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纸杯也能烧水,哈哈哈!怎么可能?用纸杯烧水,纸杯先烧着了,水怎么会开呢?科学课上,张老师说纸杯也能烧水,我不相信,决定回家做实验探个究竟。说干就干,回到家,我把材料准备好,便开始做实验了。我把两个高度一样的茶叶盒并排摆好,再把装了半杯水的纸杯架在这两个茶叶盒上,然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纸  相似文献   

2.
古典小说《封神榜》中有赫赫有名的征西战将土行孙,他有一手绝活就是遁地而行。其实大自然中也存在着这样的土行孙,就是大雨过后,我们常常在庭院、屋前宅后、路旁岸边、田野地上发现的蚯蚓。 有一次同学们在马路上看到一条蚯蚓不知被谁切成了两段,它会死吗?有人认为前面一段可能不会死,后面一段肯定会死。还有人认为头都没有了,两段都会死......生物老师的答案是蚯蚓身体像一根管子,里面有一层层隔膜,就像一扇扇门,当被切断时,伤口处的肌肉收缩自动关上了“门”,过不了几天就会变成两条蚯蚓。通过翻阅资料让人大吃一惊的是,最近美国一家生…  相似文献   

3.
正放学后,我像往常一样一蹦一跳地回到家。突然,我脚下一滑,摔了个人仰马翻。我感觉屁股湿湿的,于是用手摸了摸地板。咦,地上怎么有水?我大声地叫着:"妈妈,你怎么把水倒在地上,害我摔跤了。"妈妈连忙说:"我没有把水倒在地上,是地面上潮。""可是,外面那么大的太阳,地面怎么会上潮呢?"我不解地问。  相似文献   

4.
“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科学课上老师这样告诉我们。想当然,我认为“植物最需要的是绿光,因为植物都是绿色的,没有绿光怎么会变绿呢?”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了怀疑。那是刚刚立春,天气还有些凉,妈妈种一些菜苗,要用塑料薄膜遮挡风寒。妈妈在家里翻天覆地的找红塑料薄膜,我好奇地问:“妈妈,这有绿薄膜,为什么不用?”“在绿薄膜下生长  相似文献   

5.
冰棒冒白雾     
正科学课上,科学老师给我们演示了"冰棒冒白雾"的实验,并要求我们回家做个小实验,观察冰棒周围的白雾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一到家,我便从冰箱里拿出一根冰棒,按照要求,把包装纸撕开,然后用保鲜袋把冰棒包起来。片刻后,我发现保鲜袋上真的有一层白雾。"这是怎么回事?这些白雾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呀?"我自言自语地说,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去请教妈妈。妈妈告诉我:"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处不在,当冷空气一  相似文献   

6.
极夜 《知识窗》2001,(9):36
泰戈尔在&;lt;飞鸟集&;gt;中说:“绿草求她地上的伴侣,树木求他天空的寂寞.“那我们活着,求什么为伴呢?泰戈尔还说:“我们的生活就似渡过一个大海,我们都相聚在这窄小的舟中,死时,我们便到了岸,各往各的世界去了.“可见,在我们各奔“前程“之前,大家是一条船上的伴侣,彼此不猜疑,心心相通,才能有快乐的旅程.……  相似文献   

7.
春节好,迪迪。新年好!你看我的芭比娃娃好看吧!还玩呢,小心致癌!骗谁呢!玩具怎么会致癌呢?是真的。芭比娃娃在德国检出含有致癌成分,好像叫邻苯二甲酸盐。盐?我的芭比身上怎么会有盐呢?这个,我也说不清楚!还是由我来说吧!博士爷爷来了!邻苯二甲酸盐不是我们吃的食盐,它是一种增  相似文献   

8.
动物哈哈乐     
自娱自乐一天,蚯蚓一家很无聊。小蚯蚓就把自己切成两段去打羽毛球了;蚯蚓妈妈觉得这个方法不错,就把自己切成四段去玩四国象棋;蚯蚓爸爸想了想,准备把自己切成肉末。蚯蚓妈妈知道后,哭着说:"你怎么这么傻?那样切会死的!"蚯蚓爸爸低声说道:"我很想踢足球……"  相似文献   

9.
我的书房里有一本旧字典,虽然它外表很不起眼,但与它“结缘”的故事却让我终身难忘。三年级时,我们刚学“近在咫尺”这个词语。“跟着我念:近在咫尺。”老师用木尺指着一个词语给我们领读。我突然发现老师把“咫”念成了“chi”。昨天预习时,字典上明明写的是“zhi”呀!我大胆地举起手说:“老师,‘咫’字你念错了,应该念‘zhi’。”老师头上立即添了几条蚯蚓般的皱纹,好像在问:“你确定?”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讲的是战国时候政治家孙叔敖的故事。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谁遇见两头蛇就会死。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他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不能给您养老了啊!”他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真的看见两头蛇了。”他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想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他妈妈高兴地说:“好,好!你不要怕,蛇没有咬你,怎么会死呢?再说,你除了一条害虫,做了件好事,不仅无祸,还会有福呢!”这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两头蛇呢?古代关…  相似文献   

