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指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教育四大支柱学说为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四种学习是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而居四大支柱之首的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学习”的本领。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面对浩如烟海又不断涌现的知识,传统的以知识累积为主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己无法应付,教育的重心必须从掌握知识转移到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上来。“教学生学会学习”己成为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目标和任务。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创新品质,使其更好的获得学会学习的能力,成为当前许多教师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少忠 《云南教育》2008,(22):22-22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或者说教育的四大目标,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和发展”,实际上就是“三生教育”的应有之义,纵观今日之教育,存在着急功近利等弊病。这些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  相似文献   

4.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德洛尔报告”,即《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该报告提出的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4个支柱已成为目前国际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学会共存”是这四个支柱的核心。十年来,人们以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方式建构和实践着“学会共存”的教育理想,提出了和平文化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世界公民教育等一系列的教育理念和行动策略。“学会共存”教育的基础是人类普适伦理或共享价值,“学会共存”教育的过程是在文化互动中人们对普遍文化价值的建构过程。“学会共存”教育对于展现一个和平、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培养具有开放的世界意识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的未来公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合作.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处理信息,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充分体现了国际上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在这四大支柱中,后三项便是我国教育相对忽视的,尤其是在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中更需加强。  相似文献   

7.
“‘以能为中心’的小学教学实践”是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该课题研究已历时两年.以能为中心就是以激活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激活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终身发展需要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共同生活能力、生存能力.这四大能力的确定,主要吸收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的观点.该书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会生存”作为教育的四个支柱.  相似文献   

8.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饶4种基本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组织,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也曾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会阅读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四种能力被称为21世纪教育的4大支柱.……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教师的社会角色应围绕《德洛尔报告》中提出的“未来教育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来调适。在“四个支柱”的角色规范下,教师应成为学习方法的引导者、实践能力的训练者、未来生活的设计者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者。同时,还应努力将新的角色与传统的角色(如榜样角色、知识传授者和仲裁者角色)有机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戴勒斯·李奇提出的大能力的第八条是“团队合作”。他对“团队合作”的定义是:和别人共事。一、“团队合作”是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现代社会人的一生发展的四种重要素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无论“学会”什么。最基本的落脚点还是“学会做人”,这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所谓教育,就是教人学会做人 ——学做文日月的现代人。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该先教会学生做:人,再教会学生学知识。  相似文献   

12.
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的美好“善根”。“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做事,学会生存”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而感恩教育则是四大教育支柱的综合体现。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礼仪之邦”千百年的荣誉,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幼儿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一、一切为了特殊学生的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对特教学校来讲,这不仅是未来的教育支柱,亦是目前特殊教育的趋势所在。我们培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本领运用于生活,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乐观向上  相似文献   

14.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或者说教育的四大目标,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和发展",实际上就是"三生教育"的应有之义,纵观今日之教育,  相似文献   

15.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这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的知识支柱。其中“学会学习”是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但据调查资料显示,职业学校中约80%以上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纵观中国历史 ,传统教育极其重视教人做人。我国最早的儒家经典《大学》中曾训诲道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又说 :“自天子以至庶人 ,皆以修身为本。”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提出过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 ,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这四大支柱中的学会认知意思就是要学会学习 ,而学会做事与学会共同生活都属于技能的范畴 ,应包括在学会生存之内。因此 ,上述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实际上包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三方面的内容 ,首要…  相似文献   

17.
《世界教育信息》编者的话:《教育的四根支柱》是《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通称《德洛尔报告》)一书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从未来教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每个人一生中获得教育的四根支柱, 即“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和“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本刊选录该报告的第四章,以飨读者。文中的“委员会”指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通过对当今、特别是对未来社会教育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的教育思想。这个思想被誉称为现代素质教育四大支柱。  相似文献   

19.
教育,即教书育人。一是教书,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二是育人,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书是手段,育人则是目标。早在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而我国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也重在关注学生的发展、创新、做人等方面的能力教育。  相似文献   

20.
“学会共处”这一概念,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书中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即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培养学生在人类活动中参与和合作精神。“学会共处”课题是一种行动研究。所谓“共处”,是“以博爱情感为基础的一种合作、交往、持续发展、共同创新的生存能力,一种理解、接受、关爱、欣赏他人与事物的思想感情和与之相适应的品德行为”;“学会共处”是“一种提升自身素质、推动社会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