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家的蚕宝宝开始吐丝结茧了,它们都各自找了个小房间,静静地编织它们的蚕房. 可是有一只蚕宝宝却很例外,它东吐一口丝,西拉一根线,从盒子里一直爬到高高的墙上,身体逐渐消瘦,但却远未见茧的影子.看着它肚子里的丝已经不多了,我真是替它担心:"何必舍近求远呢?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小笨笨啊!"  相似文献   

2.
甲骨文"御"字意义颇多,就字形构意而言,左部所从为丝,右部所从为人跪跽之形.结合偏旁与祭祀文化分析,表明"御"字的构意本是一种表示与丝有关的祈福免灾的祭祀活动,而表驭马之意的"御"乃是一种文字学假借现象.  相似文献   

3.
追踪一:话说"父母皆祸害"的由来 "父母皆祸害"一词出自英国作家尼克·霍恩比的小说<自杀俱乐部>,书中讲述少女杰丝在姐姐出走后,与陷入神经质的母亲及任教育部长的父亲关系愈发紧张,杰丝在小结自己失败的青春期时,反复说的一句话就是"父母皆祸害".  相似文献   

4.
"导"的策略     
冬日的夜晚似乎降临得特别早.漆黑、静寂的校园里,依旧闪烁着一颗耀眼的"星"--二楼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师办公室里,我校"灵丝沙龙"的六位教改探索者,正在热烈地讨论着.  相似文献   

5.
"东南互保"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互保"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富争议的大事件之一.它是在清政府导演下,由东南各督抚具体筹划下出现的;它的出现,有其深厚而广泛的社会基础,并非完全"违背民意";它的出现,非但没有进一步"丧权辱国",还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并且确保江南地区的相对安定,为以后南方经济的发展保存了一丝元气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新教材高一化学课本中的"焰色反应"演示实验,笔者认为有些不妥之处:把细细的铂丝前端弯成一个小圆圈,蘸取的溶液只能形成薄薄的一层,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仔细观察火焰的焰色,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7.
(一) 五月的傍晚,飘着几丝煦暖的风. 眼镜老师吃过晚饭后,又习惯地踱到寝室门口,他想要摸摸班里的情况.眼镜老师是学校教导处主任兼初三"尖子班"班主任.  相似文献   

8.
读了《江苏教育》9B《关于红领巾的"小题大作"》,作为一位小教工作者,本能地感到震惊,同时隐隐地伴随着一丝酸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校德育变得如此苍白与迷惘?数日深思中,我脑海里不禁冒出一个词来--形式。对,是流行于一部分学校的追求表象的各种形式(或许不全是,但至少有这一因素),有例为证!  相似文献   

9.
"杨柳"并称,堪为同类,但"杨""柳"单列, 亦不分你我.朱自清散文<绿>有"什刹海拂地的绿杨" 一句,挺拔的杨树而至袅娜拂地,真真不可思议:但此处之"杨"实为"柳"也.再如"二月垂杨未挂丝""万树垂杨拂地生",这两个"垂杨",实指"垂柳"."杨柳"并列,有时单指柳树,如"杨柳依依""河边有几棵杨柳"等.至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之"垂杨柳",实际上也是垂柳.  相似文献   

10.
请您帮帮我儿子吧,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 一个北风呼呼的晚上,一位中年妇女领着一个面目清秀、矮墩墩的男孩走进了我的咨询室.男孩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整张脸僵硬着,目光中透出几许无奈和痛苦.他的母亲则显得有些激动,一进门就拉着我的手:"心理老师,请你帮帮我儿子吧,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待坐定后,这位母亲向我诉说了孩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任课老师总要去熟悉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教师有责任心的表现.本无可厚非,但眼前所见的一切却让笔者对某位教师的"责任心"感到一丝担忧.只见点名册上一些学生名字的旁边被作上了标记:周A(懒)、张C(坏)……  相似文献   

