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主要是指孔子、孟子、荀子的民本思想,"重民"、"仁政"的思想对于当时社会具有进步意义,作为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儒家民本思想,时至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带来的影响。本文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内容进行分析,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揭示其在当今背景下的局限性,这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贽的反孔批儒曾起了启蒙、解放思想的作用,其曾经受到禅宗思想的深刻影响,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但不能因此否定其基本思想倾向上的儒家观念。就李贽受先秦儒学的影响及其"异端"观点与先秦儒学的关系加以评述,兼论其思想中的与时俱进观点。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从内位与外位相区分的角度考虑"亲亲"和"尊尊"关系问题,这两者并不是绝然对立的.儒家重视亲亲血缘关系,实质是强调情感的自然真实性,包括丧服服叙制度在内的礼文之道德原则,实际就源自于人们的这种真实情感.对源于亲情的真实情感的极端重视和通过对道德原则的不断切身反省从而得到落实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两大特色.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教育家们的丰富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新课程背景下挖掘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内容并吸取其精髓,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儒家义利观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许多思想精华至今仍对企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应当充分借鉴儒家义利观的思想精髓,既要抛弃计划经济时代虚伪空泛的高尚主义与平均主义,又要避免不仁不义、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行为,建立一种义利并重的现代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6.
礼乐合称并不表示二者在先秦政教中始终一体而并重.礼教与乐教的关系与地位的不断变化,实质反映了先秦意识形态政策的变迁状况,对儒家礼乐文化思想之形成以及汉代意识形态政策之取向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礼记·乐记》是先秦儒家乐论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历代音乐教育产生着深远持久的影响。其乐教思想有二,其一,音乐与人心的作用与反作用;其二,音乐对社会和政治的功用。总览《礼记·乐记》全篇,可以看出先秦儒家十分重视文艺的社会功用和价值,并不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儒家的这种文艺观充满了强烈的理性色彩,作为儒家经典的《礼记·乐记》难免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民族思想在"大一统"基础上探讨"夷夏之辨",并用发展眼光看待夷人,以文化作为区别夷夏的标志;在内涵上,它又以华夏文化为思想核心,以"德教"为政治手段,以宽容为价值准则。这些思想时至今日依然对促进我国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具有很现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墨家是先秦一个极为重要的学派,与儒家一起在先秦并为显学。"用"是墨子哲学的根本观念,墨子等人皆来自于社会的下层,他们知道普通人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他们才会从"民本""民生"的角度考虑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实用主义的思想在墨家的言意观中也体现无疑。  相似文献   

10.
先秦儒家思想以仁、义为核心思想、以礼为行为规范,以圣人、君子为理想人格;在追求治国理政、自我完善的同时,先秦儒家还提出了榜样示范、因材施教、学思并重等方法,以激励和引导人们的品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不仅丰富了教育资源,而且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强化、巩固民族心理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易》教作为“六经之教”之一,是孔子和其他先秦儒家王道教化的重要手段,是儒家思想体系建构的形上根据,是儒家通过总结《周易》的政治、学术、社会功能等而提出的重要概念。先秦《易》教作为数千年《周易》教化传统的发端,在长期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念等,不但对儒家、道家等诸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汉代及其以后的思想、学术等也有重要的范式作用,对当下的传统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等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先秦政治混乱时期,诸子的美育理想是欲构"中和"之美的理想社会;美育原则方面,儒家重善;在美育途径上,儒家以乐、礼、诗为教,但在不断的继承发展上,仍存有分歧.  相似文献   

13.
从五个方面对荀子“化性起伪”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对人们进一步理解先秦儒家美学思想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孝亲思想的特征有三:其一是孝亲方式的养和敬的二重性;其二是孝亲义务的绝对性和至上性;其三是孝亲功能的逻辑推演性。可以预见的是,旨在强调家庭伦理之孝的先秦儒家孝论,必将对传统孝文化的当代转换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对中国先秦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的人性思想进行分析后发现孔孟的理想主义色彩较浓,也较接近"自我实现".他们虽然并不否认"基本需要"的满足,但他们更多地关注在实现欲望过程中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道德理想的实现和道德境界的提升.而在与马斯洛理论结合的过程中,孔子、孟子关于人性、关于人的道德理想的理论,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  相似文献   

16.
儒家的自然观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为"尚用",二为"比德"。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儒家伦理道德至上向自然山水的转移,山水成为君子德风的比喻和象征。汉儒"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对先秦儒学"比德"观念的继承和发扬。经过晋宋玄学对传统儒学的扬弃,儒隐者不仅比德山水,还寄情山水,以追求高洁独立的人格。唐儒高举建功立业的时代大旗,始终没有改变积极用世、匡扶天下的价值取向。即使走上隐逸之道,也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要以人为本,重视"尚中贵和"的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古老精华.使处在社会转型发展时期的高校学生能理性认识我国儒家传统教育理念"中和"的现实社会价值.让"中和"教育思想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培德砺志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贾谊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儒家的礼治思想,在礼治思想的传承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他针对秦汉之际局势的转变,提出一系列以礼治为核心的治安之策,为汉初政治秩序的稳定提供了解决方案;他继承了先秦儒家以伦理制衡的方式来限制君权的政治追求。同时,贾谊认为通过对太子的道德教育就可以塑造理想君主,具有较强的理想化色彩;“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君子”的前提,是以外在身份为依据来判断主体道德素养的高低,这些都体现其思想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荀子是继孔、孟之后先秦时期的又一位儒家大师,其道德教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荀子发展了孔孟的理想人格目标思想,对理想人格所包涵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阐释,他提出的独到的道德修养方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先秦儒学开始,儒家就有重实践的传统。而教育不但是儒家实现其人生理想的重要渠道,而且是儒家对社会产生最大影响的途径之一。本文将从白鹿洞书院的复兴说起,探讨以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家的理学教育主张和教育实践,并阐发理学思想与宋代重要私学教育机构书院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