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们的教育目的也是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祖国未来的有用人才,成为一名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栋梁之才,而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又深深地体会到加强学生的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必要性。从我们的教育对象看,现在的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小太阳”“小皇帝”的地位使他们中间不少人形成了任性、蛮不讲理、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的不良心理。在学校受不住一点批评和挫折,有的形成了孤僻、胆小、不愿与他人交往与合作的心理特点。这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之一。从当前的社会环境看,拜金…  相似文献   

3.
李敏 《辽宁教育》2000,(2):30-31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们的教育目的也是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祖国未来的有用人才,成为一名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栋梁之才,而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又深深地体会到加强学生的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之后,谈论形象思维的文章逐渐多起来了,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伟大方针在文艺界、学术界得到真正贯彻的结果。的确,形象思维多少年来一直是文艺理论与创作上一个极为重要的,然而也是未能彻底弄清的问题。目前发表的许多文章,谈形象思维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多,谈形象思维的实质及其特征的少。即使谈到形象思维的实质与特征的,也未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挖掘思维的奥秘,而是就事论事,仅从文艺方面,或从认识论方面来谈的。其实,这里还有文艺心理的问题,如不涉及,就很难把问题谈清,就难免给人有谈得不深不透不准之感。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七八年第3期上发表的童庆炳同志的文章《略论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以下简称童文)就有此毛病。我是一位心理学工作者,研究思维活动是我的本行,因此,我想就自己研究形象思维的体会,提出一些看法来,和同志们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起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史学界不少论者都把李密看作反面人物,并将其从中国古代农民起义领袖的队伍中“开除”了。孙达人同志的《论隋末瓦岗农民起义军的失败》一文(载《思想战线》一九七八年第二期),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证。尽管孙达人同志说:“在历史研究中,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人物下一个肯定或否定的判语不是我们研究的目的”,但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却给李密这个具体的历史人物下着一个清清楚楚的判语,即全盘否定。他首先从“原则”上肯定了“认为李密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阶级立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如果按人的自我认识的进展来划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神本主义、人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原始社会的人在自己的社会性的实践中,是通过对自然界的认识,然后才进入自我认识的。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图腾崇拜、自然神教)就是那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历史时期的特征。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人本主义的世界观愈来愈占主导地位。虽然由于历史的惰性,神的观念继续存在,但它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受到了改造,原先慑于自然威力而产生的多神教,这时  相似文献   

7.
<正> 正阳关破围后,李秀成所部太平军为解镇江之围而奉令东进,捻军折回六安进行休整。而这时的清军正拉着苗沛霖在淮北一带烧杀,淮南前线的炮声暂时停了下来。恰在此时——一八五七年十二月,捻军领导集团内部正在六安蹈演着一幕“杨韦石事  相似文献   

8.
心理辅导是通过心理咨询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友、升学、择业、健康等方面的人生发展课题进行指导和训导,以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优化心理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它渗透的价值观、蕴含的人生观,可以说是一种基础的隐形的个人定向的思想教育。而德育工作向学生进行理想、信念、道德、人生观的传输,以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正确的政治观、社会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主观能动力。  相似文献   

9.
杨福林同志在一九八八年《内蒙古电大》语文版第一期发表《作文教学辅导漫谈》,文中说:“语文教师出完题,讲完了题目要求后,自己应该不应该陪着学生一起做作文……我总觉得能陪着学生共同作文,在评讲时能与同学共同研究师生作文的优劣,对学生来说,会更容易接受,更具有说服力。”这就是说,语文教师,应该陪着学生一起作文。杨福林同志这个观点值的商榷。 教师要不要陪学生一起作文?在这方面我有过实践,并有亲身体会。一九六二年,语文大师叶圣陶  相似文献   

