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事实婚姻的概念和特征法学界在“事实婚姻”的概念、特征等问题上产生了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要求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不但相互没有配偶,还应当符合规定的条件(实质要件),仅没有进行登记(形式要件)这样的一种婚姻状态;而第二种观点则不问其实质要件是否符合,只要未进行登记,就构成事实婚姻[1]笔者同意前一种观点。事实婚姻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经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两性结合。事实婚姻的特征:①事实婚姻的男女应无配偶,否则成为事实重婚。②事实婚姻的当事人具有婚姻的目的和共同生活的形式,男女双方是否互以配偶相待是事实婚姻与其他非婚的两性关系在内容上的重大区别,因为不合法的性行为不具有婚姻的目的和共同生活的形式。③男女双方具有公开的夫妻身份,既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又为周围的群众所公认。④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这是事实婚姻的最本质特征,也是其与法律婚姻(登记婚)最大区别。2事实婚姻法律保护在我国的演变过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历次司法解释,对事实婚姻的保护,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1为绝对承认时期,1984年8月30日以前,1950年《婚姻法》颁布施行后,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身份共同生活的事实婚姻仍...  相似文献   

2.
1 事实婚姻的概念和特征   法学界在“事实婚姻“的概念、特征等问题上产生了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要求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不但相互没有配偶,还应当符合规定的条件(实质要件),仅没有进行登记(形式要件)这样的一种婚姻状态;而第二种观点则不问其实质要件是否符合,只要未进行登记,就构成事实婚姻[1]笔者同意前一种观点.……  相似文献   

3.
人类婚姻形态及其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婚姻起源后于有嫁娶事实”这一理论出发,从婚姻词义、婚姻目的、婚姻仪式等方面说明:群婚并非婚姻,而只是一种嫁娶事实。对偶婚才是人类第一种婚姻形态。其望门居阶段是现代婚姻萌芽期,其从妻居阶段是现代婚姻初步发展期,其从夫居阶段则是现代婚姻形成期。  相似文献   

4.
《婚姻键合理论》也可说是一种“婚姻动力学”理论。它站在“两性相吸”基础上,探讨婚姻制度的社会关系构成及契约的基本条款内容,从而说明了婚姻的本质;它把婚姻的选择视为按照“某种原则和程序操作”的结果,而这种“原则和程序”的内容是由人类社会进步水平决定的;它把婚姻的存在视为“连续不断选择”与“连续选择同一”的结果;它把爱情与婚姻选择条件相区别,从人们对异性的需要强度所达的层次不同,来探讨两性间的“关系距离(即关切程度)”,从而说明了婚姻中的爱情机制。在婚姻的本质构成、选择机制、爱情机制、稳定机制的基础上,《婚姻键合理论》畅顺地说明了诸如婚姻排他性和可变性问题、婚外恋问题、年龄问题、离婚率问题、未来联偶婚制问题等  相似文献   

5.
夸张是一种故意将“芝麻”说成“西瓜”或者将“西瓜”说成“芝麻”的夸大其词、铺张扬厉的辞格,它能把所描述的事物的特征“放大”到荒诞的地步,使之更为突出、鲜明。正确地运用它,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达强烈的感情,收到理想的言语效果。黄侃在《文心札记》中说的“文有饰辞,可以省不急之文;文有饰辞,可以摹难传之状;文有饰辞,可以得言外之情。”即指此意。但是,在语言实践中,这种超事实的描述却不知引来了多少误解与批评。  相似文献   

6.
“能够辨别、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材料”,这是一个既老又新的考点。说它“老”是因为数年来它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屡屡出现;说它“新”,是因为它是94年新被列入《考试说明》中的,从它被明列为考点,足见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对此的重视。因此,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所谓“信息”,指阅读材料所阐明的观点、知识以及提供的消息、情况等等。所谓“材料”,指印证观点的事实,包括一些文字资料。人名、地名,数据等等。“能够辨别和筛选”信息和材料,是一种阅读能力。所以,该考点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树靠一张皮,人靠一张脸”,最近几年这句谚语在农村得到了“发扬光大”。他们眼中的“脸面”即“面子”,是万事重中之重,为了所谓的“面子”,不顾一切后果。本文首先,针对农村的婚姻“面子经济”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它是造成农村相对与绝对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浅析了农村婚姻“面子经济”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农民要依靠“思想、收入”两条腿,走出“婚姻面子经济、走出贫困”。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发展的客观看,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有三种不同的性爱:一是古代的性爱,二是现代的性爱,三是共产主义的未来性爱。古代的性爱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和婚姻制度的产物,它是由父母主宰的婚姻,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作的考察那样,对于统治阶级来说,“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因此“在整个古代,婚姻的缔结都是由父母包办,当事人则安心顺从。”“古代所仅有的那一点夫妇之爱,并不是主观的爱好,而是客观的义务;不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这样的婚姻是绝无爱情可言的。历史上,爱情与婚姻的分离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9.
假说与教育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什么是假说?假说是一种思维形式。是人们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由已知推测未知时所采用的一种思维形式。假说是科学发展形式。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一个新的事实被观察到了,它使得过去用来说明和它同类的事实的方式不中用了。从这一瞬间起,就需要新的说明方式了——它最初仅仅以有限数量的事实和观察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媒”,是由婚姻习俗派生出来的专门职业,操此职业者即称“媒人”,古代称“媒妁”.《说文》云:“媒,谋也,谋合二姓”;“妁,酌也,斟酌二姓也.”古代嫁娶必用媒,它和“父母之命”一样.是构成婚姻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使婚姻合乎道德的一个楔子.因为照儒家的观点看,婚姻用媒可以“隔男女,防淫佚,养廉耻”,《孟子·滕文公上》就说:“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送,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婚姻之重媒如此,所以“媒”就成了我国古代婚姻习俗的重要传承之一.《金瓶梅》在反映我国古代婚姻习俗方面可谓精彩绝伦,据笔者归纳所知,约有“官媒”、“私媒”、“牵头”、“牙婆”  相似文献   

