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生态后现代主义的视角理解课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生态观引入课程研究是80年代中期以后课程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从转变课程范式的生态理念、课程与教学的生态模式、整体课程等方面来看,从生态的角度探讨课程问题是富有远见的研究视角,课程领域存在的已有问题中,许多可从“非生态性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3.
自课程研究的概念重建以来,课程学家们通常综合地、折中地吸取现象学、自传、存在主义、实用主义、美学、神学、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解释学、混沌理论和批判理论中的一种或多种理论性的方法,并将之运用到教育科学研究中,使得后现代课程的远景呈现出直觉、审美、回归、赋权、反讽、解构等特性,同时它是完全折中的、在联系的背景之中决定的、来自经验的,是量子的和宇宙的,并最终指向理解课程.  相似文献   

4.
谢登斌 《高教论坛》2001,(5):111-113
以多尔、派纳、卡普拉、斯拉特瑞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为基础 ,对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以予综合探析 ,并从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寻求课程理解--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得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课程理论学家多尔运用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批判和继承了前代课程理念,形成了自己的课程观。本文将从课程理解这个角度来谈谈其对教师的启示。教师的课程理解将围绕着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来展开论述:教师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实现课程理解的途径——师生对话。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及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后现代课程观是一种多元的课程观,它力图构建一种新的课程观来摆脱现代主义教育所存在的弊端,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在对课程本质、教师角色、课程内容及课程评价方面有着独特的认识。后现代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后现代教育思想也不能盲目进行引用。  相似文献   

7.
教育研究中对学生的课程理解关注较少,且关注点集中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课程体验。学生课程理解还涉及学生在学习、体验课程之前对于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认知这一课程理解影响着学生对于课程的整体性认识,影响着学生课程学习的态度与动机。实践中教师课程理解的狭隘以及对学生课程理解的关注不足导致学生的课程理解薄弱,进而造成学生的学习效能低下。今后应提升教师对学生课程理解的关注程度,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对课程的有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8.
赵成蓉 《出国与就业》2011,(22):122-123
后现代课程观发端于哲学领域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作为深入研究和理解后现代课程观的理论基础,探讨后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发展、内涵,及其为后现代课程观探索提供的理论依据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应该说有多少后现代课程研究学者就有多少后现代课程研究领域和范式,因此对后现代课程研究难以做出"完整概括"。所以文章就对后现代课程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五位代表学者,即Cherryholmes,Doll,Giroux,Lather,Slattery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式进行具体分析,概略地透析了后现代课程研究的范式和形态。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技术》2016,(5):30-36
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程变革带来了机遇,也为课程形态及其运作生态带来了挑战。文章从生态的视角分析了技术变迁对课程学习及其生态的影响,设计了适应信息时代课程学习诉求的课程学习生态构建理论模型,并结合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实践,从内容、教学法、社会交互、情境和技术等方面探讨了技术支持的课程学习生态重构问题,以期为信息时代的课程变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学生课程理解不仅仅是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解释的活动,而且是游离于各方利益的中介,是教师课程理解的必要补充。然而,目前关于学生课程理解的研究少之又少。鉴于此,本文从本体论出发,分别从主客观的角度对学生课程理解做了概念鉴定;探讨了学生进行课程理解的两个原因,即自我体验的需要和理解教育的召唤;列举了能让学生课程理解成为可能的三个因素,即学生是课程中能动的主体,学生求知欲望与无限知识的矛盾,学生场域资源的保障,以期尽可能地揭示学生课程理解的本真之貌。  相似文献   

12.
生态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是在生态后现代主义的指引下发展出来的,它提出的课程方略包括课程范式生态理念的转变、课程与教学的生态模式和整体的课程观。生态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来审视学校当前的德育,以期促使德育获得更大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来,课程理解是我国课程领域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梳理和分析课程理解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课程理解研究的状况以及发展趋势,促进课程理解的纵深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课程理解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课程理解的内涵、类型、主体和教师课程理解等。最后,对课程理解研究提出了一些期望。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自本刊2011年第一期刊发《经典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一组三篇文章后,引起了很多读者对于经典教育思想的探寻与学习。的确,经典的教育思想历久弥新,她是理性的启蒙、智慧的凝练。她生成于特定的环境,被漫长的时间所检验,仍然展现着内涵的隽永与魅力。尽管几乎所有经典的产生都有复杂的社会背景与人文背景,并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经典的原创风格和独特智慧无不让人们  相似文献   

16.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是学科渗透式教学的核心。其内容结构不仅包括全球视野的国际共同问题,还包括反映中国国情和地方特色的内容,并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该课程的教学具有活动中心、问题引导、小组合作学习的特色,适用于具备条件的城乡学校。  相似文献   

17.
论课程理解的过程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当代课程理论家威廉姆F·派纳所表达的课程理解的思想挑战了"泰勒原理"的传统,成功地对课程研究领域进行了概念重建,由此也确立起课程理解的新范武,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话语.课程理解的理想是一个从不同角度审视的演变过程,是趋于自善的生态理解.课程理解的进程具体表现为在自我意识觉醒的前提下,在具体的意义化情境中,在自由会话的形武下的课程的自由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教师课程理解是教师对课程现象、课程文本和课程事件的意义解读的过程,体现了课程研究范式从"开发"走向"理解"。目前有关教师课程理解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取向、理解方式、理解内容、影响理解的因素及策略等,教师课程理解研究对于课程理论的发展以及教师课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在今后教师课程理解研究中应注意明确教师课程理解的内涵、拓展研究主题、丰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不合适、教学方式不规范、课程开发不灵活等。因而,基于知识建构、经验生成的后现代课程理念,改进当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对于健全学生人格,引导健康生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强烈地冲击着教育领域。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即是在其冲击下产生的,它倡导对话与理解、重视差异与多元化、注重培养人的探索创新精神,这对促进我国教育理念的转变、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