10.
学校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一批富有革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人员、学校教师、学校医务工作者)率先在部分大、中、小学开展起心理辅导(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做了大量工作,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新气象。尽管各校开展心理辅导的方式不同,目标也有些差别,但相当一部分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就是将学校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既是可取的,也是可行的。这种结合,一方面可以体现学校心理辅导有别于一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特点——教育性、发展性、建设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从整体的角度培养既符合现代社会要求,又能使自身得到充分发展的完整的个性。为了实现学校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的有效结合,首先应从认识上弄清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关系,心理辅导与学校德育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循着从教育属性到教育的质再到教育本质的认识路向,提出教育的本质是社会遗传的方式或对人类文化、文明的积累和积淀相统一的观点,并论述了发现和确立这一教育本质观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这里说“量词重迭之类”,意为所涉及的范围包括量词重迭的两种同形异质现象,以及牵涉到量词的词其他语重迭形式。 今年四月,我修改完了《从名词重迭说到数量词重迭(现代汉语词语重迭新探之一)》。那篇文章,有关数量词重迭部分,涉及宋玉柱同志的《关于数词“一”和量词相结合的重迭问题》(《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6期——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3.
(一)传统的教学观念必须改变研究教学的概念和教学过程,就是要回答什么是教学,即教学的实质是什么的问题。这是全部教学论的核心问题,对教学实质的不同理解,直接制约着对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环节的认识,因而就会形成不同的教学理论体系,也会反映出不同的指导思想,影响着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在从体制改革入手时,“还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万里同志去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指出,“只重视传授知识的传统教育思想和灌输式的教  相似文献   

14.
王文臣同志在贵刊一九八七年第二期发表了《剩余价值仍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范畴》(以下简称王文)一文。他论证的逻辑可以简单概括如下:剩余价值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而是商品经济共有的概念;→剩余价值本身、“剩余价值一般”并没有剥削;→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范畴的存在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因此剩余价值也是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范畴。(参看《信阳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七年第二期)。对王文所持论据和结论,未敢苟同,谈谈个人看法以商榷。  相似文献   

15.
美的本源是什么?尽管美学先哲们对此做出了绚丽多姿的描述和深奥艰涩的实证,却无法究其根本。只有马克思主义美学才科学地揭示了美的本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劳动创造了美。由此奠定了实践美学的基础。但近期见到刘大新先生的《评“人本位”的美学观》对“实践的美学观”提出质疑,并多处涉及到《手稿》的内容。笔者不揣冒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刘大新先生。  相似文献   

16.
美的根源是什么?尽管美学先哲们对此做出了绚丽多姿的描述和深奥艰涩的实证,却无法究其根本。只有马克思主义美学才科学地揭示了美的本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劳动创造了美。由此奠定了实践美学的基础。但近期见到刘大新先生的《评“人本位”的美学观》对“实践的美学观”提出质疑,并多处涉及到《手稿》的内容。笔者不揣冒昧地提曲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刘大新先生。  相似文献   

17.
李白是否到过南岳,已引起越来越多的李白研究者的关注。刘祯祥同志《李白、杜甫到过南岳吗?》(注)认为,李白来到过南岳。我们认为,李白是到过南岳的。本文拟就李白的诗文和有关资料,探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产业性不容置疑——兼与王晓辉同志商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任何国家都要保持各行业在发展上的平衡。但如何保持平衡,各国的做法不尽相同,其基本策略是从中观的产业经济层面入手,建立产业间合理的结构性联系。但具体将哪种产业置于产业结构中什么层次和什么地位,主要取决于当时对该产业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既要遵循各产业特性的要求,同时也要着眼于调整产业之间不同特性的联系方式与手段。王晓辉同志(以下简称王)在《教育研究》1999年第12期发表的《关于教育产业属性的质疑与探讨》一文,很值得从产业理论和产业政策的层面上进行反思。什么是产业性?教育有没有产业性?教育的公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广泛发展,高职学生已成为在校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正处于青春发展期,思想和心理发展均处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把心理辅导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探究"心理辅导—道德教育"的结合对高职院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通讯》1994第2期发表了高世明同志的《落实<教纲>要求,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尝试》一文,读后很受启发。但文中谈及论据使用的问题,高老师认为有的学生在论证《女人能撵半边天》的论题时,用“花木兰”和“刘兰芝”进行论证是错误的,理由是:“这些学生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历史人物混为一谈。稍有文史知识的人,一看就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