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来胜 《学周刊C版》2014,(3):127-127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点火器”和“助燃剂”,也是开启学生心智的一把钥匙。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智慧,收住学生的精力,才能使学生积极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且,只有师生产生心灵共鸣,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需要教师的"导演"才能展现其教学魅力,更需要诱导和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热情和兴趣。语文课事实上是一场"表演"课,只有把被动的学生变成主动的角色,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疯狂朗读才能展示出语文课堂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换角色,让课堂充满生机与魅力,而只有塑造教师自身的"美",才能真正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  相似文献   

4.
<正>把"生活元素"引入作文教学,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自主探索、主动发现、敢于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生今天所学的知识为明天所用,体现教育的真正价值。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只有走出狭窄、封闭的空间,将社会生活带入语文课堂,把课堂教学延伸到丰富的社会生活中,语文课堂才会焕发活力,学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作文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中的一  相似文献   

5.
对话教学是当下备受关注的教学艺术,是体现新课改理念,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形式,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探究,大胆创新和实践,才能使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开展得丰富而有实效,才能给学生一个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语文课堂,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袁辉 《考试周刊》2013,(23):39-40
文章提出只有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设置、课堂问题设置、学生主体性发挥及教师语言的有效性,才能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董云 《甘肃教育》2014,(22):47-47
正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语文课堂的生机在于巧妙处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教师只有进行艺术而有弹性的教学预设,在课堂上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不管语文教师在预设时有多么严谨到位的考虑,也不可能穷尽语文课堂的可能性的生成,因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会常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许多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因此,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12):30-31
语文课堂需要有艺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以丰富的知识感染、熏陶学生,更要有点燃学生热情的手段和艺术,才能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只有营造了异彩纷呈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由"愿学"到"好学"再到"乐学"。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科学设置语文教学目标,才能发挥教材的应有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目标定位、目标设计、目标表述、目标达成的转变,使语文课堂教学由"教课文"走向"教语文"的变化,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引领语文教学走向有效、高效。  相似文献   

10.
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当一个问题提出以后,为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教师需要根据师生对话情况再次进行提问,直到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为止,这就是"追问"。适时恰当的追问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的追问却流于形式,问题浅层化。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追问呢?笔者认为,教师只有把握课堂追问的时机,才能使语文课堂生成更多的精彩。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文本传情达意的载体。叶澜老师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文本是一串沉睡的语言符号,只有通过倾注情感的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深情徜徉于语言之中,学生情文本情水乳交融。一"情",值得倾注语文课堂少了情就不能称其为语文课堂。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这是走进文本的第一步。只有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才能让优美的语言带着学生在美好的世界里徜徉,让文本  相似文献   

12.
对中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教学的有效性,也要把学生放在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位置,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将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美感是人们从美的事物反映中而得到的美的快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语文教师只有善于发现美、捕捉美、创造美,把形式美描绘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内容美输入到学生的心泉,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和神韵灵性。笔者根据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就语文课堂教学的美感,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学科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教师的日常教学,语文课堂也是如此。因此,注重教学实践,打造灵动而充实精彩的课堂,是每位语文老师追求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具备深度解读文本的能力,灵活驾驭课堂的智慧,和教后深刻反思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处处好风光"。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教师只有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强化专业技能,丰富教学手段,才能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才能使课堂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的缺失.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由教学的本质决定的.学是内因,教是外因,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没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主性,教师的一切活动就显得毫无意义.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彰显,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得以落实.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观念,放下"架子"让学生唱主角,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努力使学生成为发现者、探寻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堂是一个师生双边互动的平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角色的引领者。只有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才能激发出对知识的无穷探索,对生命的叩问,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本色和活力。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乐学、想学,因此,新授课的导入非常重要,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巧妙地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去学习新知识。例如教《海上日出》,打开电子屏,屏幕上就呈现出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动人图像。课文主要描写日出前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阅读教学成果颇丰。但要把阅读教学改革真正向纵深推进,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入研讨文本;积极贯彻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教学模式。"自主"是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健康有序进行的基础";合作"是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健康有序进行的手段;"探究"是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健康有序进行的关键。只有三者有机融合,才能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9.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的能动性,才能使其学好语文,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才能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对此做了一次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语文课堂上,一些教师为体现创新,对课文进行标新立异的解读,或深挖文章立意,使语文课堂失去它应有的本色。在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踏踏实实地积累、认认真真的实践,要领悟语言文字的含义以及运用技巧。只有把握好"创新"与"守真"的关系,语文教学才能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