马上安静下来,学生低头找起来……这是偶然现象吗?这件事引起我的思考。于是我在我校三年级和六年级中各抽一个班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康乃馨     
最近,学校召开了关于“感恩”的主题会。在会上,校长提出了这样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同学们,你们有谁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吗?”结果,只有30%的同学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让我感到惭愧的是,我竟然也不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随后,校长一句句推心置腹的话让我们明白了父母生养我们是多么不易,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父母。晚上放学回到家,我怀着歉疚的心,偷偷地从外祖母那里打听到了妈妈的生日。  相似文献   

18.
周秀 《西藏教育》2009,(4):27-27
教材简介:《可贵的沉默》一文主要讲的是一位老师上课时,了解到孩子们的爸爸妈妈都记得孩子们的生日,可孩子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位老师抓住孩子们“热闹”与“沉默”的这一契机,巧妙地引导孩子们懂得了要关心父母,并学会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相似文献   

19.
“妈妈,再过几天是我的生日?”已近6岁的女儿经常念叨她的生日。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做父母的一般会为孩子好好庆贺一番,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但是,又有几个孩子能记往父母的生日呢?我决定在学校里搞一次调查:先让学生把母亲的生日写下来,然后通过家长会进一步落实,结果1231名学生中有76人能记住母亲的生日,占总人数的6.1%。只此一条,学校决定授予这些学生为“孝敬父母的好学生”荣誉称号,并颁发奖状,名单在星期一升旗时宣读。获奖的同学很荣耀,没有获奖的同学很懊悔:早知这么容易获奖,不如早把母亲的生日记牢。  相似文献   

20.
生日     
上午,最后一节课是语文。语文老师笑盈盈地走进教室,然后刷刷刷地在黑夜上写下一行大字。同学们迷惑不解:“老师又在搞什么鬼?”写完后,同学们一看,原来是“谈谈怎样过生日”,于是,大伙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说:“我过生日的时候,要请好多人大吃一顿!”有的说:“我要爸爸妈妈带我去游山玩水!”还有的说:“我过生日一定要……”这时,语文老师开始发话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吗?”同学们齐声答道:“知道!”声音惊天动地。“那有没有人知道父母的生日?”老师又问道。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下课了,我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