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韩春莹 《辽宁教育》2003,(2):120-121
师:老师手中有一些筷子,第一次给你8根,第二次给你10根,谁有办法把你手中的筷子平均分在两个纸盒里?……  相似文献   

2.
韩春莹 《辽宁教育》2003,(1):120-121
师:老师手中有一些筷子,第一次给你8根,第二次给你10根,谁有办法把你手中的筷子平均分在两个纸盒里?  相似文献   

3.
一、从熟知的实物中,感情角的表象 师:(展示一条红领巾)你看到了什么? 生1:看到一条红领巾. 生2:它是红色的. 生3:它是三角形的. 师:它有儿个角?谁能指给同学看看? 生1:红领巾有三个角. 生2:(从顶点出发,分别沿两边比划)这就是一个角.  相似文献   

4.
一、从熟知的实物中,感悟角的表象师:(展示一条红领巾)你看到了什么?生1:看到一条红领巾。生2:它是红色的。生3:它是三角形的。师:它有几个角?谁能指给同学看看?生1:红领巾有三个角。生2:(从顶点出发,分别沿两边比划)这就是一个角。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红领巾外,还有许多物上有角,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从你的学具中找出个角,再说说你见到过的哪些物品上有角。比一比哪个组找得最准最多。(学生进行找角活动,教师巡视指导)【评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5.
第四册教材中“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例1是加、减混合应用题,是学生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开始。从解答一步应用题到解答两步应用题,不仅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转折点,也是解答多步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和关键。教学的关键是指导学生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恰当地提出中间问题。为了让学生过好这一关,  相似文献   

6.
一、从熟知的实物中,感情角的表象   师:(展示一条红领巾)你看到了什么?   生1:看到一条红领巾.   生2:它是红色的.   生3:它是三角形的.   师:它有儿个角?谁能指给同学看看?   生1:红领巾有三个角.   生2:(从顶点出发,分别沿两边比划)这就是一个角.……  相似文献   

7.
教法说明:抓住数量关系式教学两步应用题,把学生在解答简单应用题时初步形成的列数量关系式的能力运用到解答两步应用题。教例:石桥区小学买白粉笔80盒,买的彩色粉笔比白粉笔少35盒。一共买粉笔多少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渡 1.板算:石桥区小学买白粉笔80盒,彩色粉笔45盒。一共买粉笔多少盒? 要求先列出数量关系式,再列式计算。 2.口答:解答下列问题要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数量关系式怎样列? ①红花和黄花共多少朵?  相似文献   

8.
一、生活引入,探索交流 师:出示电脑画面:星期日,小明拿1元钱到商店买2支铅笔,售货员阿姨热情地服务…… 请大家猜一猜,小明在买铅笔时会思考什么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  相似文献   

9.
一、生活引入,探索交流   师:出示电脑画面:星期日,小明拿1元钱到商店买2支铅笔,售货员阿姨热情地服务……   请大家猜一猜,小明在买铅笔时会思考什么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  相似文献   

10.
所谓课堂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育手段等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教育氛围.好的教学情境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情感.赞可夫指出:"不管你花费多少气力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情境的设计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那么这些解释就将落空."为此,教学要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乐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发展在情境中.  相似文献   

11.
一、生活引入,探索交流师:出示电脑画面:星期日,小明拿1元钱到商店买2支铅笔,售货员阿姨热情地服务……请大家猜一猜,小明在买铅笔时会思考什么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生:积极动脑,提出问题。(1)每支铅笔多少钱?(2)买2支铅笔一共要付给售货员多少钱?(3)应找回多少钱?(4)略。生:问题(1)可以这样解决:每支铅笔多少钱可以看标价。生:还可以问售货员。生:每支铅笔多少钱,以前买过,都是3角钱1支。师:如果每支铅笔3角钱,那么问题(2)应该怎样解答?生:每支铅笔3角钱,买2支铅笔用6角钱,列式为3+…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46页例4。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例4,使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明确解题思路,口述解题步骤,分步列式计算。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讨论:要求下面的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1)白兔和熏兔一共有多少只?(2)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几本?(3)大猴只数是小猴的几倍?2.组织学生讨论:根据给出的“公园里有8只大熊猫,2只小熊猫”,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3.让学生独立解答教材第87页准备题: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16只白兔,一共养了多少只兔?学生解答后,教师引导他们思考:这道题里有几个条件?是几步计算的应用题,用什么方法计算?  相似文献   

14.
一、注重问题情境的适宜性,激发探究欲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阶梯:“现有水平”,最近发展区”和“潜在发展水平”。人的认知就顺着这三个阶梯逐级提高,反复深化,螺旋上升。数学教学的任务就是促使他们之间的转化,而适宜的问题情境正是良好的“催化剂”。教学实践表明,在“现有水平”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创设的问题情境有较好的适宜性,它能使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从而激发探索的欲望,引起积极的思维,最终实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向“潜在发展水平”转化,使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阐述,以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为主要依据,从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信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优化情境创设、创设教学情境注重思考性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以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张艺 《甘肃教育》2014,(5):84-8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7.
涉及的知识前提: (一)两步计算的式题; (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三)一步计算的乘法应用题和除法应用题; (四)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诊断测试题: 一、填空在一个式子里,有乘除,或连乘、连除,就按照从( )到( )的顺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8.
19.
王辉 《中学教学参考》2012,(14):107-107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相关内容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5):99-100
本文基于实际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着重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法的价值意义,同时也根据教学实例详细分析了情境创设法的具体应用方法,旨在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可行的帮助和建议,并最终促进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