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裕 《文化市场》2002,(5):38-38
一台打着“都市戏曲”旗帜的甬剧《典妻》在沪演出,其综合艺术的精美程度,不仅“老宁波”们很少见到,连到场的众多上海戏曲名家也都有些惊叹。在本届艺术节上。锡剧、花灯戏等地方剧种都以“都市戏曲”的面貌出现在上海的各大剧场。地方戏曲该不该都市化的问题。又一次在戏曲界引起了热烈的议论。  相似文献   

2.
1998年3月,化部制定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演出市场自身的发展,化部又对《实施细则》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修订后的《实施细则》已于2002年10月1日起开始实行。该《实施细则》对演出政策做出相关调整,其主要内容:取消了营业性演出活动中对主体资格的所有制限制,在演出市场向外资开放之前,全面对内开放。实行演出管理与经营的分离,使演出公司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实施细则》还就经营与经纪分开、推行演出市场签约制度……等进行了相关的修订。本刊记就此采访了中国化艺术有限公司、上海市演出公司、上海大剧院、保利剧院、北京金展望化艺术有限公司等化机构的主要负责人。  相似文献   

3.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21-222
上海越剧院全年完成演出243场,其中明星演出94场,青年演出149场,总计演出收益6341900元。剧院全年完成了袁雪芬大型悼念活动和系列々场演出;完成北京国家大剧院特邀演出《红楼梦》;  相似文献   

4.
为配合2008北京奥运会,体现“人文奥运”精神,营造和谐欢乐的社会氛围,文化部于3~10月,在北京、青岛、上海、香港等6地组织奥运重大文艺演出活动。上海《中华鼓舞·龙之声》、芭蕾舞剧《花样年华》、话剧《商鞅》、越剧《红楼梦》、儿童剧《田螺姑娘》、昆剧《班昭》、京剧《孙悟空大战盘丝洞》7台剧目受文化部邀请分别在北京天桥剧场、梅兰芳大戏院等剧场演出。  相似文献   

5.
孙桐生作为晚清蜀中著名学者,他最早明确地提出并再三坚持《红楼梦》的"本事"是写"明珠家事"说;称孙桐生为"旧红学索隐派的先驱",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判断和确评;孙桐生的高明之处更在于他清楚地认识到文学创作是"虚无缥缈"的想象和虚构,不等于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人物形象、独特的叙述方式、绝妙的语辞成为举世经典之作.《红楼梦》蕴含的艺术魅力与文中自然而巧妙的用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红楼梦》所用典故博采众长,杂取诸家,用典的手法巧妙娴熟,无论是“借用”、“化用”或“反用”,都能驾驭自由且多不露痕迹.而且,使事用典在揭示作品主题,彰显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淮茗 《寻根》2009,(5):94-97
对现在的读者来说,沈复和他的《浮生六记》应该不算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虽然还不能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文学名著那样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但喜欢它的人也是相当多的,甚至有“浮迷”之说。之所以要提到这些,是因为这本书能流传到现在,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8.
周群 《华夏文化》2013,(4):9-11
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十一月,明成祖朱棣命翰林院学士胡广、侍讲杨荣、金幼孜等纂修《五经大全》、《四书大全》及《性理大全》,次年编成,随后颁之学宫,影响巨大。《四书大全》是奉敕之作,在明代备极尊崇,但颇受学者非议。顾炎武对其“上欺朝廷,下诳士子”的评价受到了学者的普遍认同,官修《天禄琳琅书目》、秦笃辉《经学质疑录》、皮锡瑞《经学历史》等都引顾氏之论为据,对《四书大全》严加责伐,后世往往轻忽其存在。但难以否定的事实则是,  相似文献   

9.
2008年,上海歌剧院演出场次292场,其中歌剧演出78场(其中本地剧场15场、沙龙23场、外地25场、境外15场),下乡演出13场,学生场24场,公益性演出29场,指令性演出2场。2008年,歌剧院以迎奥运、迎世博为契机,原创歌剧《雷雨》、经典歌剧《奥赛罗》、《图兰朵》、中国歌剧《诗人李白》等轮番上演,并创排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交响合唱《太阳、大地、人》、舞蹈《城舞今典》汇集新创作的《夜舞精灵》、《剑吟》、《绽放》、《穿越》、《蝶恋》、《情人码头》等原创小节目。剧院积极策划历史题材歌剧《楚霸王》、现实题材歌剧《那时花开》、舞剧《嫦娥奔月》、《上海·上海》。  相似文献   

