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要少一点解读,多一点运用,以言语实践活动为主体,通过言语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高级语用能力。文本解读是言语实践的跑道与车间,言语实践是文本解读的出发与旨归。具体而言,应当基于实践,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基于语用,用教课程的理念来教课文。当然,强调言语实践,并不能完全抛弃语文知识的讲解。否则,语文教学就是失去了它的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2.
言语特点决定了言语教学的目的、路径与价值追求.为发展言语能力、丰富言语生命,教学需以言语为核心,平衡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以可操作的言语形式知识的开发为抓手,注重其生活、生命规定性;以结构化的言语活动为载体,突出学生立场、文本依据和思维训练;以对话为指导思想,以意义共生为价值追求,强调呈现新信息,敞开生命空间.  相似文献   

3.
“致用”理念观照下的语文教学,强调立足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在操作层面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以语言学习为根,理解文本的表达。即语文教学要扎根于语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因子,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表达范式,理解文本为什么要这样表达。二是以言语实践为径,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达。即在学习文本表达范式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立场出发,遵循学生言语认知发展规律,为学生搭建言语实践的平台,引领学生在具体的言语实践中学习用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4.
如何让语文课充满语文气息?如何使语文课堂成为培育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场所?文本细读,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的强烈关注。特级教师黄孟轲先生对“文本细读”有如下阐释:文本细读源自20世纪欧美文学新批评,曾经对文学阅读产生过较大影响,它强调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注重文本的语境及隐喻。文本细读是仔细领会言语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与肌理,质疑隐藏在作品中的缝隙,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进入言语的灵魂世界。文本细读是一种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熟悉或陌生…  相似文献   

5.
连鸿霞 《成才之路》2010,(28):36-37
言语实践是以教材为载体,实践的过程应是学习语言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言语实践的有效性,应体现在通过语言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习得语言、积累语言、掌握语言规律,并通过各种言语实践,深入文本,探寻文本深层意义,最终实现语言的迁移运用。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细读是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同样可以指导我们的阅读教学实践。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总是以文本为核心,抓住文本的关键点,自觉地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以多元姿态亲近文本,沉入言语之中,涵泳品味,从而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进而建构起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这就是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以言语行为标志词汇为研究切入点,分别举例分析了立法、司法及其他法律文本中的法律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8.
虽然文本细读强调沉入言语,但这种解读也并非只重细部而忽略整体。为防止细读产生窄化文本甚至歪解文本的现象,教师指导学生细读时就不必面面俱到,也不能囫囵吞枣。我们得抓住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之处,重锤敲打,然后细嚼慢咽,从整体参与性上指导学生积淀言语经验、获取言语感悟、启迪  相似文献   

9.
情境教学实际上是一种以调节学生的感情为基准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的是一种以学生的情感特点为准绳的教学模式,从而为促进学生参与整个语文教学提供机会和条件.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亲近文本,多角度、多维度地解读文本,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必须将文本的言语形式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读写结合中促进学生言语智慧的有效提升。在教学中,教师要在解读文本中遴选文本形式的典型价值,引导学生在解构中掌握文本的表达形式,让学生在感知言语中推进言语训练,在读写交融中发挥文本形式的范例作用,从而促进学生言语智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以言语形式为语文教学立足点,教师积极开展言语实践,指向言语表达,力图从发掘言语形式实践点、基于文本言语形式实践点进行教学设计、基于文本言语形式实践点进行课堂教学这三个方面,探讨基于文本言语形式的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文本是阅读教学的载体,更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文本细读在阅读教学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文本为核心,抓住文本的关键点,自觉地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以多元姿态走进文本,沉入文本的言语之中,涵泳品味,从而充分挖掘文本的丰富内涵,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同时以文本为范例,学习文本的精彩之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从而构织起生动高效的教学课堂,建构起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  相似文献   

13.
在文本对话中培育言语智慧是以言语作品为教学凭借,在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开展多维言语活动,学习语言运用,培养对语言的敏锐感,提升人的言语生命智慧.落向言语智慧的文本教学的结课范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回读文本,积淀言语智慧;二是再构文本,发育言语智慧;三是互涉文本,生长言语智慧.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过度关注文本的内容信息,忽视文本的言语特点,造成了阅读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体裁,让学生感知文本结构,启发学生提炼言语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言语智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丰富学生的言语体验对于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获得对文本的深刻感悟以及提升阅读能力具有助推作用。教师可以从文本言语之间的"组合""聚合""连联"等关系入手,引领学生细品,从而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基。  相似文献   

16.
面对阅读材料时,文本言语的关键点究竟在哪里?教师如何抓住这些关键点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呢?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以下几种基本策略。 一、从分析语言的空白化中细读文本 "空白化"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它以"计白当黑"的艺术手法使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从而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7.
<正>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是对文学批评的文本细读概念的借用和活用。它是指"读者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人手,对文学文本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这是指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其对象是阅读教学,它是从阅读教学出发,为了阅读教学,与阅读教学结伴同行。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具有细读姿态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8.
文本细读起源于俄国的形式主义,它强调要以文本为中心,挖掘文本本身的价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尤其应该重视文本细读。文章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为例,从文本语言层、文本意象,意境层面的角度,分析于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性文本细读。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触摸文本言语的奥秘,变语言符号为言语经验;寻觅文本言语的踪迹,变言语形式为言语经验;超越文本言语的形式,变言语表达为言语智慧,引导学生习得言语表达的方法,教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积累知识。  相似文献   

20.
<正>阅读鉴赏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鉴赏涉及文本分析。以往的文本分析的视角主要有三种:一是以作者为中心,注重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对文本做出阐释;二是以文本为中心,注重文学言语的体味、推敲;三是以读者为中心,珍视读者的独特阅读感受。以上三种分析视角都涉及文学理论的几个要素,有其合理之处。但研究者们对此有争论,有人认为以作者为中心容易忽略文本自身;或认为注重言语的体味、分析,容易将文本肢解,破坏文本的整体感觉;还有人认为以读者为中心极易产生过度解读现象。出现这种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