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堂世界历史课至关重要。这节课必须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作了以下一些尝试,努力上好这第一课。  相似文献   

2.
黄莉娟 《成才之路》2014,(36):79-79
我市现行牛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在每一单元的开篇总是一段简洁而有趣的对话,点明本单元学习的内容要点,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预测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对本单元话题的兴趣。而如何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启任务课堂第一课,是每个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鉴于此,笔者从如何把握“四注重”,谈谈自己多年来成功开启“任务课堂第一课”的一些教学体会,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3.
谷连华 《现代教育》2003,(5):119-119
一、讲好开头,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讲好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注意听讲,他们就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学习效果必然受影响。教师首先对教材应有十分把握的准确的掌握,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通过讲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成语导入新课,提出问题,造成悬念等。另外,教师还可仪表端庄,亲切和蔼、语言生动、奈理清楚讲清本节课学习的重要性,同样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相似文献   

4.
“序言”是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课。上好“序言”课,对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依据教材,灵活施教,激发兴趣 对于解决什么是物理学的问题,如果简单地按定义去讲,就会陷入枯燥乏味的说教。常言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序言课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首要任务,根据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一种动力,对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影  相似文献   

5.
戏有戏眼 ,文有文眼。“一堂课就是一篇文章” ,它是师生共同活动的相对完整的实践过程和艺术创造 ,因而一堂课也应当有它闪亮的眼睛 ,不妨称之为“课眼”。抓住课眼 ,有利于组织好语文课堂教学。第一 ,课眼是吸引学生激发兴趣的切入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个吸引学生激发兴趣的开头 ,必然为一堂课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孔子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每堂课的开头都要能够激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这样才能使他们积极思维 ,活泼愉快地学习新知。一节课良好的…  相似文献   

6.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生动的第一课对培养学生对本科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建立语文教学的良性循环、提高教学效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上好这第一课呢?笔者认为,应该在激发学科兴趣,明确教学目标、方法,树立良师形象等几个方面下功夫。1.激发学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第一节课就能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极大兴趣,进而达到“学乐”、“乐学”的目的,便是取得可喜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我们可以从情感、美育、需要等几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1以情激趣教学活动既是传授知…  相似文献   

7.
三年级是小学生由说话、写话向命题作文过渡的中转站。随着作文训练内容的不断深入,作文难度也相应加大。此时,教师引导得法,将会使学生轻松愉快、充满信心地学习作文;反之,将会使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从而产生厌作文、怕作文的心理。引导三年级学生习作,我着重抓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趣”字,上好作文第一课“良好的开端是事情成功的一半”。因此上好三年级作文第一课尤为重要。如何上好作文第一课呢? 心理学指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  相似文献   

8.
学校的“开学第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既关系到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又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辞去旧岁,迎来新年,学生们回到学校,又开始了新学年的学习生活。我校本学期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新颖、快乐、难忘”。而《开学第一课》是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一项大型公益节目。从2008年秋季起,每年新学年开学之际推出。这一节目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而设计,按学生们喜欢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古语说:“水至清则无鱼,文至直则无味。”本人认为:课至平则无趣。那么,什么样的课才能吸引学生?俗语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本好书、一部好电影,要吸引住读者、观众,精彩的开头是必不可少的。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同样也需要精彩的课前导入。精彩的课前导入,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内容作好引路和铺垫。下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课前的几种导入。  相似文献   

10.
孔子曾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愿望。所以“点燃”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有一种“向往之”的意识就成为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而解决这个“关键”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课初几分钟内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准备,紧扣课内容创造一个良好的教与学氛围。某种程度上说,导语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课堂是否成功,对导语进行精心的设计,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笔对新教材增篇目进行了精心的导语设计。  相似文献   

11.
段亚斌 《小学生》2011,(5):39-40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课之计在于导。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有一个扣人心弦的导入,一上课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发达的古代农业”是人教版必修2中的第一课,这一课知识点多,时间跨度大,如果仅仅靠“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很难有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经济史教学真正“活”起来,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新学期的第一课是关于文件夹的操作知识。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演示法,一定比较枯燥无味,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减,甚至会影响本学期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如何上好这堂课呢?我采取了以下两个策略。  相似文献   

14.
浅谈"导入技巧"在哲学课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起哲学课,人们总是与“玄奥莫测、高深难懂、枯燥乏味”等字眼相联系,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事实证明,能否在讲授新课伊始,就使学生产生兴趣,往往决定这一课教学是否成功。我们可以采取形式多样、新颖的导入方式,使哲学教学具体化、形象化,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哲学课就不会再像“天书”那样玄奥莫测,学生也不会再感到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是教师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心理愉悦——兴趣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伯恩斯坦),而要培养学生对本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都德的《最后一课》,主人公韩麦尔先生所上的“最后一课”是成功的,而韩麦尔先生之所以能成功地上了“最后一课”,他在课堂上所流露出的情感,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表现出“最后一课”的重大意义,韩麦尔先生用自己的服饰来表示这一课的不寻常,以自己满含悲痛的语言来表示自己失去祖国以及不能再讲法语的痛苦。韩麦尔先  相似文献   

16.
赵明军 《四川教育》2002,(11):37-37
“口语交际”是一种新课型,与听话说话相比,它更侧重于应用和实践。笔者以为,“口语交际”应注意五个要点:贴近生活,激发交际兴趣。浓厚的兴趣是获取知识的不竭动力。在组织教学中成功激发学生兴趣,唤起交际的欲望,把训练内容生活化,贴近生活、贴近儿童,是“口语交际”成功的前提。低年级的学生均爱新奇、喜活动,通过看录像、CAI课件演示、参观、学生表演等多种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有一位老师在口语交际课时,先让学生看了一段小男孩喂小兔吃东西的录像,启发道:“同学们养…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门新设学科,学生对此有没有兴趣,这是这门学科有没有生命力的反映,这是这本教材成功不成功的标志。我们在电子技术课教学中,始终紧扣教材,突出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许多学生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对此书爱不释手。在第一堂“序言课”中,我就请部分学生上台来演示光控台灯、声控猫等。学生们看到这些电子作品,感  相似文献   

18.
李美琴 《小学语文》2010,(11):13-15
一、导入新课要悬 于漪先生有一句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9.
<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要上好信息技术课,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第一课"很重要。一、新学期"第一炮"成功的第一节课将会使学生对以后的学习充满信心、充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激发学习兴趣。对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课讲得“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