10.
张旗 《大理文化》2012,(4):37-39
对于《红楼梦》的创作,曹雪芹曾有"谁解其中味"的慨叹,这忧虑绝非多余。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伟大也要有人懂。"且不说《红楼梦》问世后曾遭的烧毁和严禁,千百万读者两百多年来的众说纷纭,评论之盛,见仁见智,至今未休。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中“风月宝鉴”的出现看似偶然,但却是应运而生,是千百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与时代思想的发展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我们无论是从纵向的角度进行历时性考察,还是从横向的角度进行共时性观照,都可以看出它是我国古代宝镜中的集大成者,是这一坐标体系中的最亮点。透过对“风月宝鉴”这冰山一角的参悟,我们了解到的决不仅仅是一个风月故事。难怪“风月宝鉴”会成为《红楼梦》一书的别名!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的三个日译本在日本译界具有很高的地位,受到了极大关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松枝茂夫译本(SM)、伊藤潄平译本(SI)和饭塚朗译本(AI).本文将以《红楼梦》第五回中的诗词曲赋为例,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这三个日译本在语言表达层面和文化传递层面的翻译技巧进行欣赏评述.  相似文献   

13.
淮茗 《寻根》2010,(4):42-47
作为一种极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戏曲在华人社会文化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伴随着海外华人移民的步履,中国传统戏曲也陆续出现在世界各国的舞台上。据相关文献记载,华人在国外演出中国戏曲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纪。  相似文献   

14.
淮茗 《华夏文化》2010,(3):37-38
<正> 中国戏曲形成的时间虽然较之小说要晚很多,但它同样有着悠久、丰厚的文学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作品数量众多,并出现了像《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这样的名篇佳作,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并不亚于小说。作为中国古代最具群众基础的一种艺术样式,戏曲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内容及形式也随着时代文化的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相似文献   

15.
张良皋 《寻根》2007,(6):88-92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有一段故事: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叽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谢,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回溯了有正本的发现与研究历程,指出有正本的发现,是新红学产生的一个重要契机,对于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辩》都有重要启示,从而揭示了它与新红学之间的重要联系,为新红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上海京昆艺术中心成立一周年庆贺演出举行,3月14~16日在天蟾逸夫舞台推出“京昆演唱会”、“京昆武戏专场”、2台“京昆文戏专场”。其中,文戏包括《贵妃醉酒》、《虹霓关》、《大登殿》、《锁五龙》、《绣襦记&#183;打子》、《占花魁&#183;受吐》等,武戏有《铁笼山》、《昭君出塞》、《寿荣华&#183;夜巡》以及京昆合演《雁荡山》。尤其在16日“京昆演唱会”上,上海京昆院团老、中、青三代演员齐上阵,戏迷观众大饱耳福。  相似文献   

18.
韩青  徐军 《寻根》2011,(4):48-53
唐朝有一个专门教歌舞技法的学校,称为梨园,后来梨园也成为戏曲艺术的另一个代称。中国的戏曲发展有多长的历史?王国维在《戏曲原考》中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虽咏故事,而不被之歌舞,非戏曲也。虽和歌舞,而不演故事,亦非戏曲也。”《辞海》里“戏剧”条也说:“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只有那些既有歌舞又有故事内容两相结合的演出,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上海越剧院集中主创力量,新排历史名人越剧大戏《韩非子》。该剧主要讲述两千多年前,在秦国统一六国前夕的历史大变局中,法家思想家韩非子与秦王赢政兄妹一段传奇的情感历险和命运悲剧。该剧3月在上海首演,并得到了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资助,获得上海市2008年新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当年上海越剧团还新创了《尘缘》、《打薛蟠》、《探春别母》、《雪地追子》、《屈打香菱》、《千里送京娘》、《昭君出塞》、《罗衫案》、《真情无界》等小戏9个;改编、移植和新排了小戏《范进中举》、《评雪辨踪》、《坐楼杀惜》、《惊魂》、《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上海芭蕾舞团年演出80场,其中大戏53场、普及演出26场、海外1场,观众人数逾10万人。2008年芭蕾舞团大力推动本土市场演出,《天鹅湖》、《梁山伯与祝英台》、《粉墨嘉年华》、《花样年华》、《欢乐颂》等多部芭蕾作品相继在上海各大剧院上演,使本土商业演出场次比上一年度增长了73%。为配合世博会和北京奥运,4月芭蕾舞团的《芭蕾精品》赴新加坡参与世博宣传演出,大型现代芭蕾舞剧《花样年华》赴京参加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演出。2008年芭蕾舞团新创排了2部现代芭蕾舞作品《欢乐颂》、《梦回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