12.
艾丽丝·默多克的小说经常以一种"受困"模式呈现,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地演绎了人的道德困境.其中"外来者"形象往往有着"上帝"般的能力,能突然改变人的命运,引起人们道德意识的转变.通过细读<绿衣骑士>这部小说来揭示"外来者"形象在默多克小说创作中的主题功能,为全面把握默多克的创作意图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界轰轰烈烈展开的"塑造名师"的浪潮中,一丝隐忧悄悄掠过我的心头:名师的标准是什么?仅仅是在风起云涌的各类讲课大赛中获奖吗?虽然国家和各省市制定了一些名师的标准,但实际上,在各种大赛中获奖无形中已经成了登上名师宝座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不少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于老实,因为过于老实的孩子容易吃亏受骗,但又希望他们拥有老实孩子的那种高洁品行,那么应该如何教育呢?这时,有些家长往往干脆就教育孩子做个纯粹的老实人,不让孩于沾染一丝"社会浊气";也有一些家长有意识教导孩子学成人的"成熟",宁愿孩子"聪  相似文献   

15.
家人聚会,孩子自是必不可少的主角.饭后,外甥女要跟小侄儿抢玩具,开始妹妹很耐心地哄劝自己的女儿:"嘉烨,你是大姑娘了,弟弟是小孩儿,你让着弟弟点儿!"可是,一个在自己家独占惯了的五岁孩子哪肯让.不一会儿,她就又跟小弟弟抢起来.在强调数次未果后,当妈的忽然站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到闺女跟前,照着后背"啪啪"就是两下,猝不及防的小姑娘愣住了,而后慢慢回过神来,见我正盯着她看,脸上掠过一丝尴尬,浓密的睫毛慢慢垂下,遮住了刚刚还满含笑意的大眼睛,继而慢慢撇了撇小嘴,终于"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世说新语·识鉴>中有这样一段叙事:大司马桓温有一天问参军孟嘉:"听艺妓演唱,为什么拉的琴没有吹的笛子好听,而吹的笛子又没有唱的好听?"孟嘉回答说:"那是因为‘吹'比‘拉'接近自然,而‘唱'又比‘吹'更接近自然."("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谓也?""渐近自然耳.")"自然",在这里也可理解为是一种生命的天然状态."唱",出自人的发音器官,原为心声,不假于物,当然是最动听的.这可以说是音乐的"生态观"了.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背地里都叫他(我的伙伴)"变色龙",这一点儿也不冤枉他。他不管什么事都是3分钟的热度,见啥爱啥,其结果呢?唉!不言而喻。 前几天,我看见他在院子里比划,张开双臂,两只手呈钩状,张牙舞爪的,还不时"哇哇"地怪叫。我连忙出去问他:"你干什么呢?"他露出一丝得意的神色说:"嘿,你不懂,这叫'鹰爪功',学会了,耍遍天下无敌手。"边说边来了一个"大鹏展翅",还"嘿--嘿--"地呐喊着。我投去羡慕的目光。  相似文献   

18.
她不是那种你可以一眼就看透的女孩子,她的味道一如奶茶,需要你慢慢的品味.她温婉纤细,倔强而坚强,有自己全心投入的事业,同时也对心中完美的感情留有一丝期许.她就是被人誉为娱乐圈难得一遇的才女--"奶茶"刘若英.  相似文献   

19.
生物教学中曲线坐标图是运用数学中的"形"载着生物中的"质",是一种形象直观的"语言"。主要考查两个与生物学有关的数值变量函数关系,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细胞周期各期与染色体、DNA含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光合作用光照、温度等因素与O2的释  相似文献   

20.
再读《故都的秋》,忽然发现文中有很多的"一",一数竞有30多,为何要这样的密集使用"一"呢? "一",通常表示人事景物的数量,强调其"少".作者以为静观清晨秋景,租"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然后细数着"一丝一丝"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比较好.细想啊,"一椽"尽显了那旧时建筑的文化,年代久远的沧桑感和悲凉的秋意有多吻合;向院子"一坐",边品味那"一碗"浓茶,边细数那轻轻摇动的"一丝一丝"的日光,原本那暖暖的日光经过树叶而被"一丝一丝"成细碎、阴凉,那是多赏心悦目的文人雅事!一椽,一碗,一丝一丝;清、静、悲凉,正是郁达夫"十余年"之想的故都之秋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