11.
周六,我和妈妈去小姨家。在公路上,我看到了几辆油罐车,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油罐车后面都拖着一根铁链子。为什么要拖根铁链子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我早早到校,把这个现象告诉同学们,他们听了各抒己见,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谁也说不清。没办法,我们只好求助科学老师。科学老师听后,思考了一下说:"今天我们来做一做实验,做完这些实验,也许你们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相似文献   

12.
暑假,我在家里的衣柜里放了几颗樟脑丸。今天,当我去取衣服时,突然发现樟脑丸小了很多。我非常奇怪地问妈妈“:妈妈,咱们家的樟脑丸是不是被虫子偷吃了?”妈妈听了笑着说:“傻孩子,樟脑丸是熏虫子的,怎么会被虫子偷吃呢?”“那我们家的樟脑丸怎么变小了呢?”我还是很疑惑。妈妈  相似文献   

13.
一次科学课上,老师带我们做用碘酒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实验,我不小心把碘酒滴到了书上,没过几分钟,书页上竞呈现出了灰蓝色。奇怪!难道纸里也有淀粉?我心存疑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去请教张老师,并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问题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百万富翁     
“你想成为百万富翁吗?”别以为我在做虚假广告,“请君入瓮”!这句话可是我班的“小财迷”——黄磊今天一进教室就嚷嚷的一句话,那时数学杨老师正在教室的后面批改家庭作业,教室里哄堂大笑!杨老师开玩笑地说:“小财迷,昨晚又做什么发财梦啦?”黄磊红着脸说:“不是的,昨天你说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呀!怎么啦?”杨老师一脸的疑惑。黄磊接着说“那么1立方米不就等于1000000立方厘米了吗?”“有道理!怎么和百万富翁联系在一块儿了,尽想发财!”杨老师故意装作不高兴,又低头批起了作业。只见黄磊凑近杨老师的身边,…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有个同学看到地面上有好多蚂蚁在忙忙碌碌地爬来爬去,随口问到:蚂蚁之间交流的工具真的是触角吗?它们有耳朵吗?这一下可把大家问住了,平时我们还真不太注意小小的蚂蚁呢!这时一个同学说:蚂蚁是昆虫,可以飞的。另一个同学则坚持说只见过在地上爬的蚂蚁,从没见过会飞的蚂蚁。争论就这样开始了,于是大家都拥向生物老师的办公室。令大家“失望”的是,老师并没有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而是让我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6.
妻子说我们真是缎子被面盖鸡笼啊.我说怎么啦?她说现在不少人都认为我们家有钱,说你一个月至少要赚几千块钱,不然你怎么会放着那么体面的工作不干,要回家专门从事写作呢?  相似文献   

17.
正今天下午,我一走进科学探究室,就看见讲台上有3盆水,一盆是清水,一盆水里有泡泡,另一盆是什么水呢?好奇怪,黑黑的。这些盆里都有许多树叶,这是干什么呀?直到大家都坐好后,老师才说:"好,现在3个小组来做一次对比实验。这3个盆里都泡有树叶,第一盆是用清水泡的,第二盆是用洗衣粉水泡的,第三盆是用氢氧化钠水泡的。我们来看  相似文献   

18.
古城轶事     
<正>他拖了个长腔,不再说话。魏老板想听他把话说完,见冯德仁看着茶杯出神,马上亲自给他添水,小心翼翼地问道:"那又怎么样呢?""由你来当。"冯德仁做了总结。"不行不行,"魏老板摇摇头,心口不一地说:"这个会长应该由家大业大、名气大的人来当,这个人应该是你,你冯行长最合适。""我是不合适的,"冯德仁明确表态,"我开的是钱庄,不是做实业的,只有做大实业的商家才有代表性。我看魏兄最适合出面,这个位子一定是你的。"魏老板听得满心欢喜,连连说道:"哪里哪里,小号只是店盘多一些而已,怎能当此重任呢?冯兄太抬爱我了!"冯德仁知道是这个结果,便好人做到底,大度地说:  相似文献   

19.
前些日子,我捉了一只蚂蚱,看看它在地上跳来跳去,心里觉得十分好奇。突然我很想知道这种昆虫是用什么来呼吸的,于是决定做个实验来测试一下。我打来一盆水,心想,人用鼻子呼吸,鼻子是在头上的,蚂蚱是不是和人一样呢?于是我把蚂蚱的头按进水里的时候,我内疚地对蚂蚱说:“对不起了,小蚂蚱,你要为我的科学实验而‘牺牲’了!”  相似文献   

20.
我们班有一个男孩,他主动写字条说:“我们可以交个朋友吗?”我看他很友善、害羞,成绩也还不错,便答应了他。后来,朋友告诉我:“初一的时候他就一直默默关注着你,他告诉我们说他很喜欢你!”啊!天哪,怎么会这样?我只是把他当成朋友呀。可是有一次,他居然写情诗给我,说他每每看见我哭泣,他都会很心痛。看完诗后,我急了!我回纸条说:咱们的友谊该结束了,我们不再是朋友。可他就像没看见一样,依然认为我是他的朋友。我很苦恼,我该如何是好呢?(初二女生)被别人喜欢是件好事情呀,这说明你身上有很多优点。但你的烦恼我也能够理解。你只想和他做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