11.
婚姻“六礼”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的婚姻形式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就是“六礼”的问题。“六礼”是在缔结婚姻的过程中所规定的六种仪式,一曰纳采,二曰问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这六种仪式详细规定记载于《仪礼·士昏礼》和《礼记·昏仪》两部书中。后来,很多礼教经典和史书作了解释和演义,历代(至迟在唐代)的“户婚律”都以“六礼”为基本内容,勘定婚姻条文。因而“六礼”遂成为一种统一的、流行于上层和民间的婚姻仪式,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比如在清末,陕西的很多地方,婚姻嫁娶都还基本上按照“六礼”的形式在进行。①“六礼”以它顽强的“遗俗”之力,影响着我们当代的婚姻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举证责任的本质是一种结果责任 ,而非行为责任 ;它是一项在事实真伪不明情况下的诉讼风险分担制度。在其具体分担方法上 ,大陆法系多依实体法规范设立统一分担规则 ,“规范说”为其通说 ;英美法系依利益衡量进行个案分析。两种方法各有历史渊源及法治背景 ,各有优劣长短 ,其思想差异的根源在于对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的不同价值取向。结合我国实际 ,以“规范说”为主 ,“利益衡量说”为辅的模式当为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七年之痒”是当前一个时尚热门成语。它指的是一种婚姻现象,意思是婚姻进入第七个年头时,浪漫与潇洒随着夫妻双方的熟悉,随着生活的压力而荡然无存,婚姻进入一个危险期。但为什么是“七年”?这种婚姻危机为什么称作“痒”,而不称作“七年之痛”“七年之酸”?那得从它的来历说起。  相似文献   

14.
古罗马婚姻制度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罗马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罗马早期的婚姻主要是采取“有夫权婚姻”形式,妻子完全处于夫权的支配下。共和国后期,“无夫权婚姻”逐渐取代“有夫权婚姻”,出嫁女子虽然脱离了夫权的支配,但仍处在其生父的家长权之下。此外,罗马还存在一种非正式婚姻制度,即“姘合”。从某种意义上讲,“姘合”是对古代门第婚姻的一种突破。然而当“无夫权婚姻”取代“有夫权婚姻”,特别是当“姘合”被法律所承认的时候,罗马早期那种稳固的婚姻制度和家庭制度也就遭到了破坏。  相似文献   

15.
“XVX”句,即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是同一词语的特殊句式。也就是说,在同一句子中,行为动作的行施者和行为动作的承受者,是同一事物或者同一个人。“山连山,水连水”,“面对面,背对背”,“手拉手,肩并肩”,便是最常见的“XVX”句。“事实总是事实”,“说是说,笑是笑”,我们称它为“X是X”句,它也是“XVX”句的一种。因为“X是X”句出现的频率很高,数量很大,所以通常将它单独列为一种,本文“XVX”句中就不再涉及它。  相似文献   

16.
真理问题是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对波普尔的“真理观”作一初步的探讨。一、关于客观真理的问题列宁说:“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又说:“当一名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波普尔认为,“真理是与事实相符合,”“就是它与事实一致。”这一观点大体上与  相似文献   

17.
“七年之痒”是当前一个时尚热门成语。它指的是一种婚姻现象.意思是婚姻进入第七个年头时.浪漫与潇洒随着夫妻双方的熟悉.随着生活的压力而荡然无存,婚姻进入一个危险期。但为什么是“七年”?这种婚姻危机为什么称作“痒”.而不称作“七年之痛”“七年之酸”?那得从它的来历说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美国思想家史坦利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蕴含着解决的种子。”它强调了一个事实,只要我们去认真寻找和发现,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事实也告诉我们,大到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19.
电大开办之始,人们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它的教学质量是否有保证,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由于电大是采用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进行大面积远距离授课的一种新型高等学校,国内没有先例,国际上也正在探索,对它有所怀疑,是正常的。另一方面,那时,人们对在左倾路线下出现的“大学牌子满天飞”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因此,电大一诞生,社会上有些人就说:“又是瞎胡闹”、“长不了”等等,这些反映,也是可以理解的。电大办学七年来的事实说明,它的教学质量是好的。这个事实,已逐渐为社会所承认,并被中央领导所肯定。现在完全可以这样  相似文献   

20.
波利亚说:“数学事实首先是被猜想,然后被证实。”数学猜想是数学研究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指根据某些已知事实材料和数学知识,通过思维的能动作用,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作出的一种猜测性推断。数学猜想或问题的提出,有时比问题的解决更有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猜想,让猜想在数学教学中飞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